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班主任工作对策探究教研课题论文报告 小学作为孩子们从“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生活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班主任的组织和管理则是不小的挑战,尤其以一、二年级的低年级段最为突出。这个阶段的小学生一般处于67岁,刚从幼儿园毕业,还带有明显的儿童特点,自觉性和自控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学习也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老师们难免觉得难管难教,这也使得班级管理产生不少的问题。 除了年龄的阶段性特征以外,太过于片面的管理目标也是班级管理不足的重要表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但实际上,在大多数班级的管理目标设置上,都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另一方面,单一的管理模式、工作性质的片面认知也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困难重重。对此,班主任必须严肃以待,构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正确认知工作性质,转换多重角色服务于班级管理 由于班主任基本都是任课老师担任,因此大部分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他们往往更关心学生学业上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区别,对学生认识的不足也使得他们在班级管理上难以顺利进行,造成恶性循环。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因此,班主任首先要脱离于对班主任这项工作的片面认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要兼顾教学与育人的双重特性,对学生全面负责。甚至在很多时候,班主任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转换自己的角色身份,不仅是教学的老师,还要做学生的“妈妈”,帮助他们应对刚入校的陌生感,同时也是“教官”,指导他们完成各种班级管理任务等等。在工作中不断转换角色以适应不同的班级管理工作,让班级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二、树立发展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一个班级管理好坏的标准,也影响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侧重,其中典型的行为就是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的时间占用为班会或是语、数、英等课的复习与加强课,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需求。 丰富多彩的素质课程与课外活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特别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学生的的全面发展考虑,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在学校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班主任尤其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其实拥有着无数的可能,班级管理中倘若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必将约束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辩证看待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一直存在一种误区即要以统一的要求进行管理学习。诚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过于强调统一性,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小学生,尚处于未定性的状态,过度的统一限定,也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 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同样的树叶,班级里也不会有两个同样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与个性,社会的发展本身也需要不同特色的人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差异性,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天赋,关注他们的個性发展。而不是通过学习成绩一棒子打死,片面地对学生下定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独特,这样才能成就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班集体。 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领者,而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体。不仅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脱离“巡警”“小时工”“判官”等定位,也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班级还给学生。虽然小学生年龄都不大,但他们也需要学会独立去面对和处理问题,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一直把他们当孩子,习惯性地去帮他们处理各种问题,这不仅会让班主任自己陷入一个疲劳管理的窘境,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班级作风,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