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 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 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提出的背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中继亮出席会议弁致 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二)、价值定位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 教育工 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 弁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 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一)文化基础1 .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2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 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 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二)自主发展3 .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4 .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 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 基本要点。三)社会参与5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 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 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 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6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 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 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二、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 指导课程改革,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 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 “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 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以定性的方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以问题形式间 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进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践行出示目标、自学、交流、质疑、检测的教学模式。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近几年高考试题很好的诠释了新课改的理念。1. 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培养科学方法高考命题正逐步实现 “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 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综 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提出的改变教学过程、关注能力培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 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知识应用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紧密联系以生活、生产实际和科 学前沿为背景,观注学科发展现状,力求用当前国家、社会、个人生活中富有意义的事件来呈现问题发生的情境,引导考生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 在学以致用中提高社会参与的 能力。新课改提出的改变课程内容、加强“三个”贴近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 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 和技能。3.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价值引导,体现当代核心价值观试题坚持知识、能力和正确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在以 知识为载体的能力考察中,注重涵养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力求给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新课改提出的改变课程目标、彰显立德树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党的教育方针 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教育部通过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这一桥梁,上联党的教育方针,下接新课改,从中观层 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 和育人模式变革。解决基层学校教师落实新课改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只要我们走在党的教育方针路上, 以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为桥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就一定会遇到盛典。 ”因为风景永 远在路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 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 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 ”,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 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 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