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走出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贵阳清镇市百花湖中学 刘培礼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初中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怎样走出、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对策 初级中学历史科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课程,多年来被人们视为副科,使学校、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在数十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及为深刻的体会。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历史课往往是应对上级检查而也,又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平时一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课,被占用,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而更让历史教师更无奈的是:在一些非历史课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学生家长一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态度自然也不够热情。在教师的业绩考勤中也让上历史教师感到有一些失望感。究此缘由,笔者试用以下三点不成熟的看法来进行浅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是看分数的高低。这样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总目标,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平均分成为考核各学校的重要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让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边,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这些现象使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的困惑与失落,陷入了困境。 二、陈旧落后的历史教育观念 从传统教育上来看,历史课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手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多大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泉源”。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发挥,历史的魅力也就无处展现了。 三、历史课教师教学手段枯燥无味 陈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和一本应付检查的教案”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同时,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对比,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还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上述三点,笔者认为是当前初级中学历史课教师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近年来大家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寻找对策,怎样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试论以下几点对策,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教育观念为前提 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不仅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的润育功能,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自我认识、自我超越的一面照镜。因此、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一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尴尬之处在前面的困境探讨中已述,这里就不再作重复。 历史教育能有什么贡献?孟子曾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体系中算是“有其名、无其实”教育学科,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龚自珍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笔者认为这就是历史使命感,初级中学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地说:“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假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旧的万年之谷,而是老祖先千百万年遗留下来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传之人,不忘前师之事,则要以古鉴今。从而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就会树立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去专研业务,不因从教“历史”而羞愧。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过去“要我学”为如今“我要学”的学风。 二、在师生中关键要开展互动的探究性教学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去收集历史资料、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实施合乎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怎样做好此项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师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要作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要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就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材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还有、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认真思考到: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并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2、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历史课教师来说,一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已驾轻就熟,已成常规。开展探究性教学,无疑是对家师的一个新挑战。为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勇气和能力,必须具备: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教师要利用好校外的教育资源 目前虽教育资源有限,但是我们要利用好。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一些网络,尽管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和历史资料接触很少。所以,历史课教师要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贵阳省博物馆、遵义展览馆、娄山关、赤水等历史遗迹遗址,邓恩铭、王若飞等名人故居等处去学习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4、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可分为三个方面: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注重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探究活动课题方案或探究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要及时整理和保存。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落实,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逐步加大,逐步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当不断增加思维能力题,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来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服务。对教师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注重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还要注重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进一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以学生为主体活动。 5、“学以致用,重铸人格”是目的 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发古之幽情,而是通过所学的历史,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要让每个人都成为这一链条上的一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时刻都影响着人们,而当今的这一现状也将在未来影响咱们的后代。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漠视自己的根源和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就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 当今在社会人文素质不断提高的前题下,塑造人格国格的任务刻不容缓。而历史作为社会的教科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担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行为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本闪耀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历史见证,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实录。而世界历史,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历史上众多的光辉典范,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马克思花了四十年写下了资本论;毛泽东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等等无不激励着孩子确立与调整自己的人格观,进一步完善与守成自己的人格观。当然,人格的重铸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思考、行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思想和言行一致,内心与外表和谐统一,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最高境界。 要走出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探讨,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过最重要的条件,笔者认为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化。作为一名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师,还应更加重视树立自己正确的教学思想,转变、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一个功在千秋的理想,我们将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壮锦。 参阅书目1、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材2、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教材3、 孔子论语.宪问.4、 龚自珍老泪子日志5、 梁起超梁起超与清季革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