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叮叮小文库近年来,以区域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为标志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国成立水务局和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单位1239家,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2,北京、上海、深圳、大连、武汉、西安、哈尔滨等一大批重要城市都成立了水务局。2004年3月,以北京市组建水务局和海南全省实现水务统一管理为标志,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水务工作的重点要从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转变,从建立水务管理体制向创新水务运行机制和健全水务法规体系转变,同时加大对水务市场化改革的指导力度,致力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 城市水务产业具有经营形式的自然垄断性、投资的低回报性和高稳定性、资本高沉淀性以及由于政府定价造成的低需求弹性等特性。由于城市水务的以上特性,城市水务基础设施单纯依靠政府投入难以为继。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解决政府投资不足问题。因此改革城市水务投融资机制,推进城市水务市场化进程,对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总结水务系统在水务市场化改革方面的经验,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水务市场化健康发展,对水务市场化改革进展较快的上海、深圳、苏州、宿迁、武汉、珠海、北海、海口、三亚、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等市水务局、供排水企业、水务投资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市水务市场化调研报告一、城市水务市场化发展现状(一)城市水务概况 城市水务市场化与产业化紧密联系。水务产业化是水务市场化的基础,而良好的市场机制又能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城市水务主要包括城市防洪、水系治理、水源保护,以及取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领域。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水务的取水、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等业务已经被充分整合,现代水务企业已经渗透到水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我国的城市水务是从供水行业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1882年,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家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建有自来水厂72个,日供水能力240万m,供水管道长度6600km。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水设施的不足及其对经济的制约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把解决供水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把供水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使得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到2002年,全国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15362万m3d,年供水总量3100738万m,用水人口27420万人,供水管道长度255054km,用水普及率775;城市污水年排放量3375959万m3,污水处理厂537座,处理能力3578万m3d,年污水处理量1349377万m,排水管道长度173042km,污水处理率397。 根据2003年水务管理年报的统计,全国水务系统(水务局和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水利局)自来水供水能力6546万m3d,供水管道长度132261km,年供水总量1412448万m;污水年排放量1210535万m3,有污水处理厂281座,排水管道长度142646km,年污水处理量398991万m3d。(二)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把城市供水排水等城市水务行业作为公益性事业,由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在行业内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 城市水务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第二,水务行业管理缺乏明确、配套的政策,在企业改制、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各行其是;第三,缺乏竞争激励机制,企业亏损经营,财政补贴沉重;第四,生产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第五,水务投资主体单一,缺乏稳定、规范的建设资金渠道,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新机制,滞后于城市发展;第六,排水运营维护单位长期被作为事业单位管理,投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责,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难以维持。 按照国家的发展目标,我国到2010年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45。据推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将增长1000万人,由此将新增大量的水务设施需求。未来5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85,新增城市供水能力4500万m3d,总投资近7000亿元:5年内所有设市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将达到4000万5000万m3d,污水处理率将达到45,目前在建和准备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就达1000个以上。为达到此目标,需要投入上万亿元资金,兴建大量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及相应的管网系统。水务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仅靠政府投入难以为继,发展水务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城市水务工程的建设、运营与维护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要求转变水务管理政府职能,加快开放水务市场。这就是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三)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过程 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是在借鉴发达国家水务发展经验,在各地水务系统试点探索和政府积极推动下进行的。 2001年12月11日,国家计委发出了关于印发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投资进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2002年1月,国家计委发出“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要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放宽外贸、教育、文化、公用事业、旅游、电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准入。 2002年3月,国家计委公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名录,原禁止外商投资的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被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国家在城市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行业扩大开放的政策逐步到位。2002年12月,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要求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市政公用行业发展为目的,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2004年3月,建设部发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各地在推进水务市场化改革中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 1、以水务建设项目招商引资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城市第一阶段水务投资改革,城市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担保,获得政府间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这一轮引资中涉及主要大城市的100多个项目,引资未涉及产权关系。 2、在中央禁止城市政府参与担保等直接融资行为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第二阶段投资探索,外资开始以合作经营并且保证固定回报的形式投资城市水厂项目(基本不包括城市管网),同样回避了产权关系的明晰问题,只是明确了投资回报。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大量的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方式为代表的第三阶段改革探索,BOT针对单个新建项目(主要是水厂项目),放开了一定期限的有限产权,实现了项目的有效融资,但是回避了城市水业的原有资产的产权处置。4、随着城市水务企业改制的全面展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分离,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水务企业的产权改革真正拉开帷幕,上海、深圳、三亚等城市水务企业的部分股权转让,标志着水务行业市场化进入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二、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类型与经验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城市水务企业在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模式上的改革逐步深化,同时也正逐步实现着质的突破。(一)经营模式改革1、集团化模式 通过改制组建供排水集团公司,以资本运作实现城市水务企业外向型规模拓展和管理、经营、技术、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成为当前我国水务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城市水行业中最早实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国有供排水企业。深圳市水务局于2001年12月,将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30多亿元资产整体并人自来水集团公司,组建了我国首家资产达60亿元的大型城市水务集团,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2、建管分离模式 2000年12月,上海市水务局进行水务运营体制改革,在原上海市排水公司的基础上,实行投资、建设、运营三分离,成立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公司,上海环境建设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市北、市中、市南运营公司等单位。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负责供水和排水国有资产的管理,为水务建设项目融资。以资产为纽带,水务资产公司拥有下属排水公司、3个排水运营公司、3个供水公司等全资子公司,以及环境建设公司、原水股份等控股子公司,并且拥有浦东威望迪供水公司50的股份。上海排水公司是水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子公司,主要负责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的收缴,并受水务资产公司的委托对3个排水运营公司进行监督管理。3个排水运营公司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以及管网的运行和维护。排水运营公司作为上海水务资产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没有对外投资权,主要领导由水务资产公司委派。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供水和排水服务方面,打破垄断,形成区域性竞争。但只适用于上海这种特大型城市。3、BOT和TOT模式 BOT即建设、运营、移交。TOT即转让、经营、转让,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给非政府投资主体经营,政府回收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并最终拥有项目所有权。北京桑德集团将国际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常用的融资方式BOT模式运用到城市给水及污水处理等工程项目中,以BOT方式每年承建2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或给水厂。2000年3月桑德承接了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按BOT模式操作。4、多渠道筹资模式 苏州市水务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将城市污水处理费由050元八提高到115元八,使得污水处理由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变成微利的市场,吸引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一是外资多次洽谈以BOT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是私人投资整体收购已建污水处理厂;三是水务局以污水处理费为抵押,向银行贷款。通过以上措施,苏州市水务局筹集了26亿示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水务局实施了市区北部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T;全面开工建设污水管道入户工程,已完成排污支管建设150km;完成了市区淮阳河 整治工程;新建22万t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启动了市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解决了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二)产权制度改革1、股份制公司模式 目前,通过上市融集资金进行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的水务企业有原水股份、凌桥股份、南海发展、创业环保、三峡水利、武汉控股等,然而水务市场巨大的潜力、稳定的投资回报正吸引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水务领域,甚至将主业向水务领域转移。浙江省上市公司钱江水利,在取得杭州市赤山水厂30年经营权基础上,提高供水市场占有率,逐步向原水、供水、污水处理的水务产业链拓展。北京上市公司首创股份2001年斥资10亿元收购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2003年与北京市排水集团成立京城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与威立雅环境集团合资联合成立首创威水投资有限公司。漳州发展、泰达股份、金路集团等上市公司也陆续进入水务行业。2、区域收购模式 这种改革模式的代表是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低成本扩张,投资193亿元,先后购并了延庆、密云、怀柔、房山自来水公司,拓展了供水领域,总资产增加了3亿元,日增供水能力153万m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