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1)汉初郡国并行制:产生王国问题(实质:地方分裂割据 ,威胁中央集权)(2)王国问题的解决:过程: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措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2.唐朝:(1)唐中期:设置藩镇(节度使:了解权力)(2)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造成后来五代十国长期分裂。3.北宋初年: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1)背景:唐中期以来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3)特点:重文轻武 分化事权(4)评价 :利:改变了唐末以来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主要是物质基础);弊:造成“三冗” “二积”后患。4.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趋势:完善并发展)(1)背景、目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巩固统一,巩固统治。(2)措施:中央机构中书省:管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地方机构设置:行省,省下分设路、府、州、县;设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行省权力:长官朝廷任命,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3)评价: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总结: 1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奴隶社会:分封制封建社会: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2)措施: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内外朝或中外朝)2.隋唐:三省六部制 (1)演变过程: 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唐: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2)分工与职权(3)特点及影响:三省分工明确,分掌决策、审议、执行,提高了工作效率。(运行机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群相制),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和专制主义。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3.宋朝:(1)措施: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政权(2)影响: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二府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北宋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其长官称“三司使”,掌管统筹国家财政之事 )(四)元朝:(1)概况: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2)史料理解: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3)总结: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度(1)概念: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与之配套的是自上而下的征召制度)(2)标准:品行(3)主要科目:孝、廉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概念: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标准:门第(3)评价:不注重才能,只注重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重视诗词反映此现象)3.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4)标准:才学(5)方法:分科考试(6)科举制的影响:积极: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推动儒学发展;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局限:但重才轻品、形成官本位。(学而优则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小 结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明清取消)。(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选官用官制度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总特征: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5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