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8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5页 / 共98页
第6页 / 共98页
第7页 / 共98页
第8页 / 共98页
第9页 / 共98页
第1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序 言“十三五”时期,是长宁县深入实施“1134”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期,是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着眼未来中长期西部地区、省、市发展战略布局,立足长宁县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县情和阶段性特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提出战略举措,对编制好全县“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本规划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未来五年长宁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制定而成,是政府依法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确保实现到2019年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和谐的幸福新长宁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建设“最美县城”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深入实施“1134”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国际化,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递增10.3%,预计2015年达到112亿元,增长8.5%。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3.1亿元,长宁经济站到百亿元新起点。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5.48%,预计2015年达到5.08亿元,是2010年的3.11倍。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工业转型步伐加快,酒类食品、竹类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盐化工已逐步发展成为长宁县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201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2.6%。围绕打造国际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力整合旅游要素资源,逐步建成以蜀南竹海旅游景区为主的东西南北旅游发展“四组团”。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比重提升,增加值年均增长11.6%。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5年完成粮食总产量21.25万吨,优质粮油、果蔬、林竹、水产、畜牧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建成优质专用粮油基地30余万亩。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1.5%,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87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新建型新村32个、新农村综合体4个、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10个。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五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0875人,完成农村扶贫解困7070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县居民参保人数38.92万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5545元、1220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1。生态文明达到新高度。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治污减排扎实推进。古河镇红色村、铜锣乡高潮村等6个村被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庄,2014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级生态县”,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新造竹林10.82万亩,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7.89%。改革开放展现新态势。实施环境兴县战略,经济活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推行并联审批。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扎实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64%。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加快融入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分类序号名称单位2015年规划目标年均增长(%)2015预测完成年均增长(%)指标属性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1151211210.3预期2三次产业比重18:56.4:25.6-19.9:51.3:28.8-预期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10-12预期4人均GDP(当年价,常住人口)元3500014.73198610.1预期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262012118.9预期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31564.616.3预期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4205.0825.48预期城镇化1城镇化率%421.5百分点41.51.4百分点预期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Km29-7.87-预期3中心城区规划区常住人口万人9-9.2-预期人民生活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5633122554511.9预期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0434121220815.6预期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15.315.82预期4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3.8预期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千人24.810-约束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千人28.83-约束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40-约束8每千人医生数人1.71.9约束9人均预期寿命年72.7575.8预期教育科技1学前三年受毛入园率%8080.6约束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799.76约束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85.1预期4研发经费占GDP比重%1.50.16个百分点1.00.06个百分点预期 可持续发展1全县户籍总人口万人45.846.44预期2人口自然增长率4以内3.85约束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6099.99约束4城镇污水处理达标率%952.7100约束5森林覆盖率%550.68百分点57.891.26百分点预期6万元GDP能耗下降%达到上级要求3约束7主要污染物减少%达到上级要求2约束8耕地保有量万公顷3.4573.457约束9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万元达到上级要求约束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万元达到上级要求约束11森林蓄积量m3/ha达到上级要求3085约束第二节 发展机遇“十三五”时期,长宁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五年,长宁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外部环境稳中向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省委优先发展川南经济区,规划建设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加快推进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我们承接发达地方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省委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市委大力推进“绿色宜宾”建设,为我县“十三五”时期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我县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带来了难得机遇。自身优势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我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绿色发展空间巨大;竹资源、盐卤、页岩气等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广阔;随着宜叙高速、成贵高铁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建成投用,长宁将加快形成“23366”综合交通网络,为我们加强开放合作、打造投资乐土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们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壮大,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逐步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肉牛产业园区、酒类食品产业园区初具规模,为我县加快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三节 面临挑战展望未来,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压力较大,周期性和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长宁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从2011年的15.6%回落到2014年的5.3%,经济增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经济增长动力不强,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压力较大,消费需求疲软,外贸增长乏力。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入不畅,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压力较大。我县城镇化率为41.5%,分别低于全省、全市3.8、6.25个百分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难度较大。财政运行压力增大。财力薄弱且财源结构不够合理,刚性支出巨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济增长仍然依赖投资拉动,且公共投资占比较大,消费和外需拉动不足,新进工业企业规模不大,民间投资活力有待激发。工业未完全摆脱粗放式增长模式,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目前仅有1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8.8%,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20.4、8.9个百分点。脱贫攻坚迫在眉睫。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在2018年前实现25298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需要解决的问题多,需要出台的政策措施多。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水平偏低。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维稳压力较大,社会治理能力与群众期望仍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制约不断加剧。我县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土地、水等资源日益趋紧,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显现,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综合判断,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国内外环境对我县“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总体有利。第二章规划总则第一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宜宾“2365”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奋力实施“1134”发展战略,确保2019年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和谐的幸福新长宁。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共享发展新成果。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发展要务,开创发展新局面。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持好字当头、快字优先,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长宁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坚持生态立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