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知识点2、掌握说明文阅读题目的答题技巧 3、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了解说明文知识点2、掌握说明文阅读题目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说明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一、说明文知识点、考点和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 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 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 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 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 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 现象。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 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弓I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 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 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XX特点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 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 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 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 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 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 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 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 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 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 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8、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 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 对了。(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 “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 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 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10、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 题型一:辨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 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首先, 理解并熟记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等常 见说明方法的定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其次,分析说明 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 因为任何说明方法的 运用都是为了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题型二: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这种题型的命题形式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 要说明原因。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解答这种题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 步,回答“否”或“不能”;第二步,解释要删去的词语的意思;第三步,联 系原文分析删去该词语之后句子意思的改变。题型三: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 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 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 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 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题型四: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 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 范“”?请你略作分析。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 示?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有:(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 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2)根据问题产生 的原因去提建议。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 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3)依 照常识回答。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常识回答就可以了。二、经典题目练习(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共12分)中华鲟 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俗名腊子、鲟鱼、鳇鱼等,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它体形较大,一般体长为2.5米左右,体重约200 千克。它身体粗壮,略呈梭形,头较大,为 三角形。头部背面有骨板,表面粗糙。在身体的背后和两侧,排列着5 行菱形的骨板。骨板 的数目随个体不同有变化,左右也不对称相等,通常背部中央1 行最大,由12块组成,体 侧各有2行。 中华鲟属于很原始的硬骨鱼类,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个时代,为白垩(e)纪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超过1.3 亿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在它的身上仍然保留着许多遗 留下来的原始特征,如外形似鲨鱼,全身的骨骼大部分是软骨,体表具硬鳞,尾为歪形,有 吸水孔,肠的里面有一个接一个的漏斗状螺旋瓣等;但也有一些现代硬骨鱼的特点,如具少 数硬骨,有鳃盖,有较大的、仅有1 室的鳔,繁殖为体外受精等。它是介于软骨鱼与硬骨鱼 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类型。 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每年78月,在我国黄海、 东海等东部沿海大陆架附近索饵、育肥的成体,纷纷汇聚于长江口等河口处,然后溯江而上, 到产卵场所繁殖后代,冬季则在河床深槽等适宜的场所越冬。整个洄游过程约历时一年,路 途长达 3000 余千米。从进入长江以后,便开始绝食,在淡水中消耗的能量和性腺发育需要 的物质,全靠在海中所积累的大量脂肪来供给。产卵场所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具有石质 河床的江段,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十分适宜。 幼体出生以后,便同成体一起,又开始顺流而下,最后返回大海中成长。等到十余年后, 性腺成熟之时,再溯河洄游,重返出生地产卵繁殖。由于中华鲟世世代代不忘故地,表现了 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了中华民 族的象征,被命名为中华鲟。 中华鲟的寿命为50 年左右,可以重复产卵,但性成熟较迟,一般雄性11 岁,雌性 14 岁才开始生殖。生殖周期长,雌性相隔35年才产一次卵,相对生殖率也较低,在自然界 成活率仅有1%。在产卵群体中,中老年个体多,繁殖力低,恢复力也低。所以经不起环境 的剧烈变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其群数量变动的一大特点。 在葛州坝工程建设之前,中外专家提出了两种挽救中华鲟的建议,一种是“工程救鱼”, 即在葛州坝工程中给中华鲟修建一条鱼道、鱼梯或升鱼机等通道,使它能够平安地到达产卵 场所;另一种为“生物救鱼”,即在坝下建立蓄养池,仿照中华鲟产卵场所的环境条件进行 人工繁殖,使用人工方法催产孵化,使它们能够增殖,然后放回长江中,同时把一部分性腺 尚未成熟的个体网捕后运送到上游,使其越过大闸,继续上溯。结果后一条建议被采纳,并 于1982年在葛州坝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 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过程是:首先在长江网捕中华鲟,运往中华鲟研究所暂养池中 蓄养。然后进行性腺观察,将确认成熟的个体进行人工注射催化剂,促使雌性产卵、雄性排 精,再经过复杂的人工授精等程序后,将受精卵送进孵化池进行孵化。幼体长到一定程度后 就可以分批放流到长江之中了。投放的幼体的体长大约为911 厘米,放流前曾分批浸泡在 荧光药物示剂中,为它们做上了标志,这不仅可以监测中华鲟的资源,而且还可以检验中华 鲟人工繁殖放流后的效果。 尤为可喜的是,野生的中华鲟面对被截断了的长江故道,终于能够及时适应环境,在葛 州坝下建立起了新的产卵场所,出生的幼体也在逐年增多。(选自百科知识)14“所以在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这个句子是从选 文中摘录下来的,请问这个句子应该放回选文哪一段的末尾?(2 分)15.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16. 仔细阅读选文第段,请简要概括人工繁殖中华鲟的过程。(3分)17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 分)()A. 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华鲟。B. 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整个洄游过程约历时一年;洄游路途长达3000余千 米,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C. 为了挽救中华鲟,葛州坝工程建设者采纳了中外专家“工程救鱼”的建议,在葛州 坝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D. 中华鲟俗名腊子、鲟鱼、鳇鱼等,由于它世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 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命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