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辅导1.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几点概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具备积极的成长发展趋势;具有高尚的道德伦理精神。2. 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经验标准;社会规范标准;临床诊断标准;统计学标准。3. 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困扰: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心理障碍:1) 神经症: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2) 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等八种3) 性变态:恋物癖、同性恋、窥阴癖 精神病:精神分裂情感性4.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临床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5.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区别:这三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干预方法的侧重点,以及服务人员等方面。心理治疗:是以心理疾病患者为对象,经由精神医学的治疗计划,达到治愈的目的,主要由精神病医生和临床心理医生来承担。心理咨询:是以心理障碍者为对象,主要由临床心理医生和其他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来承担。心理辅导:是以一般正常人为对象(在学校里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主要由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和教师承担。当然,这三者也不是截然分开,承担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有时也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有时在处理个案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心理咨询者的角色。6. 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与潜能开发,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辅导,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内在的基础。7.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8. 学校心理辅导的性质:预防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矫治性心理辅导。9. 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即矫治功能、预防功能和发展功能。10. 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途径):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个案辅导、团体辅导。11. 促进学校心理学发展的三大运动: 第一大运动是20世纪早期的职业辅导活动:1908年帕森斯(心理辅导之父)在波士顿成立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阐述了心理辅导史上的第一个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 第二大运动是心理测量运动: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了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对儿童进行智力鉴别。 第三大运动是精神卫生运动:精神运动的创始人比尔斯,1908年出版一颗找回自我的心。12. 国外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在理论上,许多国家学校心理辅导员均采用兼收并蓄、博采众家的做法。 在队伍建设方面,更多的国家吸收了美国经验,即加强各类辅导人员的培养,制定从业标准,加大政府对心理辅导支持的力度。 在技术方面,许多国家均努力建立辅导网络、信息沟通网络,并加强心理测评,充分开发技术资源。13. 我国内地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普及化、专业化、现代化、本位化、本土化。14.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15.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性观; 潜意识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心灵领域,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与外部世界相接触的部分,它是人格结构中的“执行者”,扮演人格的统筹、控制和调节的角色,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监督批判的机构,它是个人道德的核心,其主要作用在于判断个体行为的是非善恶,遵循“道德原则”。 泛性论; 焦虑和自我心理防御机制;16. 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人应付面临的威胁和挫折时,为了减轻压力和焦虑,使之保持内心平衡,而采取的自我调节方式。17.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自由联想、释梦、阻抗、移情和解释。18. 行为治疗理论植根于行为主义学习论。它的基本假设: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不管是异常或不良行为,还是正常的或良好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19.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20. 行为治疗的基本技术:松弛训练;系统脱敏;强化技术;冲击疗法;示范技术;自我控制疗法。21. 系统脱敏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放松训练,放松可以对抗焦虑;第二步,排列出由弱到强的焦虑层次表;第三步,让当事人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进行放松。22. 认知疗法的基本技术:理解特殊的意义;质疑绝对化;再归因;标出歪曲;认知预演。23. 人本治疗(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技术: 同感性理解:就是“设身处地”的意思; 尊重:意味着对当事人无条件的接受、认可、欣赏和喜爱; 真诚:要求治疗师必须以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带着假面具出现在当事人眼前。24. 学习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辅导。25.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6. 学习动机按照不同维度有几种分类: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27. 习得性无能: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28. 如何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自己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奖励办法;奖励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合理使用惩罚。29. 教师在课堂里实施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惩罚应“就事论事”,避免翻“老账”;避免过多的涉及学生个人过去的经历;切忌把惩罚作为教师报复泄愤的手段;切忌惩罚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为主。30. 基本学习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制加工策略。31. 常见学习心理问题有:学习困难、学习怠惰、学习退避,以及学习焦虑等。32. 学业不良:是指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具体又可分为: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和成绩不足。33. 人格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遵从心理辅导的一般原理,帮助、促进学生社会适应与人格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34. 自我意识辅导要点:学会自知、克服自卑和自负等心理障碍。35. 基本情绪有:喜怒哀惧爱恶欲。36. 压力:又称应激,是在一定生活或情境刺激作用下机体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表现为一种紧张状态或特殊症状群。37. 如何应对压力,进行情绪调适:正视和面对压力及其所引发的情绪问题;宣泄情绪;积极行动,解决问题;重新评价问题;善用防御机制,调控情绪;妥善处理中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38. 应对网络问题的辅导建议: 帮助学生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让学生感受到现实比虚拟更美好; 正确引导学生求知欲望,增强道德伦理教育和审美教育,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境界; 多让学生参加积极、生动的体育、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样的兴趣和特长,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 注意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专业治疗与干预; 构建积极的网络活动平台。39. 休闲:是指个人在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服务后,在剩余的自由时间内能进行的活动。40. 休闲的功能:松弛身心;满足个人需要与兴趣;扩展知识和生活经验;增进个人身心发展。41. 休闲辅导的基本特点:非功利性、自主性、生活性、内隐性。42. 中小学生消费行为的问题表现在:高消费、盲目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唯我消费、野蛮消费。43. 消费辅导的内容:了解消费的一般常识;曾经个人的消费动机;培养合理的消费行为。44. 职业辅导: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置职业,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45. 国外职业辅导的主要方式:测验和鉴定、信息服务、咨询。46. 霍兰德根据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与相应的职业划分为六种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及介于两种或三种类型之间的职业。47. 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相容性原则。48. 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热身活动”法;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心理自述法;游戏活动法;讲授法;综合法。49. 个案辅导:是指通过鉴别、诊断分析和干预,解决学生个别心理困惑的一种辅导形式。50. 个案辅导的对象:学业不良学生、行为问题学生、身体有缺陷学生、情绪困扰学生、家庭环境不利学生。51. 个案辅导的步骤: 第一阶段:评估问题。确定对象的问题与症状、收集资料、诊断分析。 第二阶段:进行干预。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效果评估和后续辅导。52. 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法、自述法、谈心法、问卷与测验、家访、座谈。53. 一般在学校进行行为矫正的强化技术有以下几种: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橡皮圈拉弹、代币制。54. 非理性想法有如下特征(韦斯勒):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55. 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56. 学校中的团体辅导模式:小组辅导、班级辅导、心理辅导活动课程。57. 选择团体成员需要考虑的因素:年龄;指导者的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数的确定(发展性1220人,预防性6-12人)。58. 团体辅导的实施步骤:(自己总结具体内容) 确定团体辅导活动的主和目标。团体辅导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开发潜能,健全人格,增进心理健康为目标,学校里的团体辅导大多属于此类;第二类是以敏感性训练为主,以训练如何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增进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第三类是以矫正性为目标,以解决参与者已经形成的心理冲突和困扰。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建立活动目标和主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主题应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目标应明确具体;选择学生关注的主题。 设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活动内容与目标要一致;进行系列活动设计;设置情景冲突,促进学生体验;了解学生实际,提高活动内容的适切性。 甄选团体成员。团体成员的选择应该三个条件:自愿报名参加,并有改变自我现状的强烈需求;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全过程,并遵守团体的各项规则。团体成员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宣传,成员自愿报名参加;二是辅导教师根据平时咨询情况,选择有共同辅导需求的人,建议他们报名参加;三是其他渠道,如班主任介绍或者其他辅导教师转介而来。 实施团体辅导计划。团体辅导活动开展分为导入阶段、展开阶段和结束阶段。 进行团体辅导评估。团体辅导效果评估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和追踪性评估。59. 选择团体成员的方法:面谈法、心理测量法、书面报告法。60.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客观性原则、适用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发展性原则。61.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个人一般情况;心理测量情况;心理咨询和心理诊断情况。62. 学校心理辅导队伍:班主任队伍;心理辅导活动课专职教师(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辅导服务员。63. 心理枯竭: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耗竭状态,多见于助人的行业。64. 心理枯竭发展的四个阶段: 完美/狂热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常常热爱自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