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材料1论述气候与发展的关系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 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有别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用法。在公约中, 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 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基本定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 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 的气候改变。” 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 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 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原因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 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 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 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 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 1 万多亿 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 80%。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 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 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 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 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C,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 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C,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 失。据 2006 年中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 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 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和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 到影响。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和正在产生一系列后果:海平面持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 涝、强热带风暴、沙尘暴等的发生频率加强,农业歉收、水资源枯竭以及森林资源和海洋资 源的毁灭,甚至可能引发地球生态系统雪崩式的连锁反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具体的 对我们人类活动的危害:冰川消融喜马拉雅山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消瘦”。2007 年 4 月,绿色和平考察队在喜 马拉雅山拍摄了冰川消融的严峻状况,情况十分危急。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资料 表明,全球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度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冰川更呈现出加速融化的趋势,冰川融化和退缩的速度不断加快, 意味着数以百万的人口将面临着洪水、干旱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冰川是中国乃至亚洲许多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数亿人 的用水问题也与之息息相关。而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冰川加速退缩。 喜马拉雅冰川的消融比世界任何地区都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期 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30年,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 尽。这对于中国本来就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过去的两年间,绿色和平两次考察了珠峰地区。今年4月20日,绿色和平喜马拉雅 考察队一行五人奔赴喜马拉雅山,见证了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此次拍摄的珠峰中绒布冰 川图片,对比1968年的照片可见,冰塔林大幅后退、稀疏变矮清晰可见。极端气候暴雪、暴雨、洪水、干旱、冰雹、雷电、台风极端气候在近几年异常频繁地光顾地 球,这些都与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有关。2007年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旱的发生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程 度更严重,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过去50年里,极端高温、低温发生了大范围的 变化。昼夜低温、霜冻变得不如以前频繁,而昼夜高温、热浪则愈加常见。”极端天气气候 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的暴雨明显变多了,而在北方省份,旱灾发 生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几年,罕见而强烈的旱灾侵袭许多南方省份,桑美、圣帕等台风频频 重创东南沿海省份,警钟不断敲响。近年来,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5000万公顷,因灾害损失的粮食有4300万吨,每年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 造成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2007 年,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程度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 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 济损失达2363亿元。媒体的镜头记录了海南春旱、淮河洪水、雷州半岛台风等肆虐的灾害。根据德国一家著名财产保险公司的报告,1981年至2010年,人类因为极端气候遭受 的财产损失平均为750亿美元,而20 1 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3800亿美元。粮食减产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浪 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亚洲大部份地区及美国的谷物带地 区,将会变得干旱。在一些干旱农业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只要全球变暖带来轻微 的气温上升,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大减少。全球变暖的细微改变,对粮食生产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稻米对温度剧变的敏感性 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国际稻米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若晚间最低气温上升每摄示1摄氏度(华 氏1.8度),稻米收成便会减少10%。值得警惕的是,稻米是全球过半人口的主要粮食,所 以全球变暖的轻微的变化可带来深远的影响。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农业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物 受害程度加重,从而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此外,全球变暖会加剧农业水资源的不稳 定性与供需矛盾。总之,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2007年3月,四季如春的旅游胜地海南遭受了严重的春旱侵袭。截至4月初,海南省 农作物受旱面积1549万亩;水库干涸415座,因旱情发生饮水困难人口达到1999万人。 绿色和平赴海南考察,见证极端气候给当地农业带来的深重打击。海平面上升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08年广东海平面比2007年上升44mm。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30cm,珠三角可能有1153km2 土地被淹没,经济损失约560亿元; 而在无防海潮设施情况下,淹没面积可达5545.69km2。在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来自Betio村的PitaMeanke站在一棵树旁,那次巨大的浪 潮,冲垮了防波提,摧毁了他的家。“马尔代夫只是其中一个小国。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事。但在这里作的决定,将会对我 的人民有莫大影响,更会改变世界历史。” H.E. MaumoonAbdul Gayoom (马尔代夫)于日本京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 次缔约国会议上所作的声明。并不是只有岛国才需要担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全球有超过70%口人生活于沿岸平原; 全球前15 大城市中,有 11 个是沿海或位于河口。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 景特别报告(SRES)估计,从1990年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2到34 厘米。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值得留意的是,海平面不是全球一致地变更。不同的地区的海平面,会因海水环流或风 压而有所不同。所以评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时,亦需要留意暴风浪以及大潮所带来的影响。就算是轻微的海平面上升,也会带来严重破坏。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 蚀海岸线、海水污染淡水、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 村落均会受影响。一些对岛屿以及沿海地区人口尤其重要的资源,如沙滩、淡水、渔业、珊 瑚礁、环礁、野生生物栖息地均会受到威胁。面临洪灾、海水入侵、土地侵蚀流失、强热带 风暴的威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黄河三角洲的城市群是最脆弱的地区。物种灭绝在大堡礁白化了的珊瑚礁“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生物大约 25%的哺乳类动物以及 12%的雀鸟 有可能于 几十年内绝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它们所栖息的树林、湿地及牧场,而人类发展亦 阻碍了它们移居到其它地方。”一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每个物种皆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置,而进化可让它们在这独特的位置生存生活于其特 殊的“居所”及特定的生活环境(包括温度、其它动植物)。有些生物会有较强的适应力, 或者说“能屈能伸”。例如老鼠和狗能在很艰难的环境生存,但考拉却只能在有桉树的地方 生活。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而 破坏的速度比生物移居的速度还要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未来6、70 年内,气候变化会导致大量的物种灭绝。现在已经可以确信气候与一些蛙类的灭绝有关 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灭绝风险将会比地球历史上5 次严重的物种灭绝 还要大规模。而唯一的预防方法,便是于未来几十年内迅速减少排放量。拯救生物的时间所 剩不多。空气污染燃煤电厂和交通系统造成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轻空气 污染。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臭氧及光化学氧化剂、 可吸入悬浮粒子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解决气候环境问题上的主张差异和责任差异发达国家往往侧重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发展中国家用环境政策来指导经济发展, 并不时运用经济、贸易和政治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则认为经济发展是它 们的首要任务,不能就环境谈环境,环境问题必须与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联系 起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发达国家强调世界各国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共同责任;发展中国家则坚决主张发达 国家负有主要责任。因为其以世界较少的人口消耗了世界大部分资源,排放了世界大部分污 染。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有义务和责任并有能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 转让,但发达国家却以各种借口逃避责任,导致南北环境合作陷入困境。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将有害垃圾倾倒在发展中国家。其二是 生态掠夺。发达国家为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利地位,压低初级产品价格,抬高制成品价格, 使许多主要依赖原料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更趋恶化。一些发达国家主张为 了保护全球环境,各国应主动放弃一些主权,建立更强有力的国际环境组织。发展中国家则 认为,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必要的,但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各 国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属于一国主权之内的事情,不容外来干涉。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与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往往自成一体。就像在八国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