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绵阳市涪城区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总结“5.12”震灾后,我区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民生为重、民生优先”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农村居民永久性住房重建情况(一)基本情况全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申报重建数为11914户,截止2010年春节前已基本完成农房重建目标。农村居民住房加固申报数43457户,截止2010年春节前农村居民住房加固工作已基本完成。(二)主要做法1、精心组织领导,行动迅速有力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是中央、省、市“512”地震灾后重建的重点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区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切实加以落实和推进。在救灾救人和疏散避险工作结束后,我区及时将工作重点转向了灾后农房重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常务副组长的永久性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将农房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并在区级相关部门抽调专人成立了农房建设办公室,定期研究工作,现场解决问题。乡镇、村、组也分别成立了灾后农房重建安置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任务分工落实到人头,对干部实行目标考核,确保具体工作有人干,具体责任有人挑。2、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基础资料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工作的前提,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相关政策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开展重建工作之前,我区及时组织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部门对全区农村震损住房进行安全鉴定并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对倒塌、严重受损和一般受损情况作了分类登记,反复核实、多次公示,建立台帐。同时,组织需要建设永久性农房的受灾群众向政府提出建房申请,由民政、建设、农房办等相关部门分类汇总,做到“一户一表一卡一证”,建立起了完整的农房重建档案,为永久性农房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3、科学规划选址,统一建筑风格坚持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原则,结合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到科学选址、科学规划,严格把关农房设计、建设等环节。一是科学规划选址。“5.12”地震后,迅速完成了涪城区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涪城区村镇体系灾后重建规划(2008-2015年)和14个乡镇农房重建规划方案的编制。为最大限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和引导农民避开道路和行洪区、蓄洪区、低洼地带以及地质灾害多发地,相对集中建房。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乡镇,原则上进入规划居民点内修建,以集中建房为主。在城市规划区外的乡镇,采取小集中与大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方式,既注重集聚效应又兼顾农民的耕作实际。在建筑风格上,引导农户采用区上提供的统一图集建房,统一建筑风格和外观。二是试点引路。按照市委“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原则,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在城郊乡、龙门镇、青义镇和石塘镇先期启动了首批永久性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同时,集中人力、物力,高质量完成了14个集中示范点建设,为全区面上永久性农房建设积累了经验。三是优化居住环境。由政府统一实施道路、水、电、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优化居住环境。4、广泛深入宣传,强化群众主体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和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灾后农房重建的相关政策,引导和动员受灾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重建美好家园。一是在规划设计上,引导广大受灾群众对农房建设选址、户型等方面发表意见和建议,群众的意愿在农房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二是在资金管理上,引导村民自发选派代表组成理财小组,对农房建设过程中的材料、人工等费用,每天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在建房监管上,积极引入村民监督机制,建房领导小组成员和建房户群众监督员轮流值班,切实加强对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和进度的监管。通过多种措施,保证了建房质量和进度,降低了建房成本。5、积极组织建材,保持价格平稳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时间紧、任务重,而建材特别是红砖十分紧缺,给农房建设增加了难度。为确保农房建设顺利推进,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多次专题研究。一是通过简化手续,集中办公,新建页岩砖厂28家,并组织相关乡镇帮助新建的页岩砖厂做好选址、用地、青苗附着物的清理补偿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工作,同时,督促其建设进度,确保尽快开工投产。二是改建、扩建了一批因地震损毁的砖厂,鼓励和支持现有砖厂扩大产能,以满足农房建设需要。三是积极协调从成都、自贡等地购运建房用砖,并调剂砖厂较多的乡镇支援没有砖厂的乡镇,以保障农房建设用砖。四是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凡灾后重建重要建筑材料,执行调价备案制度,确保价格稳定。6、多方联动,拓宽筹资渠道采取“四个一点”的方式解决建房资金问题,即“农民筹一点、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捐一点”。在重建工作中,我们在严格兑现灾后重建国家补助资金的同时,综合运用市场、经济和政策手段,多渠道筹集重建资金。一是搭建融资平台,积极与区信用联社协商,由区财政先期投入500万元保证金,争取信用联社5000万元信贷支持,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的建房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全区申请贷款户数3727户,已发放贷款户数1281户,贷款金额2066.14万元。二是动员社会爱心捐建,专题召开农房重建项目推介会,精心包装项目,广泛发动有资质的工程设计单位为农民免费提供农房设计方案,动员建设施工队伍奉献爱心,为群众低成本建房,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建农房。三是用好用活国土双挂钩政策。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进行开发性重建。7、加强技术指导,注重质量安全为切实加强对永久性农房建设质量的监管,确保灾后农房建设有质的提高,一是印发了灾后农房重建设计方案图集和农村住宅重建方案图集,在统一风格的基础上,由各建房户自由选择。二是制发了灾后农房重建实施意见,对农房选址、设计、建设标准、重建程序、施工要求、竣工验收等环节作了详尽的规定。三是严把施工队伍质量关,根据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组织对各村镇建筑工匠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了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管理,维护了村镇建筑市场秩序,保障了建筑工程质量,确保了建筑安全。四是聘请农房建设质量和建筑规划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农房建设质量监管专家组,检查监督农房建设的建筑质量、规划设计和建筑风格等,规范施工行为,加强施工安全巡查并提供技术指导。各乡镇聘请了12名农房建设质量和规划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房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确保农房建设质量。五是加强对建材生产、流通环节、建筑工地的监督检查,确保建材的质量和施工的规范。二、城镇住房重建情况(一)基本情况全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目标任务数为2073户,截止2010年4月底已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重建841户。城镇住房重建开工率为100%,完工率为40.6%。城镇居民住房加固目标任务数46390户,截止2010年4月底城镇居民住房加固工作已全面完成。(二)主要做法我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工作量大面宽,情况非常复杂,推进异常艰难,其中城区居民住房重建又是难中之难。为此,我区始终将城区居民住房重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城区居民住房重建工作。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我区及时成立了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城区居民住房重建工作会,专题研究部署城区居民住房重建工作。同时,我区建立了区级领导和部门包片负责制,切实将重建责任落实到牵头领导和具体责任单位,将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实行工期倒逼制度,明确每周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并对工作进度严重滞后的,予以通报批评。2、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城区居民住房重建政策出台后,我区及时通过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深入到每幢、每户宣传政策,积极发动和组织受灾群众,共发放政策宣传手册2000余份,确保了重建政策家喻户晓,最大程度调动受灾业主的主体作用。为形成重建的合力,我区还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广泛联系开发商参与城区住房重建,组织开发商了解住房重建政策,激发开发商参与重建工作的主动性。如:中集新村宿舍楼重建,城北办事处及相关社区先后组织召开10余次会议收集群众意愿,统一业主思想,制定重建实施方案。3、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进重建工作主城区内涉及重建的楼幢主要是单元式住宅楼,所涉及的住户多、业主成分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建设成本高,开展难度极大。我们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个案研究、一幢一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重建方案,将工作突破口放在五幢楼、花园干休所等处重建楼幢。目前,我区负责的五幢楼、花园干休所已开挖地基,其余基本拆除完毕。4、加强各方协调,千方百计推动工作进度重建工作涉及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许多受灾群众家庭贫困,希望通过这次重建改善住房条件,开发商希望通过提高容积率等建设指标和减免规费确保利润。重建工作上要符合城市规划和重建政策的要求,下要受灾群众认可,要落到实处困难重重。我们多次与市重建办及市级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力争在严格执行政策前提下,实现各方意愿的统一,促使重建尽快启动。可以说,每一处重建楼幢方案的确定,我们都和各方进行了反复协商,每处重建楼幢的启动,我们都和水电气等部门进行了反复沟通。重建启动以来,重建办牵头召开各种工作会协调会100余次,对上请示报告和对下发文176件,发函33件,充分发挥了综合协调作用,化解了各类纠纷矛盾,使城区居民住房重建工作顺利开展。5、强化安全管理,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重建楼幢的拆除和施工安全,区城建监察大队、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所会同聘请的灾后重建专家组人员,对各重建楼幢的施工安全进行巡查,层层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了重建至今零安全事故。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