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传统文化期末论文浙江传统建筑的“水文化”特色日期:2015.6.1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之前没有出过远门的北方姑娘,在三年前,“南方”对于我来说 是一个遥远又充满好奇的国度,“江南水乡”是我听到的关于南方最多的形容词,“小桥流 水人家”的生活是我向往的宁静生活,有幸的是通过高考,人生中第一次远行我就来到了人 称“人间天堂”的杭州。三年来游了很多地方,逛西湖,观运河,走徽杭古道,去西塘古镇,到舟山,这些地方 的景色就不必细说,最吸引我的则是在这些水乡古镇中呈现出一幅幅河水穿镇,石桥横卧”、 “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浙江传统建筑风格。看惯了北方整整齐齐、坐北朝南 的砖瓦房,使我对这些古镇水巷两岸房屋鳞次节比、参差错落,水中舟楫往来、倒影浮荡, 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景象产生的极大的兴趣。首先,村镇的布局很难像北方平原地区一样规整对称,我认为是因为浙江地形复杂,山 地丘陵密布,河流湖泊众多,故能工巧匠多结合地形因地制宜,或依山、或傍水,使整个城 镇面貌呈现一种活泼、错落、丰富的面貌。其中遍布江南地区的水乡古镇则是浙江传统城镇 中一种数量较多的独特类群。水乡的最大特点就是民居聚落与水系、水街、桥梁密不可分的关系。水对当地人而言不 仅仅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还是交通路径,更是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河道两岸多 建有道路,形成水街格局,根据水陆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一河两街”,“一河一 街”、“有河无街”等形式。十字水道交叉口附近.一些堤岸道路上设置长廊来避风挡雨。比如我游过的江南六大水乡之一的西塘古镇,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 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除此之外,鸟瞰西塘, 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 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所有这些特点表明:水乡村镇的价值在于一种水乡典型的水街空间格局。这一特点源自 于几千年来古越人的水文化观念。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 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 规模的民居聚落。从汉代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 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唐代,这里已形成 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 有具体生动的描绘。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到 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 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 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经 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浙江传统建筑的“水文化”特色不仅表现在江南的水乡古镇中,还表现为多姿多彩的拱 桥、廊桥以及建筑细部装饰上。史载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 往来,皆须舟楫。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 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最为著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璧建筑; 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石桥牢固而又质朴,建于明代,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 石梁桥组成,横跨于南北市河和银子浜两条小河上。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错落有 致,宛如一把大锁将两条小河紧紧地锁住。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 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建筑文化从历史中沿袭,在地域中生根,是城市与建筑的灵魂。她使我们的建筑、村落、 城市贴着历史和地域的标签,散发着极富魅力的个性和特质。然而,在当前这个物质横流, 到处充斥着金钱气息的社会下,传统早已不被人们所重视,不仅如此,听去乌镇旅游的同学 说连以前可以淘米洗菜的河流现在也散发着腐烂的气息,作为一个北方人,有幸来到南方生 活,见到的却是数不清的臭水沟,心中不免有些遗憾,真心希望世人珍惜传统文化,做好环 保工作,让人在画中游的场景能够重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