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城址与大运河的关系光晓霞扬州申遗办 江苏 扬州 225000摘 要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逐渐深入,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被提上日程,扬州作为大运河滥觞之地,有着其他运河城市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大运河扬州 段除了河道、船闸等水工遗产之外,也有一些非水工类的历史文化遗存,如著名的全国文物 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为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本文从扬州城址变迁、扬州城址变迁与 大运河的关系、扬州城址变迁与大运河联系的价值阐述三部分加以论述,力图支撑扬州城址 与大运河之间的密切联系。关键词 扬州 城址 大运河扬州城始建于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于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 沟同时,筑起了一座邗城,即今扬州城的前身。而邗沟则成为扬州运河起源,在 各朝多有疏通或修筑。至隋代文帝为伐陈循邗沟故道开山阳渎,炀帝则使运河开 凿贯通。运河的开凿虽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的目的,但它在以后变迁中发挥了 越来越大的经济作用,对其流域的城市变迁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扬州是运河流 域的重要城市,自汉唐以来逐步成为江淮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其真正 意义上的繁荣应是从隋代运河的贯通开始的。一、扬州城址变迁概要扬州是我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座城市,据文献记载,自春秋后期周敬王三 十四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以来,历战国、汉、六朝、唐、宋以至明,都曾在这里建 筑或修缮过城池。1、吴邢城、楚广陵城、汉广陵城吴和城的地理位置,今人多从太平寰宇记“城在州之西四里蜀冈上”的 说法。楚怀王槐和汉吴王滇也均有筑成的记载。读史方舆纪要卷23云:“广 陵城在府城东北,楚旧县。”史记表(指六国年表):“怀王十年城广陵, 秦因之。二世二年广陵人召平为陈王徇广陵是也。汉因之,吴王滇都此。”又舆 地纪胜卷37云:“芜城古为和沟城也,吴王滇故都,后荒芜,鲍照作芜城 赋。”但是从现有文献、考古资料和近年来专家的考证来看,认为他们并未别筑 新城,而是“就城修址,未更原址。”(1)汉广陵城遗址航拍图(2:2、东晋和刘宋时期所筑的广陵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广陵户口大多逃亡,城郭废圯。三国时,广陵“先属 吴,后属魏,皆议重筑不果”(雍正府志)直至东晋太和四年(公元 369 年) 以司马桓领平北将军、徐衮二州刺史,始发州人筑广陵城。但桓温所筑的广陵城 仍不离吴王濞城的旧址。南朝宋武帝刘骏大明二年(公元458 年)竟陵王刘诞又发民筑广陵城。次年 刘诞即据广陵以叛,宋武帝派大将军沈庆之平讨之。文献记载了刘诞增筑广陵城 的一些情况。“庆之进逼广陵城,上命为三烽于桑里,克外城举一烽,克内城举 两烽”,可见,刘宋时扬州已有小城和外城两重城垣。不过,从考古遗迹上看, 刘诞外城仍应未离汉刘濞城和东晋广陵城的旧址,在此范围之外,绝无另外的残隍断堑可寻。3、 一清扬州城隋开皇年间,隋文帝将扬州的治所迁置于广陵,从此,扬州开始成为广陵城 的专属名城。但是,后来隋炀帝如何将广故城改建为江都宫城的详情,在史料中 并未留下任何记载。J唐代以后,随着大一统局 物的重要集散地,与此同时,扬州城市 有子城,在蜀冈之下增筑 勘调查后,指出唐代扬州罗城 向东延伸直黄金坝一线,形成一 关,直至明新城东南角的康山,是1 * 向南延伸,经双桥直抵潘桥;潘一 五”期间,社科院考古所、南京博 查中,也证明唐代扬州罗城的四至与安藤更生之说基本相同(4)。北宋沈括在补 笔谈中说:“扬州在唐时最 八 日一经济的逐步繁荣,扬州成为商业货:规模也大大扩展。唐代扬州在蜀冈上上世纪40年代来扬州踏 墙为界,并从子城东南角 黄金坝南折,经高桥、东丿范围为:北以唐子城南城;戈罗城唯一的一段北墙;从;西城墙由子城西南角接子城西城墙 桥与康山两占6车线II I 11城南城墙界址。3) “八织的扬州唐宋城考古勘黄富盛,旧城南北十五罟一百一十步。 东西七里卅IO?D 誰唐代扬州城唐末五代扬州一带经历了数次大的战乱,扬州城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显德五 年,后周韩令坤奉命重修扬州,在蜀冈下筑小城。其范围是截唐罗城之东南隅, 和宋大城范围基本相同。后来李重进毁之,将城缩小到南北部,“城周十二里” (5),其北墙已在今市区以内。北宋时蜀冈上旧城以废弃不用。南宋一百五十余 年间曾在扬州数度筑城。所谓宋三城,最北面先是郭棣就汉唐故城旧址筑了堡砦 城,以后贾似道又将东壁线西移到象鼻桥以北一线,是为宝祐城。南面是大城, 范围与周小城同,其东、西、南三面与唐罗城的南部一致,北墙在柴河南岸。南述北两城相隔约二里,中有夹城(夹城在今童家套一带)(6)。弓.* 礁!二亍宋代扬州城卫誉曲:球元顺帝至正十七年,明太祖命元帅廖亨取扬州,并委任张德林镇守此地。虽 德林修复了部分旧城,嘉靖34年,曾又筑新城。但当时明旧城南北长2000 米,东西宽900米,面积1.8平方公里;明新城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约1470 :二丁二 平方公里,只相当于宋大城的一半,与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已 经不可同日而语(7)。清朝扬州城延续了明代扬州城的规模、范围,在此不加赘 - tGF1; 然张德林修复了部分旧城,米,面积约3.74平方公里,只相当于宋大城的一半,与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已 ;?.p.- .- -清代扬州府志城图二、扬州城址变迁与大运河的关系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气势最宏伟的一条人工运河。它作为 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象征,不仅青史永垂,而且至今仍是中国南北航运 的大动脉,继续发挥着航运、水利灌溉等巨大作用,成为千年流淌奔腾的“活文 物”。扬州是古运河的发源地。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在 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运河的起始河段。隋场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就是以 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的。作为唐宋漕运的枢纽和盐 运中心,无论是在隋朝,还是在元代以至明清,大运河扬州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 地位。历史不同时期赋予扬州多样化的运河文化积淀,造就了一座通史式的运河 历史博物馆。在漫长岁月中,运河河道历经迁徙,扬州城址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 化。这些变化与大运河的密切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关系城市的选址和建设要特别注意城池必须靠水,以临水为原则,目的是解决城 市的交通、防护及生产生活的用水问题。因而,古代的城池基本上都是选择在水 系发达的地方。比如战国秦都咸阳城、北魏洛阳城、元明清的北京城等,这些古 城址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有水网。就目前江苏发现的古代城址来看,也基本上都在临水的平地或距水较近的山 坡上。如南京旧城,全城西北面临长江,东城墙紧靠濒玄武湖,水路交通十分便 利;镇江旧城,全城北面濒临长江,城西还有莲河流入长江。总之,既然水道的 变迁,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当然,扬州也不例外。它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它的周围,河渠纵横,符合城址选择的条件。也正是因为扬州城选择了这样得天 独厚的地理位置,具有了相当丰富的内河水系,才为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可能,并 随着“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最终变为现实。当然,扬州城丰富的水系 与河渠资源,不仅促成了大运河开凿,而且在此后的运河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重要 作用。比如,广陵城雷塘不仅可以灌溉附近农田,也“可以用它来济运河之水, 必要时放塘水入运河,以利航运。”一直到明末,塘为豪强所占,塘闸拆毁,塘 水排干,辟为农田(8)。2、经济关系与大运河的兴衰同步,扬州地方经济和扬州城址随之变化。隋唐之前,大运 河的作用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作用就是把南方米粮布帛北运供应王室及其附属官 僚机构和驻防军队,因而运河对扬州城经济的推动作用较为有限。隋炀帝强征百 万民工开凿南北大运河后,由于运河河道的疏通、航线的延伸,大运河的作用趋 于强化,除了原有功能继续保持外,开始转向盐运和南北货的转运。韩愈送陆 歙州诗序云:“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范文澜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通 史“唐朝经济”部分写道:扬州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江淮盐、茶、漕米和轻货, 先汇集在这里,然后转运到关中和北方各地。扬州有大食、波斯贾人居住,多以 买卖珠宝为业,朝廷在广、扬二州特置市舶使,足见扬州也是个对外贸易的重要 商埠。诗人张祜纵游淮南诗,有十里长街市井连句,商业大概比广州更 繁盛。”可知,东南诸道为唐朝后期命脉所系,可取资东南诸道,大多集于扬州 而运,南来北往的船只,满载海盐、粮食、丝绸、陶瓷、煤炭,在此停靠转运。 商贾云集,贸易频繁。大运河发展造就的有利形势,促成了彼时扬州经济的空前繁荣。为了保证漕 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 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城作为运河 城市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然而正是由于扬州城对大运河的依赖,一旦大运河出现交通运输问题,就会 对这座城市带来致命的影响。大运河向来水源不丰,常年从黄河引水,但黄河泥 沙甚多,对大运河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道光五年(1825 年),黄河泛滥,夺淮 入海,从黄河至长江一线的运河全被泥沙淤成平地,漕运、盐运被迫中断,江南 的粮食不能及时运往京城。翌年,运粮船被迫改由海道经黄海、渤海运抵京师。 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失去中国南北商品贸易中转站优势的扬州,同时也失去了 发展的动力,其经济的衰落就完全不可避免,城址亦呈逐渐缩小之势。3、政治、军事关系扬州地处南北水陆交通咽喉要地,特别是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开始以后,其政 治与军事地位更加凸显,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86 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 邗城,公元前 482 年,夫差率大军通过邗沟到黄池与诸侯会盟。吴建城与开通运 河,最初目的是为了依托邗城的地理位置,借邗沟之便到中原争霸。囿于扬州的军事位置,历代地方官员都十分注意扬州城的军事防御,以免城 池失险。元至正十七年(1357)明人攻占扬州,“张德林以旧城虚旷难守,乃截 城西南隅,筑而守之。”(9)是为旧城。嘉靖年间又“即宋大城东南隅,起旧城 东南角 ,徇运河而东,折而北,复折西至旧城东北角约一十里,今称新城 南北水门各一,东南即运河为濠,北筑濠与旧城壕连注于运河。”(雍正府志) 可见,地方统治者在修筑城池时,都十分注重对城池范围及其与运河的关系考量, 确保形成军事防御屏障,以有效地应对外敌的入侵。也有的统治者在军事防御过程中,自知大势将去,不得不利用运河之水御敌。 唐末,吴王杨行密据江淮,曾利用运河水阻止敌人南下,决堰纵水,以至运河变 成污泽失去作用,“八州之内,鞠为荒榛,圜幅数百里,人烟断绝。”(10)4、其他关系供水是城市存在的前提。城址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城河系统在内的城市水系。 城市由于人口集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生活用水。此外,城市手工业,如丝绸、 织布、造纸等业都要消耗大量的生产用水。唐代的扬州罗城主要靠运河供水,运河纵贯全城,不仅航运方便,而且水源 丰富。当时扬州城内的运河,自齐浣开伊娄河把它的流向基本固定下来。杜亚于 贞元四年(788 年)因官河填淤及侨寄衣冠、工商等侵衢造宅,行旅拥滞,又疏 浚了运河(11)。宝历二年(826 年)王播又因扬州官河水浅,从城南阊门西七 里港开河,自东屈曲,至禅智寺桥通旧官河(12)。运河自南而北过扬子津纵贯 罗城到蜀冈下,沿邗沟故道折向东,再横贯罗城到禅智寺,接湾头通扬运河,再 折而北去(广陵通典)。另外,沈括在梦溪补笔谈中记载了城内自南而北 的两条水道和折而向东的一条水道。纵贯南北的两条,据考证,一条直对衙城(即 子城,位于蜀冈上)南门、偏宋大城之西,宽约 30 米,即官河;一条直对衙城 东濠,纵贯宋大城南、北两门,宽约 15 米;东西向的一条紧邻蜀冈,与古邗沟 相会东去。这三条运河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13),由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