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硕士毕业论文文导读:本文 硕士毕业论文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 和分享。临近毕业之际,毕业论文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本科生还是 研究生还是硕士博士,一份好的毕业论文都关乎你的毕业。在这里, 为你准备了硕士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毕业生更好的写自己的 毕业论文,顺利毕业。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 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 问题作出新的思考,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德育;目标网络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 域,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工作对网络的 回应不能仅是知识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 更要发挥高校的优势,认真 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 德育工作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做出新思考,这是高校德育工作 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一、培养大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网络正在成为年轻一代亲密的伙伴,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 聊天或游戏,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 富的信息资源,也为他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大学生对网络的运 用远远超过了社会许多群体,网络化的生活环境正在形成。有人认为,“网络”是狼来了,我们的学生是无援的小孩,他们只有一个结果, 被狼咬走。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实网络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 式,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独具慧眼的“神枪手”,那么还怕狼来吗?诚然,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但是要辩证 看待网络信息,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不能用大棒来打压;也不全是“正中之音”,不能漠视它的不足。网络社会是由人所拓宽的另一 生命空间,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也应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它对于 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启迪他们的智慧、 增进彼此交往是很有益处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新 时期人才的道德教育标准。学校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 需要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行为规的良好品德, 培养他们对人生目标较高层次的追求。 而对于网络,这些目标不再是 空泛的概念,而是更加具体的要求。由于网络使他们的道德主体地位 得以实现,因此,学校教育最迫切的目标,就是要着力培养和形成学 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正确的辩证思维方式。1. 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网络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 和虚拟性的特点,给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方便、快捷、高 效的全新平台。但虚拟网络上不负责的批判攻击,以及一些低级恶俗 的言论,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学生一方面对网络 上的信息要具备审视和判断能力,分清良莠,不被垃圾信息所淹没, 善于辩证思考并作出甄别,把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意识和有目的的应用 与归类,把信息加工成为真正的知识,并且懂得不把已取得的知识成 果作为发展的终点,而是作为发展的起点,使他们从知识传递中找到 的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找到尚未解决的问题, 从而树立变 革的观点和革新的精神,实现以辩证法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为 指导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要懂得承认差别,在对待网络不同文化 时,应学会尊重有差异性的他人和有差异性的文化,从而使大学生们 能放眼世界、接受差异、见贤思齐。2. 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网络时代,大众传媒迅速而有效 地渗透并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大众文化的反复强化使人来 不及思考就接受了网络传媒所灌输的有关政治、伦理、职业、娱乐等 观念,而且人们往往趋同,肯定既成秩序与价值观,文化批判能力弱 化,从而形成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网络传媒的影响隐蔽 而强制,其结果是,一方面现代化过程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创造 性,并且也确实为个体创造力的展现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现代工 业社会在通过企业管理制度、国家机构及法律体系等实现对个体外在 控制的同时,又借助大众文化操纵个人在的精神世界, 从而使人的主 体性有形无形地受到窒息。由于现代化的“后发性”,中国现代化进 程中的网络传媒建设的速度相对高于发达国家传媒发展所经历的自 然发展的速度,因此在较短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条件下, 如何理性地生存于现代传媒的剧烈辐射之中, 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中国 人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学校德育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传媒影响, 削 弱其负效应,也是这一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 加快大学生德育观念的转变。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需要,必须在观念和模式上实现转变。首先,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 式德育转变。传统德育的特点表现为封闭性和一元性,与网络时代的 开放性、多元性不兼容,因此,必须使学校德育从信息隔绝的世界转 向直面“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外部世界。针对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网 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无所适从的现状,德育要敞开思维的大门, 走进不同制度的社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构成的信息时空,让学生经受信息的冲击“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力。其次,从 认知式德育向实践式德育转变。德育可起于认知但不可止于认知。 实 践既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的重要目的, 不良信息最容易从认知 和实践脱节之处打开缺口,重实践而达知行统一,是青年学生远离不 良信息的重要保证。最后,从他律式德育向自律式德育转变。对无孔 不入的网络不良信息,唯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方可拒其于千里 之外,而培养自律精神的关键则是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 能力。二、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应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随着网 络作为“第四媒体”越来越普及,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等 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 人 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和冲击也最为强烈。因此,高 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抢占网络这一高地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注重对学生进行现代价值观念引导。 创造性人才的健康 成长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知识创造的驱力源于探索未 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于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高 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心态环境一定围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种压力”。其中,“一个中心” 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 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三个压力” 就 是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就目前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网络德育的现状 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 培养大学生重视科学和知识的价值观。在网络信息时代,科学 和知识的功能大大扩展,它们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 方面,同时,也已经成为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实行精神和思想 解放的重要武器。在科学技术革命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占领科学知识 的前沿,赶上世界科学知识发展的步伐,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兴 亡的战略性问题。由于我国过去是一个科学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 家,科学和知识的社会功能并不显著,加之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读书 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文化虚无主义和狭隘的经验主义等轻视科 学和知识的思潮在人们脑子里还占有相当的位置,导致人们对科学和知识缺乏应有的价值认识,严重影响到人们对科学和知识的执着追 求。这种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错 误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们充分认识科学和知识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 巨大功能,特别是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方面所起的革命杠杆作用,培 养学生重视科学和知识的正确价值观,以及热爱科学和知识的道德品 质,刻苦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丰富科学和知识的当代大学生。2. 培养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市场经济价值观。由于我国长期受儒家 思想影响,在经济效益的问题上,人们形成了 “只计其义,不计其利” 等错误思想。而市场经济是具有注重效益和勇于竞争的特质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体制基础上派生出的人的独立意识、 效益意识、时间观念、 平等竞争思想等等,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样也符合人类进 步的需要。高校德育应充分吸收这种文化精神成果, 使高校德育能更 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育在现实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价值观,高校德育工 作应纳入重时效、勇于竞争、诚信合作等容。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 到,市场经济意识与高校德育在价值取向上有相悖的一面。市场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的个人性,市场经济意识呈现一种泛化的态势, 有一些 人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等等已漠然,但是我们社会上还 存在也需要许多非自利的以及公利性的“无偿行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勇于对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不良行为和观念进行剖析。在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规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时, 要引导他们树立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3. 培养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时间观念。随着生产和生活节奏的加 快,每一个时间单位所能创造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 约时间、讲究效率是当代在学生必须具备的价值观。 毫不懈怠地保持 高昂的学习热情,珍惜分秒,刻苦学习,才能学到与时代同步的政治 素质和文化素质。三、培养大学生树立开放的人际交往关系和行为准则随着生产力发展浪潮的冲击,封闭的社会趋于瓦解,使社会的人 际交往趋于开放,也使以往的交往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使得“交 往”成为时代的一个主题。一个现代人参与了各种政治、社会、学术 等团体,处于一种十分复杂的角色,所以一个现代人决不能按照一种 单一、机械的行为准则来与人相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按 照各种不同角色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网络技术实现了人们快捷 联系的梦想,但容易造成人际关系淡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网络把 世界联系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人们活动在“人一机一人”相对封 闭的环境里,可视性与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大减少, 容易加剧人们的 自我封闭,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人际关系的淡薄, 导致学生出 现人际关系的冷漠。这与开放社会的要不相适应的,学会“交往”也 就成了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1.学会乐众合群。人与人交往的开放加强,表现为交往频率的增 加。与过去的社会相比,人们在一定时间相互交往的数量、次数大大 增多。频繁的人际交往要求人人都能合群,懂得尊重他人,理解关心 他人。大学作为社会中最为神圣、最为高洁的地方,自身具有许多独 到的光彩,作为在校大学生要理所当然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去演绎出 真、善、美。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并不 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也就是说,交朋友时要在坚持原则性下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 统一才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讲原则的交往则不可能保持健康、 持久 的交往关系,也会使人际关系庸俗化,而且可能被引入歧途。2.学会相互协作。人与人交往的开放还表现为交往水准的提高。 生产力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上每个人的活动更为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科学性的工作中,人与人构成有机的整体,一 个人的活动必然影响到其他许多人的活动。人际交往发生质的变化, 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交往模式和由此产生的行为准则必然成 为科学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消极因素。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 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 个专家。因此,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做人,善于团结 协作、严守集体纪律、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奉献应当成为新一 代青年的行为特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