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困境突破路径作者:曾丽莉 张鸿雁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 18期摘 要:产教融合是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产学研结合要求学校和企业利用有利 局面,实现密切合作。当前,校企合作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具有“经济人”属性的双方收入成本 为负,导致双方积极性不高。本文分析了校企在产学研领域深度合作出现的困境,并提出了克 服校企深度合作困境的相关建议,期望能对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困境引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当前高校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促 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但是由于这种模式提出的时间较短,很多方面都还处于不完善的状 态,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产教融合现状概述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为了按照专业化的要求积极启动专业产业,紧密结合教学,让生产与 教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经 营实体,培养教育与创业产业相结合的办学方式,这种模式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通过校企 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来越受到政、校、企等主体的 关注。三者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深度合作的模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才供 给和需求方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然而从当前高校在实行这种教学模式的情况来看,无 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专任教师,对于产教融合的内涵认识不清,而且大多数还秉持着传统封闭教 学的观念,对于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有了较多的不信任,这就导致在实际合作过程中,高校的 管理机制、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等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匹配。对于学生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 题,很多学生认为与企业合作,自己到企业实习是属于廉价劳动力,从心里反抗这种培养模 式。当然,从国家角度讲,我国还是十分重视校企合作的,特别是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路 径,并鼓励企业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互补不足。近年来,对于这种模式也组织相关学者进行 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深度合作的重要性1. 促进教育与工业的融合从就业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并不完全与时俱进,学生的就业效率不高甚至过低。至于专业 人才的培养与人才的实际需求可以进行相互联系,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生产技能 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就业率。2. 推进高校特色专业创建当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在这种技术 的冲击下,存在着较多的机遇和挑战,很多高校顺应这种潮流,对自身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改 革,比如一些新型的高等院校出现,如网络继续教育等,这种类型的院校具有时代性,在一定 程度上很受当前学生的喜爱。3. 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储备以及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企业 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高校从中也能获得一些发展,比如就业率的提升,学生从中也能极大 地提升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这个方面来说,企业、高校、学生三者属于合 作共赢的有效模式。三、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1. 流于形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式及模式之一,在地方高校中最为常见的合作形 式就是签订合作协议,比如二级学院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将学生集中送入企业实习。当 然,单个企业的接收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高校还需多找几个相关企业来签订协议,每年都需大 规模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这种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缺陷体现:首先,是校企合作的深度 不够,这种深度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的形式以及涉及内容还比较浅化,大部分的企业都不会涉 及到高校的课程设置、职业规划以及相关实训计划,而且对于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建设以及双师 型导师培养等,企业都不会涉及,有关学生的专业培养及实习计划等都由高校一方承担,这就 使得企业一方合作热情比较低沉,完全没有发挥出教育主体的作用与优势;其次,是校企合作 的强度不够,由于学生的个人经验有限,导致校企合作的实习内容均比较浅显,学生在实习过 程中无法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也不能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技术革新;最后,校企合作的战略 目标难以实现,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冲击下,高校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而且宏观环境基本没有任何改变,国家也没有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双方合作的效果不明显, 长效合作机制不强,预期效果始终得不到有效体现。2. 高校配套制度不完善现有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与校企合作人才的管理和培养需求的管理方式存在诸多不一致, 校企合作的支撑体系不完善,使得校企合作举步维艰。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着灵活的公 司实习时间要求与高校理论教育整体性、系统性要求的矛盾,传统的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学 籍管理和学期制等,限制了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阶段性。在两三个月的工作实践中很难掌握真 正的实践技能,同时高校教师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专业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科研水平。在绩效评 估中,不存在双师型教师倾向。因此,大多数专业教师不愿浪费时间在企业中锻炼自己的技 能,也很难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持。3. 企业利益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为加快推动落实关于人才引进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签订校、政、企合作备忘录,主要 围绕引入奖学金设置、举办专场招聘会及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三项内容明确各方责任义务、规 范要求和工作内容。为扩大企业在学校的影响力,加强专业人才引进,面向需求主流专业,设 立人才引进奖学金,每年组织奖学金评选工作,并保存申报评选材料;政府、企业及时提供园 区发展动态情况、人才政策及人才需求情况,学校通过宣传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积极推介市区、区情及人才政策,及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定期举办校园专场宣讲、岗位推荐 等活动,引导学校人才和毕业生向园区流动。4. 公共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不到位政策保障是高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提出 了相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制度,但是仍旧还是比较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政策基本没 有得到落实。目前,鼓励教育机构间合作的政策不到位,政策的总体思路落后,仅限于沟通、 原则等层面,权利义务不明确,难以保证合作的最终效果。以湖南省为例,2017年,省政府 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校企合作的意见,但没有出台完善地方性法规、公共政策体系、鼓 励和促进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2015年,湖南省开始实施专为技校建设“教育企业 合作研究平台”项目,而且仅实施了四年就停止了,所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四、产业教育融合背景下克服深度合作困境的途径1. 合作形式多样化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形式必须多样化,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合作方式,通过联合合作建立管 理教育和科学研究体系,建立学生安置等教育机构,产品开发、创业和员工培训,可以帮助学 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有效培养人才。针对以上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一般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 签约共建引才工作站政、校、企签约共建引才工作站,铸造政、校、企命运共同体。为加强双方人才交流合 作,加快人才招引及培养,在学校挂牌“引才工作站”,明确引才工作站组成人员,建立联合会 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沟通工作站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人才招引培养合作中的重要 事项。学校进一步围绕产业基地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努力构建学校与产业集群联动发 展机制,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与教学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实 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贯通融合。依托人才引进工作站,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 “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校“双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技能提升搭建平台。探索深化现代学徒制 培养的模式和路径,构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融合的人才共育新模式。立足 “三融入”,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融入产业的发展,搭建应用技术创新平台;融入行业 企业发展,搭建技术服务平台;融入人才培养,以专业群为依托建设应用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 题网站,开展校园招聘信息、优惠政策发布等引才宣传活动。在教育事业的合作中,无论是学 校还是企业,都应该能够理清人才培养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关系,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明确教育的 要求和使命,可以构建一种明智而完善的教育方式,从而强化教育企业合作的文化和精神意 义。(2) 高校的基本职责高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首先就应当摆正态度,提高认识,正确意识到企业在合作中的 地位,并借助企业提供的资源,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改变学生对于企业的态 度,让学生不再认为自己只是廉价的劳动力,而是切实地从实习中获得丰富的专业经验。此 外,学校要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学校学习完相关理论之后,让学生立即进入企业锻炼, 用实践来促进理论的理解深度,还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工作上的创新,能切实地给企业 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让校企合作持续发展。(3) 实践训练高校应当多组织一些实践训练,在课程教学中,将合作企业的相关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 向学生进行宣讲,并引导学生快速地明白合作企业的办企特色与理想。企业也应当承担一部分 实践教学的任务,在学生实践中不断地给予帮助,让学生产生新的想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 能力,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2. 鼓励学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机制才是决定价值的重要方面,只有进行有效的市场资源 配置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校一直以来都想实现自治,但是如果不对传统的资源依赖问题进 行解决,自治模式永远也实现不了。因此,高校只有对自身的辦学模式进行变革,由综合性大 学向创业型大学进行转变,才能有效地应对市场淘汰机制。创业型大学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 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的自主性,并提升大学的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并与企业模式在 性质上有些相似,增加了市场竞争机制,有效提升了适应能力。当然,并不是说研究型大学不 具有竞争优势,而是要在保留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优势基础上,与创业型大学结合,使资源利用 实现最大化。此外,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每个企业也有自身的产业特色,两者只有 在充分结合以及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良好有效的合作,总之不同的大学与企业应当灵活采 取不同的合作模式,才能将各自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依托创新应用人 才培养,以产学研合作成果推动人才培养,只有坚持分类发展的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双 方的利益面。3. 改善合作的组织方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必须需要高校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何谓有效,就是合作对于两方来 说,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高校与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进行磨合,高 校方面要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企业要对实践岗位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针对 具体的合作模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1)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属于高校的重要构建内容之一,针对这个方面,高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 建立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相关教师来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就是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培养目 标等,同时企业方面也需给出相关意见,主要是从实践角度来进行考虑,建立“管理实践+”模 式,创新课程体系。(2)教学方法改革高校应当改变教学方式,特别是传统教学模式,明显要进行变革,只有引导学生多进行实 践,并结合合作企业的相关管理理念、办企原则等,在学生实习时才能良好融合进合作企业的 工作氛围之中,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在实践中就理解了操作技能,对一些生产设备有更深 的了解,在实习时才能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4. 加强成果互认与衔接4. 公共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不到位政策保障是高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提出 了相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制度,但是仍旧还是比较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具體的政策基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