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电解池第1课时 电解原理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素养目标1.理解电解池中电子的移动、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移动、阴极和阳极上的反应及其变化、电流形成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2.建立电解过程的思维模型,理解电解的规律,判断电解的产物,书写电解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0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电解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原因分析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解质溶液导电,形成_自由移动离子发生定向移动_闭合回路红色物质析出金属铜还原刺激性变蓝产生了氯气氧化 2.电解和电解池 (1)电解:使电流通过_而在阳极、阴极引起_反应的过程。(2)电解池:将_转化为_的装置(也称_)。(3)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直流电源;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氧化还原电能化学能电解槽 3.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示意图深化理解(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原电池无外接电源,电解池有外接直流电源。(2)电解时必须使用直流电源,不能使用交流电源。(3)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均可被电解,因为其中均含有可移动的阴、阳离子。(4)电解是一种强氧化还原手段,可以实现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5)金属导电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为化学变化。易错辨析(1)电解池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电解质溶液导电属于化学变化。()(3)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提示: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0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一 电极产物的判断 电极反应的书写情境探究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电极插入熔融的氢氧化钾中并接通直流电源时,奇迹发生了,在阴极附近产生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随即形成紫色火焰;在阳极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和水蒸气。这就是发现钾元素的主要过程,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1)通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什么?提示:通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通电过程中阴极发生反应的类型是什么?阳极发生反应的类型是什么?试写出电解过程的电极反应。方法突破 电解池电极产物的判断名师点拨 电解池中电极名称的判断_应用体验视角1 根据电源判断电解池的两极和反应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A石墨石墨B石墨C石墨D石墨石墨归纳总结根据化学电源确定电解池的两极,对于阳极首先观察是活性电极还是惰性电极,若为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反应;若为惰性电极,需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确定在两极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正确书写电极反应。视角2 根据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或电流方向判断电解池的两极和反应2.某同学将电解池工作时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及电极种类等信息表示在图中,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B选项ABCD阳极阴极阳极阴极正极正极负极负极阳离子阳离子阴离子阴离子视角3 根据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解池的两极和反应3.有一款高压无阳极配置可充电钠电池,其充电过程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方法点拨根据能量的转化过程判断,二次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电池的负极充电时为阴极,电池的正极充电时为阳极,因此充电时二次电池的正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即充电时“正接正,负接负”。探究二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的类型总结方法突破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类型电解质阳极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减小增大不变电解质总反应复原时加入的物质续表 (2)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电解质阳极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增大电解质总反应复原时加 入的物质 (3)电解质和水都发生电解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电解质阳极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增大减小总反应复原时加 入的物质名师点拨 溶液复原的分析方法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原状态,加入的物质应由电解过程中从溶液中逸出或析出(以气体或固体形式脱离电解质溶液)的物质决定。应遵循“出来什么加什么,出来多少加多少”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化合得到的物质。续表应用体验视角1 用惰性电极电解的分析方法1.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硫酸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刚开始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D视角2 用惰性电极电解的规律BB红(2)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_,写出B电极的电极反应:_ _。用拇指按住试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淡蓝色火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