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天圆地方”说起公开课教案授课教师:朱心露 教学内容: 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艰辛过程;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2、认识地球仪,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教学重点: 1、知道地球的形状。2、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教学难点: 探究并列举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教具准备: 地球仪、橡皮泥、小刀,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感知地球同学们,你知道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叫什么吗?(地球)那你们对于地球又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二、认识地球的形状 1、认识地球,我们从地球的形状说起。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是怎么认为的?我们一起来看个片子。(播放幻灯片,板书:从“天圆地方”说起)师:古人根据“天圆地方说”,建造了圆形的天坛和方形的地坛。(相机出示北京天坛和地坛的照片)2、经过了“天圆地方”的这个过程,人们又渐渐地对这一个观点产生了怀疑!是什么让人们怀疑的呢?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假设:“大地不是平的,而是球形的。”(板书:地球是球形的) 3、实验证明地球是弧形的。 (1)用铅笔代替帆船,铅笔顶端是桅杆顶,笔杆是桅杆,在地球仪上模拟船只进港和出港。 (2)注意观察进港时最先看到什么?出港时最后看到什么? (3)再把“船”放在桌子上面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结论:地球不是平的。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假设后,又是谁最先用了实践办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呢?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短文后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播放幻灯片) 麦哲伦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证明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同学们要从小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5、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6、小结:简单概括三种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现象和方法。三、观察地球仪1、地球这个球体实在太大了,怎样观察地球呢?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我们又不能像宇航员飞到太空来看,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观察地球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师讲解:地球仪就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2、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的祖国吗?学生观察并指出在地球仪上的位置。3、 再仔细观察地球仪,你还能发现什么?介绍:地球上有经线和纬线(板书:经线 纬线),经线和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有了经纬网及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确定了。4、 地球的内部有什么?人类生活在地球的表层,但是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地球可以分为哪几层呢?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回答。(教师板书:地球内部:地壳 地幔 地核)5、制作地球结构模型。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播放指导视频,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四、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认识了什么?你会做地球结构模型了么?地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迷有待我们去探索。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有海洋,沙漠,冰川等等这些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地貌”。板书设计从“天圆地方”说起地壳地幔地核(内核、外核) 地球仪经线纬线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内部教学反思:从天圆地方说起是六年级思品与社会上册第七课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及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艰辛过程。 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内容,首先是从古人对地球的认识 “天圆地方”到人们从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开始怀疑地球的表面是弧形的,然后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最后是人类用航天技术直接证明地球的形状。在课堂上我用了一些图片对每一个过程进行了讲解,使学生从直观上来了解人类的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人学生动手做了船在球面上航行时桅杆和船身哪一个先出现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重点讲解麦哲伦在环球航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让学生学习人类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虽说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在让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没组织好,学生准备的器材不太符合要求,实验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在讲到航空知识方面时因为时间关系把准备好的中国航空知识的内容去掉了,使课堂内容显得不太丰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避免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