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设计方案(技术建议书)一、设计总体思路本工程是市政道路项目,要进行市政配套设施勘察设计,须按城市道路的勘察设计的标准与主次干道合理衔接。因此,本项目勘察设计在满足有关规范的前提下,遵循如下指导思想:(1)遵循“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市政道路设计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原则。(2)根据道路性质及功能作用,以规划、交通量预测、路网平衡为依据,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沿线重要节点,合理处理路线的重要节点及交通车流集散点的交通组织方案,最短捷、便利地接入区域道路网,处理好与原有路网的配合,与地方规划或建成的主要干道相连,最大限合理衔接,最大限度的发挥次干路的作用。(3)本项目为市政道路改建工程,应加强对沿线地质情况的勘察力度,为设计提供重要依据。(4)本项目为主要人文景观道路,对工程景观绿化要求高,因此,本项目建成后要成为本区域的一个亮点。设计理念我们认为,一条高品位城市次干路的建成,必定会带动街道两旁和周边的经济发展,而现有一条低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路面宽度窄,道路路面平整度较差,路基宽度过小,又由于该路段交通流较大,且重载车辆较多,行车极为不便,进而造成各方面的发展都远远滞后,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就要定位我们的设计理念。树立“城市街道建设应服务于城市商业经营”的设计理念。工程设计体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倡生态建设,满足环境保护和景观要求。坚持“ 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突出全过程“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尽量降低道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设计目标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生态环保、功能齐备”的精品工程。设计原则根据本工程特点,遵循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方案中确定下列设计原则:(1)路线设计中注重路线的立体设计,平、纵、横配合协调。(2)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与工业废料。(3)对特殊地质、水文条件的路基应结合当地经验按有关规范进行设计。(4)路面结构设计贯彻经济耐用和便于养护的原则,并考虑大型车辆的影响。(5)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条件,确定路基的防护方法。(6)充分重视景观,力求造型大气优美,与周围环境和谐与统一,充分重视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7)管线综合设计应和总体规划一致。(8)由于现状沟渠不得阻断,因此应考虑设置排水涵洞。项目协调 1、加强与开发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方案及内容,加强与沿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与本项目相关的公路、水务、管线、电力、电信及其他相关建筑设施或特殊保护区域的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使设计方案更合理、全面、可行,更能体现项目服务社会原则、尊重地区特性原则,设计深度更能满足地方需要与施工要求。2、加强与勘察单位及其它专业的沟通配合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中需与勘察及其它相关单位进行资料互提。这项工作,在业主有安排的情况下,投标人将积极参与和配合;在业主没有安排的情况下,投标人将主动与相关单位协调,并将与本地的规划设计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3、 加强各专业协调做好与本项目的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保护、排水、照明及其它附属工程等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避免设计专业各自为政、内容脱节、互相矛盾。二、总体方案设计 设计依据为保证本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本工程设计主要适用技术规范如下:l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l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l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l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l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l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l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l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91);l 其他市政道路的法规、规定。主要技术标准根据招标文件,本项目按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主要技术标准表表2-1序号指标名称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计算行车速度40km/h3横断面宽度30m路幅4车道数双向4车道5设计荷载城-A级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7设计洪水频率1/100道路工程设计1、平面总体设计设计原则l 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原水泥道路走向布设,尽量做到少占耕地、少拆迁居民住宅;l 按照道路等级,依据规划条件研究现状道路条件与规划条件的关系;l 根据现状道路条件,确定道路起终点的连接方式及工程范围;l 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道路的技术标准;l 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l 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本区域内路网构成主要为低等级公路,综合考虑区域交通情况,将建设范围内的交叉口、道路沿线建筑物出入口等位置等根据道路等级和现状进行合理布置。为便于道路两侧车辆及行人出入,在现有建筑物附近设置人行道断口,其它路段无现状建筑物,道路人行道断口按50150 m间距断开,断口宽度均为6 m。两侧人行道上的树池石按间距5m布置。2、纵断面设计设计原则l 纵断面设计要遵循我们的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其城市街道的商业经营功能,不宜进行频繁的边坡,尽可能使其平坦、舒适;l 充分考虑与原有平交口的衔接;l 平纵组合考虑平、纵指标的综合运用和道路构筑物的协调; l 要参照规划控制标高,已建通车道路标高,满足道路设计技术标准。l 考虑与沿线道路两侧规划用地结合,尽量避免对沿线环境景观的破坏;l 协调用地与空间的关系,解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工程管线敷设以及建设的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矛盾;设计标高与沿线地面标高的关系纵断面设计时,首先参照规划控制标高,满足道路设计技术标准;考虑到项目实施完成以后两侧的开发建设,道路标高在满足排水、防洪的前提下,本道路不宜设置过高,否则会对该片区开发建设增加成本,道路纵坡线尽量沿原地面走线,这样可以更好的结合地形及两侧用地规划,尽量减少填挖方量,节省工程造价;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两侧景观要求。主要拉坡控制点设计根据设计规范相关技术标准,平交口范围内设计纵坡不宜大于3%,其余须设置挡墙路段应加设台阶等附属实施,做到设计的人性化,合理化。3、横断面方案设计车道宽度的确定根据规范要求,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的道路,混合车道宽度3.75m,小型汽车专用车道宽度3.5m,公共汽车停靠站3.0m,路缘带宽度要求为0.25m。根据本项目所处道路网功能定位及使用性质划分,本项目为城市级次干路,本项目道路机动车道宽度均采用3.75m。横断面方案选择道路断面布置拟采用如下幅路形式:4.0m人行道+2m绿化带+8m机非混行车道+2m中央分隔带+8m机非混行车道+2m绿化带+4.0m人行道=30m,机非混行方式。4、公交站台设计本次设计对公交站点布置仅做初步考虑,具体的公交站点布置情况应由公交管理部门确定。公交站位置设置公交线路车站位置设置需要考虑站点间距、与交叉口关系、与大型商业区、居民区出入口的位置关系,以及与车站其他公交线路的换乘。从方便乘客角度考虑,公交线路中途站间距一般宜控制在500m800m范围。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对于位于出口道的公交站,结合出口道拓宽车道布置,对于其他路段的公交站,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形式,公交车停靠时不影响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行进。停靠站两段设置进站减速渐变段与出站加速渐变段,减速段长度30m,加速段长度45m,折点处用圆曲线接顺。停靠车道路路面结构与所在道路路面结构相同。对应于停靠长度范围,设置乘客候车站台。候车站台宽度2m,采用人行道面层铺装。5、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及道路交叉口处设置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盲道宽0.6m,单面坡缘石坡道宽2.5m。6、路基设计边坡坡率本道路填方边坡坡率一般采用1:1.5,挖方边坡高度小于8 m,坡率除高液限粘土路段采用1:1.5外,其余一般路段均采用1:1。有条件时尽可能放缓边坡,以吻合地形,做到与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与道路自身景观相匹配,尽量不破坏沿线原有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并与周围地形、地物、周围植被及沿线人文环境相协调。特殊路基设计软弱地基根据初步踏勘,本项目软弱地基主要分布于部分缓丘浅沟的水田、鱼塘地带,软土规模及厚度大都较小,采用清淤换填碎石砂处理。半填半挖路基本项目位于平原区,半填半挖路基形式较少,多为低填浅挖,为了减小路基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挖方路基部分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以优质填料回填。为减小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以排除地下水。陡坡路堤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路堤段,设计中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路基填筑前将基底挖成台阶,台阶宽1m,做成向内倾斜2%4%的反坡,并进行路堤稳定性分析;因地制宜设置路基下挡墙等支挡构造物及加设高强聚酯土工格栅。老路加宽路基根据类似公路施工经验及其它公路边坡的测试结果表明,普通填料路基边坡表面在自然气候的长期作用下密实度较差,老路基土路肩范围CBR值较低,首先应进行削除。由于新老路基在填料性质、压实度等方面的不同引起沉降、变形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易导致拼接工程路基、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等破坏。为了缓解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集中,调整新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状态,保证新建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使其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对于高路堤,在填筑新建路基前应首先削除30cm厚坡面表土,再开挖台阶 (向内倾斜2),自下而上,开挖一个台阶及时填筑一级,同时提高新路基的压实度等级,以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对于低填路基,考虑到有效性和施工便利,可直接垂直挖除松散边坡土,无需开挖台阶。7、路面结构设计主要设计依据l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l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l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l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l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路面结构的方案比选路面设计依据预测交通量及其组成,结合当地路用材料资料,按照“安全、高效、快捷、美观、经济”原则,路面结构采取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方案比较。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刚度大、使用耐久及养护工作量小,造价相对较低,维护费用低等优点,缺点为行车平稳性略差,噪音大;维修时需封闭交通时间较长。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是城市道路建设的趋势,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较好:平整度好,行车噪音小,抗滑性能好,易于维修,维修时不需要封闭交通太长时间,对交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使用年限相比水泥砼路面短,造价稍高。8、平面交叉口设计平面交叉路口的渠化是处理好本项目与沿线周边道路交通联系,解决本项目周边地区交通出行,改善项目周边交通条件的关键点,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细节设计”理念的关键点。如采用分相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