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的是A. 肾失气化B. 肝失疏泄C. 肺失肃降D. 脾失健运E. 脾不升清【答案】C2、与喘息气短.呼吸困难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 脾与肺B. M与肝C. 脾与肾D. 脾与肝E. 肺与肾【答案】E3、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是A. 素问B. 伤寒杂病论C. 中藏经D. 灵枢E. 难经【答案】B4、某男,42岁。经常情志抑郁,且嗜酒,时有右胁隐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从部位判断形成的是A. 肝胆结石B. 肾结石。.胃石D. 膀胱结石E. 其他结石【答案】A5、内寒病机主要包括A. 湿浊内生B. 阳虚气化失司C. 阴气偏盛D. 阳虚温煦失常E. 寒邪损伤卫阳【答案】B D6、不属于“七冲门”的是A. 吸门B. 飞门C. 户门D. 气门E. 阑门【答案】D7、不属于“七冲门”的是A. 吸门B. 飞门C. 户门D. 气门E. 阑门【答案】D8、“寒因寒用”适用证候是A. 真寒假热B. 表热里寒C. 真热假寒D. 上热下寒E. 恶寒发热【答案】C9、房劳过度,易损伤的内脏是A. 心B. 肝5D. 肾E. 肺【答案】D10、不属于肺的宣发功能的是A. 排出浊气B. 宣散卫气C. 将津液外达皮毛D. 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E. 使全身的血液汇聚于肺【答案】E11、结石引起疼痛的性质是A. 灼痛B. 绞痛C. 重痛D. 窜痛E. 刺痛【答案】B12、属于“邪气盛则实”的症状有A. 壮热B. 狂躁C. 声高气粗D. 腹痛拒按E. 二便不通【答案】A B C D E13、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理论解释的治法是A. 阴中求阳B. 阳病治阴C. 阳中求阴D. 阴阳双补E. 回阳救阴【答案】B14、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A. /心B. 肺55E.肾【答案】C15、暑邪为病多见汗多.气短.乏力等症,其机理为A.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 暑性升散,易扰心神C. 暑多夹湿,易困脾土D.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E. 暑为阳邪,化火伤阴【答案】D16、中医学学科属性是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医学科学D. 古代哲学E. 中医药文化【答案】C17、嗜食寒凉易形成的体质是A. 湿热质B. 阳虚质C. 气虚质D. 阴虚质E. 平和质【答案】B18、与血液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 /心B. 肺5D. 肾E. 胆【答案】C19、恶风易汗出之人,其体质类型是A. 平和质B. 偏阳质C. 偏阴质D. 痰湿质E. 气虚质【答案】E20、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的有A. 天癸的至与竭B. 肝气疏泄与藏血C. 肾精肾气充盛D. 肺气的宣发肃降E. 脾的运化和统血【答案】A B C E2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所指的治法是A. 阴中求阳B. 阴病治阳C. 阳中求阴D. 阳病治阴E. 阴阳互济【答案】D22、脾与胃的生理关系包括A. 精神情志活动B. 水谷纳运协调C. 气机升降相因D. 阴阳燥湿相济E. 血液运行调畅【答案】B C D23、具有调节媵理.司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A. 肺气B. 元气C. 宗气D. 营气E. 卫气【答案】E24、中医学最早出现“气化”概念的著作是A. 内经B. 难经C. 中藏经D. 伤寒杂病论E. 神农本草经【答案】A25、不属于气运动基本形式的是A. 升降B. 消长C. 凝聚D. 弥散E. 出入【答案】C D26、与大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A. 心B. 肝5D. 肺E. 肾【答案】D27、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A. 外感邪气B. 情志骤变C. 食物中毒D. 各种外伤E. 疫疠致病【答案】A B C D E28、分布于头侧的经脉是A. 太阳经B. 阳明经C. 少阳经D. 厥阴经E. 太阴经【答案】C29、根据内经记载,上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A. 如雾B. 如露C. 如沤D. 如气E. 如渎【答案】A30、不属于风邪性质的是A. 善行B. 主动C. 开泄D. 数变E. 升散【答案】E31、与后天之精关系密切的是A. 肝B. f、5D. 肺E. 胃【答案】C D E32、经络的感应传导现象体现气的功能是A. 推动作用B. 中介作用C. 温煦作用D. 防御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B33、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的有A. 天癸的至与竭B. 肝气疏泄与藏血C. 肾精肾气充盛D. 肺气的宣发肃降E. 脾的运化和统血【答案】A B C E34、对津液输布影响最为重要的是A. 胃B. 小肠C. 膀胱D. 大肠E. 三焦【答案】E35、肝主疏泄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A. 调畅情志B. 调畅气机C. 调节血量D. 维持津液输布E. 促进脾胃运化【答案】B36、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的是A. 肾失气化B. 肝失疏泄C. 肺失肃降D. 脾失健运E. 脾不升清【答案】C37、至虚有盛候,是指A. 因虚致实B. 实中夹虚C. 由实转虚D. 真实假虚E. 真虚假实【答案】E38、因家庭矛盾冲突,工作失利,心境恶劣,饮食不当,以及劳逸失度等,则易导致正气不足,不利于疾病恢复,且易加重病情,其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是A. 环境因素B. 生活因素C. 体质因素D. 病邪因素E. 诊治因素【答案】B39、因家庭矛盾冲突,工作失利,心境恶劣,饮食不当,以及劳逸失度等,则易导致正气不足,不利于疾病恢复,且易加重病情,其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是A. 环境因素B. 生活因素C. 体质因素D. 病邪因素E. 诊治因素【答案】B40、关于情志病,说法正确的有A. 因情志刺激直接引起的病证B. 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C. 情志有异常表现的病证D. 情志病专指精神病E. 情志病变影响脏腑功能【答案】A B C E41、首创“奇经八脉”一词的古医籍是A. 难经B. 黄帝内经C. 针灸甲乙经D. 伤寒杂病论E. 脉经【答案】A42、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病邪是A. 风邪B. 暑邪C. 疠气D. 风邪E. 燥邪【答案】C43、“由实转虚”的原因包括A. 病邪过盛,正不敌邪B. 失治C. 误治D. 感受风邪E. 七情内伤【答案】A B C44、六淫中,易使气机收敛,媵理闭塞的外邪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燥邪【答案】B45、肝火炽盛证,使用清泻肝火药物的同时,还可用清泻心火的药物,其原理是A. 虚则补母B. 实则泻子C. 阳中求阴D. 阴中求阳E. 抑强扶弱【答案】B46、素问宣明五气提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相关病因是A. 劳神过度B. 房劳过度C. 劳力过度D. 劳心过度E. 劳逸过度【答案】C47、脑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A. 主宰生命活动B. 主司精神活动C. 主司感觉运动D. 主神志E. 主决断【答案】A B C48、五行学说中“火”的特性是A. 炎上B. 稼穑C. 润下D. 从革E. 曲直【答案】A49、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有A. 刘完素B. 张从正C. 李杲D. 朱震亨E. 张元素【答案】A B C D50、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是A. 寒邪B. 暑邪C. 火邪D. 热邪E. 风邪【答案】A51、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燥邪【答案】C52、与津液生成有关的脏腑有A. 肝B. 脾C. 胃D. 小肠E. 大肠【答案】B C D E53、神的具体表现包括A. 思维B. 言谈C. 应答D. 举止E. 表情【答案】A B C D E54、肺主治节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有A. 调节呼吸B. 调节气机C. 调节津液输布代谢D. 调节全身阴阳E. 助心行血【答案】A B C E55、最早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的著作是A. 内经B. 难经C. 伤寒论D. 金匮要略E. 备急千金要方【答案】E56、热病后期,出现筋惕肉,手足蠕动症状,其病机是A. 肝阳化风B. 血虚生风C. 热极生风D. 阴虚风动E. 慢惊风【答案】D57、适于单用扶正原则的有A. 正虚为主的虚证B. 真虚假实证C. 真实假虚证D. 邪实为主的实证E. 虚实错杂证【答案】A B58、某男,51岁。近三年来反复出现眩晕耳鸣,头痛耳胀,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经治疗后基本证候消失,两天前自购人参调补,眩晕诸症复作,其发病类型是A. 重感致复B. 合病C. 劳复D. 食复E. 药复【答案】E59、风邪所导致的症状,常见特点有A. 病位游移,变化迅速B. 病情缠绵,病程较长C. 多见阳位症状D. 多见动摇类症状E. 多见疼痛类症状【答案】A C D60、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之脏是A. /心B. 肝5D. 肾E. 大肠【答案】A61、817:不属于“津伤化燥”产生机理的是A. 久病伤津耗液B. 热盛伤津耗液C. 气阴两虚致津伤血燥大汗.剧烈吐泻伤津E.亡血失精致津液亏少【答案】C62、容易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A. 风邪B. 火(热)邪C. 湿邪D. 寒邪E. 暑邪【答案】C63、与手厥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 足厥阴B. 足少阳C. 手阳明D. 手太阳E. 手少阳【答案】E64、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A. 目外眦B. 鼻根部C. 小指端D. 目内眦E. 胸中【答案】D65、宗气在胸中的积聚之处,称A. 虚里B. 气门C. 气海D. 膻中E. 孤府【答案】C D66、思虑过度最易损伤的脏是A. 心B. 肝5D. 肺E. 肾【答案】C67、具有约束纵行诸脉作用的奇经是A. 任脉B. 带脉C. 阴维脉D. 督脉E. 冲脉【答案】B68、不常出现结石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肾D. 胆E. 膀胱【答案】A6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所指的治法是A. 阴中求阳B. 阴病治阳C. 阳中求阴D. 阳病治阴E.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