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隔离措施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规程。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 要专用,定期消毒。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 毒。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 定期更换消毒。七、有严重感染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 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 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 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 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 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 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 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 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 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十六、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十七、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再 进行清洗、灭菌。1.传染病的隔离(1)隔离的定义。(2)隔离的种类及要求;一般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原则上要求:接触病人时戴口罩、 穿隔离衣、戴手套;接触病人污染物后以及护理下一位病人等均要洗手;污染物品应彻 底消毒后弃去,实施无害化处理。我国大多数医院实行的是以传染病类别为特点的系统隔离法: 1)呼吸道隔离(蓝色标 志):除上述一般隔离措施外,相同病种可同住一室,床间距至少2m;痰具每日消毒;病 室每日通风至少3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保持适宜的室温、湿度。2)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也可与不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 但病人之间必须实施床边隔离;病人生活用具专用,用后消毒;室内保持无蝇、无蟑螂。3)严密隔离(黄色标志):病人住单间房;禁止随意开放门窗;病人不得离开病室, 禁止探视、陪住;污染敷料与物品装袋,贴标签,严格消毒处理;病室每日消毒。4)接触隔离(橙色标志):与一般隔离要求基本相同。消毒的目的的意义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 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 员免疫感染。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 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 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 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 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 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消毒的种类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 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 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 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 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 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 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为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较好效果,须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方法。一般应考虑 以上几个问题。(一)病原体的种类 不同传染病病原体各有特点,对不同消毒方法的耐受性不同。如 细菌芽胞对各种消毒措施的耐受力最强,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或辐射处理,才能 取得较好效果。故一般将其作为最难消毒的代表。其他如结核杆菌对热力消毒敏感,而对一 般消毒剂的耐受力却比其他细菌为强。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抗抗力很强,但较易被电离辐射所 杀灭。肠道病毒对过氧乙酸的耐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近,但季胺盐类对之无效。肉毒杆菌素 易为碱破坏,但对酸耐受力强。至于其他细菌繁殖体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 克次体对一般消毒处理耐受力均差。常见消毒方法一般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二)消毒对象的性质 同样消毒方法对不同性质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对油漆光滑的墙 面,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冲洗、擦试为宜。对较粗糙墙面,易使药液停留,可用喷洒消 毒。环氧乙烷薰蒸,对易于吸收药物的布、纸张效果较好,而对金属表面,须延长时间。粪 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质药物处理,因蛋白质凝固对病原体可起保护作用,高压蒸气 杀菌效果虽好,但不宜用于毛皮,塑料和人造纤维制品。环氧乙烷薰蒸赛珞璐制品,高浓度 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浸泡绵织品,来苏液多次长时间浸泡乳胶手套,均可造成损 坏。对于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恶臭的消毒液处理。(三)消毒场所的特点消毒应考虑当地条件。在室内消毒时,密闭性好的房屋,可用薰 蒸消毒,密闭性差者应用消毒液擦试或喷洒。通风良好的房屋,可用通风换气法消毒,通风 换气不良,污染空气长期贮留处应当用药物薰蒸和喷洒。人口稠密地区不可用刺激性强气体 消毒。接近火源不宜用环氧乙烷等易燃物消毒。(四)卫生防疫方面要求 不同条件下传播机会不同,在防疫方面要求不同。传染病流 行时,发病严重的疫区,应集中应用效力好的药物与器械。发病少的外围地区,可采用简易 消毒方法。传染病院或病房,患者集中,污染严重,消毒量大,应采用固定设备和高效措施, 病家消毒属于临床措施,工作量小,可采用简易措施及方法。饮水应在净化基础上煮沸,生 活用水净化后加氯消毒即可。对呼吸道传染病,强调空间隔离,通风和合理的带口罩,对肠 胃道病应强调用具,粪便、呕吐物消毒和接触后洗手。不同病种的消毒,应注意区别对待。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较强含氯消毒剂或氯人剂消毒,不宜应用季胺盐及来苏等一般消毒剂 处理。在消毒工作时还须注意影响消毒的因素,如消毒剂量(包括消毒的强度及作用时间), 消毒物品污染的程度,消毒的温度,湿度及酸碱度,有关化学拮抗物,消毒剂的穿透力及表 面张力等。具体消毒方法的应用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 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一)物理消毒法1机械消毒 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 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 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2热力消毒 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能使病原体蛋白凝 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1)火烧 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简便经济、效果稳 定。(2) 煮沸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OOC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 须较长时间。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碳酸钠或 0.5%软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棉织 物加1%肥皂水151/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 面下。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3) 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C,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 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 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4) 高压蒸气灭菌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C, 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 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5) 干热灭菌 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需 160170C, 12小时才能灭菌。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见附表。3辐射消毒 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 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电离辐射设备昂贵, 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 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线波长范围21003280A,杀灭微生 物的波长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强。对紫外线耐受力以真菌抱子最强,细菌芽胞次之,细菌繁殖体最弱,仅少数例外。紫外线穿透力差, 3000A 以下者不能透过 2mm 厚的普通玻璃。空气中尘埃及相对湿度可降低其杀菌效果。对水的穿透力随深度和浊 度而降低。但因使用方便,对药品无损伤,故广泛用于空气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照射人体 能发生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时人应避开或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医学. 全在.线 www.med126.com日光曝晒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线,但由于大气层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仅39%可达地面, 故仅适用于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须较长时间曝晒。此外过滤除菌除实验室应用外,仅换气的建筑中,可采用空气过滤,故一般消毒工作难 以应用。(二)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1凝固蛋白消毒剂 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1)酚类 主要有酚、来苏、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 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红色,但消毒力不减。 为细胞原浆毒,对细菌繁殖型1: 801: 110溶液,20C30分钟可杀死,但不能杀灭芽胞 和抵抗力强的病毒。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促进其渗透,加强消毒效应,但毒性 较大,对皮肤有刺激性,具有恶臭,不能用于皮肤消毒。来苏(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钾皂配成。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 杀菌力较石炭酚强25倍。常用为25%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擦试、浸泡容器及洗手等。 细菌繁殖型1015分钟可杀灭,对芽胞效果较差。六氯酚(hexochlorophane):为双酚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醚,加碱或肥 皂可促进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较少,但杀菌力较强。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以2.53%六氯酚 肥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