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乳企自救不能没有底线国产乳粉产品改头换面为洋品牌,一方面自然是想通过提价赚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曲线自救”。在生产者看来,相比于其他自救路径,“换脸”或许是成本最低的。作者:王聃在国产奶粉被质量问题带入寒冬之际,部分国内乳企正在想方设法穿着“洋马甲”取暖。一家海外商标注册公司称,6300元人民币就可在澳大利亚注册一个商标。在澳大利亚注册时间比国内晚4年多,雅贝氏乳业因此而陷入一场“假洋品牌”的质疑漩涡。(11月8日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雅贝氏乳业是否为虚假的洋品牌,一切还需要继续的公共调查来水落石出。但近年来中国乳业的傍洋品牌现象,显然不是自今日或雅贝氏始。只是在今年,就有多家乳企被爆出仅在国外注册,而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都是在国内完成。那些看起来从名称到包装都十分洋气的乳粉,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国货”。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但其缘由很容易想明白。虽然市场早已经证明,洋品牌的乳粉也不是天使,它不仅时不时爆出“质量门”,偶尔产品召回与赔偿的态度也不尽如人意,但相比于中国乳业,它仍然具有更高的消费者认可度与信任度。在类似的心理定势下,洋品牌的乳粉产品尽管价格往往比国产品牌高出数倍,但它们在中国市场中被年轻家长们热捧。而国产乳粉却因为其至今不断的质量话题,公共形象难以提升,销售业绩也难以提高。国产乳粉产品改头换面为洋品牌,一方面自然是想通过提价赚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曲线自救”。在生产者看来,相比于其他自救路径,“换脸”或许是成本最低的。不错,中国的乳业当前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候,它必须医沉疴、壮士断腕,进行市场与消费者信心的重建。但无论如何,向洋品牌借衣都不在“正当自救”的范围内。虚假的洋品牌收获的会是真实的洋品牌利润,它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消费者欺骗,这是理由之一。更重要的理由还在于,国产乳企并非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乳粉产品。多年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作为畜牧大国,乳粉产品当然也在出口食品的行列之中,其出口的高合格率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看得见的答案,也是对某种扭曲惯性的现实应验:市场之中,只有在优胜劣汰中竞争而出,产品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它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也并非不知要找回行业信任与国内消费者信赖,需要的是产品质量上看得见的改变,只是,它们早已经习惯了低标准的国内生产模式,习惯了此种模式下的高利润获取。所以,一旦乳粉的市场寒冬导致可能的生存危机时,它们就会习惯性想到“低成本”的改变路径。在此种心态下,在少数国外商标注册公司的苟合下,“假洋鬼子”就自然出现了。或许,对于当下的中国乳企来说,转身是痛苦但必要的。倘若再陷入过度的利益依赖路径中不可自拔,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它只能造成国内更多消费者的流失。现在亟须厘清的问题是,换装的假洋奶粉品牌,其注册、宣传和销售行为是否触及到有关法规?“曲线救奶”,需要公共监管及时介入。无论如何,有一条底线是必须被遵守的:乳企自救,也别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