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国论作业一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与嬴(y)咸与维新(y)与时俱进(y)B日削月割(xu) 削足适履(xio) 刀削面(xu)C为国者(wi) 何辞为(wi) 使子婴为相(wi)D暴霜露(bo) 暴晒(bo) 暴殄天物(bo)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赂秦耶率:全部,一概B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区分,辨别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起初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易:改变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C暴秦之欲无厌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4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_ (2)其势弱于秦。()译文:_(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文:_二、课内阅读阅读六国论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7比较下列句子中的“而”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战败而亡,诚不得已A和相同,和相同 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不同8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选出能说明这一原因的一项()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丹以荆卿为计牧以谗诛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三国各爱其地A B C D三、类文阅读阅读苏辙六国论,完成912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埸(y)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韩、魏塞秦之冲冲:交通要道B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 收:收买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折:屈服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抵御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秦之用兵于燕、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C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则韩、魏之附秦故也故曰弊在赂秦也11以下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辙从战略角度立论,认为六国缺乏虑周藻密,见利之深,及知天下之势的谋士。B在苏辙看来,六国政治家大都是一些“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的人,自然难以合力御秦。C在苏辙看来,六国的自安之计是“厚韩亲魏以摈秦”。D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韩、魏不能独当秦”。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译文:_(2)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译文:_四、语用创新1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答:_(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答:_14阅读下面新闻,为之拟一则标题。(10字以内)据新华社伦敦8月4日电(记者黄堃)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地球可能曾经拥有两个月亮,只是后来这两颗星球发生碰撞合二为一,成为今天我们所看见的月球。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提出的这个新假说,可以较好地解释月球上的一些奇特现象。月球由于自转和公转上的特点,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而其近地一侧和远地一侧有完全不同的地貌,如近地一侧的地貌更为平坦,而远地一侧则有许多凹坑和高山;在地质成分上,近地一侧含有比远地一侧丰富得多的钾、磷和稀土等。研究人员认为,月球起源于40多亿年前一颗星球与地球的相撞,飘散在太空中的物质逐渐形成于今天月球的主体,但与过去认为的只形成了一个月球不同,当时还形成了另一个较小的星球。这个较小的月亮直径只有约1000公里,是今天月球体积的约三十分之一。它存在了数千万年,这段时间里能在地球上看见两个月亮。两个月亮最终相撞,由于相撞时两者速度相对较低,结果合二为一。计算机模型显示,这次撞击应该发生在今天月球的远地一侧,并因此造成了月球远地一侧更加起伏不平的地貌,这次撞击还将大量的钾、磷和稀土等元素推向了月球的近地一侧。关于月球近地一侧和远地一侧差异巨大的问题,科研人员曾提出许多理论解释,如认为其原因在于地球引力或月球内部岩浆的运动特点等,本次研究又为此增添了一种新理论。不过,这些理论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因此科研人员也期盼着各国的探月计划能够提供更多线索。答:_【参考答案】1解析:选C。A.咸与维新“y”,其余读“y”;B.刀削面“xio”,其余读“xu”;C.都读“wi”;D.暴霜露“p”,其余读“bo”。2解析:选D。易:轻易;容易。3解析:选C。厌:通“餍”,满足。4答案:(1)介词,因为介词,用介词,按照(2)代词,代秦国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介词,和,与介词,比被5. 答案:(1)被动句。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2)状语后置句。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3)判断句。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会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6解析:选A。A.之:的。B.倘:抵挡。C.计策:计划,谋划。D.结交:和。7解析:选C。均为转折,为顺承。8解析:选C。为六国主观内部原因,为燕赵灭亡的外部原因。9解析:选B。收服,征服。10解析:选A。都是助词,的。B.介词,对;连词,此。C.介词,替;动词,统治。D.名词,的原因;连词,听力。11解析:选D。苏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最后的灭亡。”12答案:(1)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2)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薄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参考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