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尊重学生的起点 圆的认识的两种不同教学实例的评析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我们只有意识到“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深入思考“教什么和怎样教”,找准课堂的教学起点,才能彰显老师的价值,使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本文试图结合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两种不同教学实例,来谈谈一些看法。教学实例一教师出示纸圆,引出课题“圆的认识”。在投影仪上显示出各种物体的画面,学生说出哪些物体表面是圆形。学习画圆。师:为便于研究,我们先来画一个圆,大家会画吗?生:会。师:谁能到黑板前面画一个圆。(一生上台画,画的不圆,其余生笑)师:看来画圆还得借助工具,看,这就是画圆的工具圆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圆规画圆。师:介绍圆规。生:(学生)拿出自己的圆规看看。师:教师示范画圆。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画圆的?边看边思考: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然后怎样?生:(学生)尝试画圆。师:请同学们说说画圆的步骤。师: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在圆的什么位置?(中心)叫做圆心,圆心常用字母O表示。教学实例二教师出示简笔画汽车平面图,学生找出图中的平面图形,并引出圆,师:你对圆的知识知道些什么?生1:我知道圆能画出来。生2:我还知道圆是有大小的,圆有圆心、有半径和直径。师:你们会画圆吗?多数学生说会画。师:请在发下来的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尝试画圆,各自画出任意大小的圆,并介绍画圆时的感受。生1:我觉得用圆规画圆非常圆。生2:如果用圆规画圆的时候,要定好针尖。如果定不好就不行了。生3:我觉得用圆规画圆时,总有一点固定不动,另一点绕了一圈。生4:我把尖头戳在纸上,旋转360,就画出来了。生5:针与笔头之间的距离大,圆就大;针与笔头之间的距离小,圆就小。生6:我觉得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的保持不变。生7:就是两脚间的距离与圆的大小有关系。师:刚才同学说圆内有圆心,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圆心的有关知识?生1:圆心是圆的中心;生2:用圆规画圆时,固定这只脚的点就是圆心;生3:我把圆形的纸对折,再对折,两条折线相交的点就是圆心。 学生在自己画的圆内找出圆心。评析:圆的认识这一内容在义务教材中,编排于六年制第十一册。比较两个教学实例,教学实例一是教师以前教学的实录,教学实例二是教师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录。教学实例一老师执教圆的认识,是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置之不理,把书本知识按部就班,先由实物引入,感知圆,再由教师示范画圆,直接告诉学生用圆规画圆时,固定的这个点就是圆心,学生尝试画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较少的时间学会圆的有关知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掌握什么是圆心。课堂上学生就这样完全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思路一步步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要求学生老老实实地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过程一步一步地完成,学生就像一只“容器”不停地装教师给予的知识。在这样一个显得僵化、刻板的过程中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权利,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他们只能机械被动消极地去接受新知的学习,长期以来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来教学的,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熟视无睹,还是照着原先设计好的每个环节逐个完成,违背了新课程强调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和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与教学实例一老师相比,教学实例二教师最重要的是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知道圆的有关知识。于是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调整了教学顺序,教师用“你对圆的认识知道些什么?”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讨论和交流,从学生的回答中确定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尊重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对圆的零碎认识展开教学。有学生说“圆能画出来”,就让学生尝试画圆,在各自画圆的基础上,交流和完善画圆的方法。有学生讲“圆里有圆心”,教师用“哪位学生能说说有关圆心的知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去讲、去理解,从而掌握圆的知识。整个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获取有关圆的知识,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新知,在交流中思维火花进行碰撞,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课堂上高潮迭起。由于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将顺其自然地获取了有关圆的新知,达到了老师讲解所不能替代的效果。这种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促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落实在点点滴滴的教学行为中。反思:教学实例二老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即使是刚入学的新生,也已有了自身的想法和特定的自我理解,可能这种想法不一定科学全面,这种理解不一定深刻,但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身经验,并将其“处理、转换”成科学系统的数学知识。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很好做到尊重学习起点呢?1、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教学就成了无效或低效教学。2、重新认识学生。从以上的教学实例二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学生他们接受学习的渠道是越来越广,信息量是越来越丰富。在他们学习新知识前,都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学生,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什么都不懂的一张“白纸”来教育,避免出现学生懂了还装不懂的学习,而是要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的经验来作为学习的起点,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学实例二中,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前考虑学生已经知道圆的一些零碎的知识,教师就以此为学习的起点,组织学生交流,以一种经验交流会的形式使学生获得新知,让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构建的过程。3、要从学生出发去备课。我们设计的环节最终要通过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为此,我们在设计环节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以一个学生的心理知识水平来备课。多想想学生,多问问自己学生知道了什么,甚至可转换角色把自己当学生来思考,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来组织教学。教学实例二中,教师之所以开门进山地问学生你知道了圆的哪些知识,那是因为教师在环节设计前就已充分思考过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哪些圆的知识,以至于教师才大胆地开放地让学生畅所欲言。等学生一吐为快后再来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整合,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知的学习变为知识的提升。学生学得开心,效果也更好。4、要善于取舍教学环节,以顺应学生的思路为主。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设计教学环节。根据课堂的生成性,当教学环节与学生思路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及时调整教学预案来顺应学生的思路,而不再是一厢情愿的忠实的执行教学预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