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招教考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习题 (内部培训资料,谢绝外传)一、 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B. C. D.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和价值观3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4.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5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6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7.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8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时间是:(B)A.1949 B.1999 C.2000 D. 20019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 为主。(D)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分科课程 D. 综合课程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并作为必修课程。(B)A.校本课程 B. 综合实践活动 C.分科课程 D. 综合课程11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是 。(C.)A.甄别性评价 B. 选拔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1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C.)A培养学生准确的学习态度 B.充分地传授知识C.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个体差异 D.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1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B)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动学生全面发展 D.提升学生多元智能14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探索,改变师生系统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由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过程环节的构成是(D )。A.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C.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知识布置作业D.确定主题布置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展示与交流15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将课程管理权赋予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C )。 A教学班 B.年级 C.学校 D.社区 16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D)的过程。A传授与接受 B. 交往互动 C. 共同发展 D.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1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展开(D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A教师评价 B. 自我评价 C. 相互评价 D. 多样评价(多元评价)18基础教育改革中的(A)取代了教学大纲.。(2010泰顺真题) A 课程标准 b 课程计划 c 教学计划 d课程大纲二、 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准确的是(BCD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知识传授者 C.促动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9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学生与教师)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A BCD )A. 信息技术教育B. 研究性学习C.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 劳动与技术教育11.国家课程标准是(A BCD )A.教材编写的依据B.教学的依据C.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D. 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BCD )A.接受学习B.主动学习C.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13合作学习的特征是(A BCD )A.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B目标依赖、利益一致C. 责任明确、义务感强D. 集体奖励、共享成功14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A BCD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 差距评价模式D.自然探究评价模式三、 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11. 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2.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门课程。() 13.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4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16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17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8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说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某地2006年试题)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某地2007年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