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德镇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江西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精神,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市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应对了2016、2017年严重暴雨洪涝灾害,2019年全市大范围夏秋连旱以及2020年超历史大洪水。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生洪涝、风雹、台风、干旱、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33次,累计受灾276.52万人,因灾死亡(含失踪)10人,紧急转移安置37.93万人,农作物受灾193.37千公顷,倒损房屋4578间,直接经济损失68.11亿元。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失踪)率分别为1.56%、1.21。市减灾委累计启动市级应急救灾级响应1次,级响应4次,级响应2次,实施171户因灾倒房重建,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表1:“十三五”主要灾情指标年份人口受灾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损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受灾人口(万人)死亡失踪人口(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万人)受灾面积(千公顷)绝收面积(千公顷)倒房间数(间)严重损房间数(间)直接经济损失(亿元)2016年74.87212.6835.754.8442947520.692017年53.53110.1436.182.88991459.032018年47.7653.9536.871.8267485.542019年42.321.3533.540.86231065.892020年58.0609.8151.036.431029215726.96合计_x0007_276.52_x0007_10_x0007_37.93_x0007_193.37_x0007_16.83_x0007_1647_x0007_2931_x0007_68.111.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成功转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组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承接“一委三部”职能(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基本建成具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职能,分工明晰、运转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实现应急管理从应急资源分散管理向应急救援统一指挥、联合响应转变,历史性地改变了以往“九龙治水”的局面。全面加强党委、政府领导,将自然灾害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考评体系和各级党政教育教学内容。建立完善市减灾委工作制度和自然灾害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分级响应、协调联动、灾后救助、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有效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依据省自然灾害救助补助标准,形成以灾后应急救助、因灾死亡人员抚慰、过渡期救助、倒房重建、旱灾临时救助和冬春生活救助等系列精细化救助体系。实施政策性农房保险实施方案,推动我市农房保险全面铺开。修订实施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突发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地震、气象等市级专项应急预案,各县(市、区)及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均制定了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不断加强预案演练评估,有效提升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市预案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辐射到点”。3.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多元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壮大,我市应急救援队伍近百支、2000余人,其中社会应急救援队伍19支。整合基础救援力量,努力构建以消防力量为主体的基层应急力量,深入推进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四联”工作,着力搭建“消防+环卫”灭火救援联动模式,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广运用。建设完成地震监测应急指挥平台,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0级。水利、自然资源、林业、气象等部门广泛开展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监测预警联动协作,主要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基本形成。4.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有序推进。印发景德镇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积极推进“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完成10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50.4km、五河治理0. 72km,对1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和23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1座大型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火险要素监测站2个、视频监控系统38套、生物防火林带3609亩。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有效推进,各乡镇(街道)、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小型物资装备仓库建设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物资储备体系。全市常设性应急避难场所基本满足常住人口紧急避难需求。5.基层减灾能力持续强化。建立健全“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市共计862名,实现灾情信息传递全覆盖。整合多方资源、各种力量,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有8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3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乡镇(街道)被评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6.科普宣传教育广泛深入。以开展“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为抓手,通过举行大型现场宣传活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大力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开展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近千场,培训覆盖近百万余人次,大力提高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017年5月,我市选派的科普志愿者,代表江西省参加了首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和最佳口才奖;2020年,再获全国三等奖。(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挑战我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害种类多,洪涝灾害突出,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自然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1.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我市是江西省四大主要暴雨区之一,自然灾害发生率仍然较高,严重洪涝以及干旱、风雹、低温雨雪冰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未来我市自然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征仍然突出,灾害严重程度可能继续加深。2.体制机制仍需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减灾委统筹协调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重大灾害风险多部门会商和协同防控、重大灾害处置跨部门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防”与“救”的责任链条尚需进一步厘清。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职能和调运机制还需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灾害评估工作机制尚不健全。3.基层基础力量仍然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任务重、人手不足、装备简陋等问题突出,灾害防治联动工作机制不顺畅、权责不清晰问题普遍存在。社区灾害风险隐患防控“网格化”管理尚未全面推开,灾情报送不够及时准确,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机遇“大安全”理念对防灾减灾事业提出新定义。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闭环管控,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安全格局中全新谋划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新定位,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防灾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防灾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重构式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大发展”背景对防灾减灾服务提出新要求。我市经济连年高速发展,交通、通信、电力等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为我市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人防物防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都提出更高要求。新型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美丽乡村等新发展行动的实施推进,呼唤更加安全可靠、人本实用的防灾减灾服务新形态、产品模式,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需要。“大数据”时代对防灾减灾转型提出新方向。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释放科技红利,为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特别是融合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大数据与云计算、高效数值模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移动通讯、智能化传感器、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必将大幅提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装备、应急通信、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有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正确处理人和自然、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快建设符合我市实际、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提供良好安全环境。(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着力做好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生活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预防为主、综合减灾。把握自然灾害形成和发生演变的机理和规律,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关口前移,科学实施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并严格执行,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强化统筹协调,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精准应对、科技支撑。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强化科技支撑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新体系,努力实现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精准、灾害评估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依法管理、社会参与。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地方性法规规章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标准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三)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灾害防治体系协调运作,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基本摸清,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更加精准,江河控制性工程和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防御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建设得到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高。表2:景德镇市“十四五”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具体目标序号类型指标内容1定性灾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