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1 文章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 (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 、剧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2 记叙文六要素? ( 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起因、经过、结果)能通过六要素理解记 叙文。3 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 :文章的中心句就是能 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捕捉文章的中心 句,首先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再找 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其次,是要掌握 文章中心句子的特点。那么如何找中心句 呢?一般在开篇,或结尾,一般是议论性总 结性的句子。 1 )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 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 ) 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 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 )从 结尾上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 文,点明中心。 4 )从反复句上去找。有的 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 中心句。 5 )从议论句上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 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 )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 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 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 就是中心句。 8 )从过渡句上去找。有的文 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途径及格式: 1 )借助题目。 2)要素归纳法。 3 )摘录主要句子。 4 )合 并段意。 5 )人物、事物、 事件 格式 1: 1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的故事 ( 事 迹、经过、事件、景物 ) 。即谁做了什么。 2 表现了 ( 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 歌颂了、 揭露了、 批判了 )?。 3 抒发了作者 的 ?的感情。 格式 2: 略式:人物 +事件 详尽式:(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 果 补充:归纳文章中心的途径题目; 中心句;开头结尾;内容感知。5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 得当。6 划分层次? (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 的短语) ( 2) 按地点划分 (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 分总(掐头去尾) 具体方法: 1 、合并同类项, 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 把不同的分开来。 2 、 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3 、找标志 词7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 1) 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4)作者 情感 如何品问题目:从内容、中心、线索、设 置悬念、修辞(生动形象说明了 ?,点明了 ?)、 不同含义(题目不同含义: 拟题巧妙,一语双 关,本指 ?实指 ?,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等六 个方面体会。8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 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 清新优美、 简洁凝练、 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准确严密、精 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深入 浅出、富有感染力、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 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 说服力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9 写作手法及作用? ( 1) 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 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 而达到形象生动突出事物的特点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 3) 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 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 事物上,表达了 ?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 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10,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思想内容和 结构)( 1)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思想内容方面) ,抓住关键词、修辞方法、描 写方法等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 系上下文再 解释。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或人物感情) 、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如 何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联系上下文、主题、 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 定 / 褒扬了 / 赞美了 / 歌颂了或批判了 / 讽刺了 / 否 定了 / 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 ?的印象、启示、道 理等。 ( 2)答题模式(主要从结构上大的) :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 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引起下文; 点题。 2. 文中: 承上启下 (过渡);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呼应前文; 推动情节发展。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中心;总结全文;升 华感情;深化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 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11,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 2) 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 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 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 楚、层次清晰。12,记叙顺序及作用? (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 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 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 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 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3,人称的作用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 好处是什么?或: 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 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 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 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 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4 ,修辞方法及作用 ( 1)比喻: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 / 具体可感。 ( 2)拟人:赋予事物以 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 事 5 物描写生动形象 / 具体可感。 (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表达某种强烈的思 想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给人一 气呵成之感,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 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 有感染力。 (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 强烈抒情,发人深思,给人深刻印象。 注:必 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 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5,重点词语相关题目 (1)具体词语的含义 与作用? 方法 :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 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XX” 一词原指 ?,这里指 ?,起到了 ?的作用。 (2) 词语能否替换类题目: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 一个行吗?为什么?或: 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 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 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 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 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 某两个或三个 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 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 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 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 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16,表达方式? 1 )记叙、说明、 议论、描写、 抒情。(文章总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 记 叙中的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 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 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 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描 写:刻画人物,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 作铺垫等;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 文章主题。 ( 1)自然环境 交待事情发生的 时间、地点,揭示社会背景,衬托人物心情 / 表 现人物性格特征 / 渲染气氛 / 推动情节发展 / 深化 主题。 (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 背景、时代特征, 衬托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 6 文章主题。 表达方式类解题思路: 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 、明确 五种表达方式(记 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 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 3 、确认所 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 析。17,描写的种类? 按描写对象分: 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为了“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 性格特征。 ( 2)神态描写: 是心理描写的外 化。 (3)动作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 点与心情。 ( 4)语言(对话)描写:言为心 声,最能表示人物的身份, 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揭示人物的特点。 ( 5)心理描写:生动地展 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性格特点。 场面描写: 人 物与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 地点且相互发生联系 构成的画面。 场面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环 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环境描 写: 自然环境:是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 光的描写。作用: 1 、渲染气氛; 2、烘托心情; 3、表现人物品质; 4、推动情节发展; 5、突出 中心。 社会环境:是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 人情、社会背景的描写。 细节描写: 也是刻 画人物的重要方法。 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处加以 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到对人物、景物或 场面的描写之中。 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 个性特点呈现出来。 从描写角度分: 正面描写: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为、语言、心 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与性格, 反映作品主题。 侧面描写: 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描写主人 公,从登场人物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 人物的性格。 从描写形态分: 动态描写 静态 描写 从描写手法分: 白描(简笔勾勒) 细描 (工笔细描) 18,段意的归纳 1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 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回答清 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 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 (论证了)论点19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 、通过分析典型事 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2 、通过对相关 细节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 思想性 格。 3 、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 写。20 ,正副标题的作用 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21,典故的作用 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22,如何解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从以下五个角度解析。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 或含蓄或流畅, 修辞 立意: 思想深刻、 新颖, 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表现技巧:一是修辞手法 二是表达方式 三是表现手法。23,谈谈自己对人物、 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 筛 选重要信息, 从人物的言行中或者从文章主要事 件中分析其中蕴涵精神或品质。答案:由文中X x(言或行)表现该人物XX的精神(品质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 成: A 、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 表述:文章通过?的叙述;本文由?(某件 事)写起,运用了 ?。 B 、第二部分概括文章 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 可以这样表述: 表现 了 / 揭示了 / 批判了 / 赞美了 / 劝诫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