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主要原料的品质判断及注意事项成品的品质不可能高于原料的品质,没有好的原料,再好的配方 也是枉然,所以唯有选择优良的原料,才能确保饲料品质。 一、动物性原料1、鱼粉(1)、 般性,就制造方法而言,间接加热者优于直接加热;就原料 而言,全鱼所制者优于鱼杂所制者;就鲜度而言,在船上制造的比在 陆上制造的好,另外鱼的大小阶段、产卵期等均影响鱼粉成份。(2)、掺假:由于鱼粉是高价格产品,掺假的可能性较高,任何稍具 化学知识的人,均可经由鱼粉的混合,生产完全符合规格的产品,如 果遇上不法商人,可能会掺用廉价的劣等原料鱼目混珠,因此购买鱼 粉时必须提高警觉,更不能过分依赖所订的规格。掺假的原料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尿素系树脂、肉骨粉、虾粉、 下杂鱼、不洁之禽畜肉、锯木屑、花生壳粉、粗糠、钙粉、贝壳粉、 淀粉、糖蜜、尿素、硫酸氨、鱼肝油、鱼精粉、棉籽粕、蝙蝠粪、蹄 角等,有些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有些是当增量剂使用,有些是用 来改变成品物性,有些是调整风味、色泽用,有些兼有数种用途,但 大多是廉价而不能消化吸收之物质。(3)、感观鉴定唯科技创新以致高远视觉: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呈红棕色、黄褐色等。细度和均匀度都好 劣质鱼粉呈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褐色化”是鱼粉 中鱼油氧化酸败、鱼粉变质产生的三甲胺等有色物质所致。嗅觉:优质鱼粉烹烤过的鱼香味、咸腥味;劣质或掺假鱼粉有淡腥味 腐臭味、氨味和油脂味等。“焦化气味”是指鱼粉中高含量磷因在船 舱中长期运输引起自燃,造成的烟或高温使鱼粉呈烧焦气味。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砾感;劣质或掺假鱼粉 则较差,质地粗糙,手感较硬。(4)、品质分析4.1、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水分:应合乎规格,含量愈低愈好,但太低(7%以下)则有过 热之嫌,胃蛋白酶消化率低,利用率亦差,且含有肌胃糜烂素的可能 性亦大。 、粗脂肪量:含量宜低,超过15%的鱼粉已不宜饲料用,含油量多表示其加工不良或原料不新鲜,且产品贮存不易。 、粗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之咼低并不完全代表品质之优劣,但不 失为判断指标。一般全鱼鱼粉之蛋白质含量应在 63%-70%之间,太低 可能属下杂鱼所致,太咼则可能掺假或劣质鱼所制(如鲨鱼等)。 、灰分、钙、磷:灰分高即骨多肉少,反之则骨少肉多,钙、磷比例应定,钙含量咼可能加人廉价钙源,灰分20% 以上可能非全鱼所 制。 、胃蛋白酶消化率:评价蛋白质之重要依据,此法简易可行,正常 应在 90% 以上,否则可能加入皮革、羽毛粉等高蛋白物质。4.2、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分析4.3、鱼粉新鲜度的检测挥发性盐基氮(VBN):包括氨和低级胺类,是腐败鱼粉恶臭的主 要成分,是细菌繁殖、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在鱼粉 中会随鱼粉新鲜度下降而增加。VBN沸点低、具挥发性、呈碱性。一 般认为 VBN 测定较适宜于细菌刚开始繁殖、初期腐败时,因此其作为 鱼粉品质指标不那么贴切。鲜度好的鱼粉VBN小于100mg/g。三甲胺(TMA):是腐败鱼粉的主要成分,一般在新鲜鱼粉中不存 在,一旦红细菌繁殖,鱼粉中氧化三甲胺还原成TMA,因此TMA比VBN 可更清楚的测定因细菌作用引起新鲜度下降的情况。一般以 TMA 为 5mL/100g 作为鱼粉初期腐败的界限。组胺(Ha):组氨酸脱去羟基后形成的一种胺类物质,其是一种毒 素,动物摄入一定量的组胺后会引起中毒。因此组胺可以作为鱼粉新 鲜度下降的重要指标。新鲜鱼粉组胺含量小于100mg/kg。酸价(AV)和过氧化物价(POV):鱼粉中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 酸)含量较高,容易氧化酸败,其是造成鱼粉新鲜度下降和营养价值 降低的重要原因。未饱和脂类自氧化后能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过 氧化物、醛和酮等。测定其含量就可衡量脂类氧化程度。酸价(AV) 表示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数量,过氧化物价(POV)则指油脂氧化 后产生的过氧化物数量。一般认为,鲜度好的鱼粉酸价小于20,过氧 化物价小于 5。生物胺指数(BAI):鱼粉腐败变质后会产生一系列毒素(如组胺(Ha)、腐胺(Pu)、尸胺(Cd)、酪胺(Ta)、草丙胺(Fea)。生物胺 指数=(Pu+Cd+Ha*10+Ta*20+Fea*10)/CP。用 BAI 比其它指标更直 观、准确的反应出鱼粉新鲜度的变化。新鲜鱼粉BAI小于100。2 鱼溶浆、鱼溶粉、混合鱼溶粉 鱼溶浆的 pH 值一般在 3.5-4.5 之间。 鱼溶浆、混合鱼溶粉的氨态氮含量应在0.2%-0.6%之间,超过0.8% 可能已变质。 脂肪含量越低越理想,脂肪含量高的产品易导致氧化、酸败。 含盐量若在 6% 以上则有人为添加的可能,鱼溶浆、鱼溶粉的钠、 钾比例应为 1:1,如果钠比例高则可能掺盐。 鱼溶浆、鱼溶粉的成分随鱼种、原料来源及制造方法而不同,通常 含内脏的产品,其蛋氨酸及赖氨酸含量略高。3. 虾粉、虾壳粉、蟹粉、蟹壳粉 此类产品的成分随原料、品种、处理方法及鲜度的不同而有很大的 变化,需检测各项成分再做配方计算。 有些虾壳粉和蟹壳粉是经日晒干燥而成的,易受细菌污染细菌,腐 败氧化问题严重,应注意。 有些产品为防腐而采用盐浸,再加以干燥,含盐量较高(约7%), 设计配方时应留意。 虾肉易变质,原料若未经立即处理,或处理过程不良,对品质影响 很大,选购时须注意。4. 肉骨粉、肉粉 肉骨粉及肉粉是品质变化相当大的饲料原料,成分与利用率好坏之 间相差相当高,故成分与效果掌握不易。 影响成分与品质的因素主要为原料的品质与成份、加工方法、掺杂 及贮存期等。 腐败原料制成的产品品质必然不好,甚至有导致中毒的可能,过热 产品会降低其嗜口性及消化率,溶剂提油者脂肪含量较低,温度控制 较容易,含血多者蛋白质较高,但消化率低,品质不良。 肉骨粉及肉粉受细菌污染的可能性极高,尤以沙门氏菌污染最受瞩目,平常应定期检查活菌数、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数。 肉骨粉掺假的情形相当普遍,最常见的是使用水解羽毛粉、血粉等, 较恶劣者则添加羽毛、贝壳粉、蹄角、皮粉等。 正常产品的钙含量应为磷含量的 2.2 倍以下,比例异常者有掺假可 能。 灰分含量应为磷含量的 6.5 倍以下,否则即有掺假的可能。 应注意骨粉的鲜度、含骨比例及低价值蛋白比例。5. 血粉 干燥方法及温度是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持续高温会使赖氨酸失去 活性,利用率随之降低,所以赖氨酸的利用率是判断品质好坏的重要 指标。通常瞬间干燥及喷雾干燥的产品品质较佳,蒸煮干燥者品质较 差。 鲜血原料的鲜度、纯度及添加比例也影响成品品质。不同来源的血 液其成分也不同,鸡血所含赖氨酸约 7% ,牛血及猪血更高,猪血与 牛血比较,前者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较多, 后者赖氨酸、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及苯丙氨酸较多。 同属蒸煮干燥的产品,其水溶性差异变化也很大,采用低温生产的 产品水溶性较强,高温干燥生产的产品水溶性较差。 水分应控制在 12% 以下,若太低可能是因为加热过度,颜色趋黑, 消化率也较低。唯科技创新以致高远 由于血液粘性高,不易干燥,一般常加入植物性原料以改善物理性 质,所以成分差异很大,且增加赖氨酸的损失。6. 水解羽毛粉 水解程度是影响品质最大的因素,过度水解(如胃蛋白酶消化率在85% 以上)为过度蒸煮所致,此方法会破坏氨基酸,降低蛋白质品质 水解不足 (如胃蛋白酶消化率在65% 以下),为蒸煮不足所致,双硫 键未被破坏,蛋白质品质也不好。 石灰可促进蛋白质分解,且可抑制臭气产生,所以有些厂家使用石 灰做促进剂,但加入石灰会加速氨基酸的分解,胱氨酸约60% ,其他 必需氨基酸约有 20%-25% 的损失。 羽毛粉的原料在处理前不能有腐败现象,因为羽毛一浸水,放置一 段时间会产生恶臭,造成公害。基于此,与身体分离后的羽毛,应尽 早处理。 羽毛粉的成分及其营养价值随处理方式的不同及原料中混入家畜的 头、脚、颈、内脏的多少而有显著的差异,头颈等含量多时,脂肪量 较高,但易变质。好的成品粗脂肪应在 4% 以下。 产品颜色变化大,深色者如果不是因烧焦所致,在营养价值上应无 差别。 以放大镜检查成品若见条状、枝状或曲状物多时,可能是水解不够所致。7. 蚕蛹蚕蛹含脂肪高达 20%-30% ,易变质、氧化、发霉,并生恶臭,不宜久 置,水分含量应尽可能压低。二、豆类与植物油粕类1. 棉籽饼、棉籽粕 游离棉酚的含量是品质判断的重要指标。游离棉酚对动物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对肝、肾及神经、血管的毒性,鱼棉酚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 下降,生长受阻,并影响繁殖性能。因此游离棉酚含量太高则利用程 度会受到很大限制。蛋白质品质可根据粗蛋白及赖氨酸含量来判断。 加工方法对棉籽粕的品质影响也很大,机榨产品残油量较高,游离 棉酚含量较低,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经水及高温的作用,游离棉酚与 赖氨酸结合,因此这种产品赖氨酸含量减少,蛋白质价值变差。采用 溶剂提油的产品,残油量低,蛋白质品质较佳,赖氨酸含量较高,但 游离棉酚含量高。预榨萃取的产品残油量及游离棉酚含量均低,蛋白 质品质也较高。 加工中生棉混入量和黑色棉籽壳含量对成分影响很大,壳的粗蛋白 含量在 5%-10% ,而棉籽本身含 55% 的粗蛋白,所以生棉混入量和棉 籽壳含量高的产品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品质不好。 不同产品品质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很多过熟棉籽粕,造成赖氨酸、 胱氨酸、蛋氨酸及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破坏,利用率很差。 棉籽粕易污染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使用时应注意。2. 花生粕适当的蒸煮、加热可去除生长抑制因子(120C左右可破坏胰蛋白 酶抑制因子),但过热处理(200C以上)则降低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 的利用率,通常溶剂萃取或预榨萃取产品温度容易控制,品质较佳, 机榨的产品因加温不均,故品质差异较大。 花生粕易污染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所以选择货源应非常小心, 高温多湿季节不可久贮。3. 菜籽粕菜籽饼(粕)粗蛋白含量一般为 35%-38% ,但蛋白质消化率较豆粕和 棉籽粕低,在氨基酸构成方面与棉籽粕相似,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及 其利用率较低。菜籽饼粕目前主要被作为肥料使用,其原因除以上所 分析的蛋白质品质较差外,还由于菜籽饼中含有一系列毒素或抗营养 因子,其中单宁、植酸主要是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中矿物元素的 利用率,而含量较高的芥子苷 (也称硫苷或硫甙,在甘兰型菜籽中含唯科技创新以致高远量为 6%-9%),虽然本身无毒,但与芥子酶作用后可生成致甲状腺肿的 噁唑烷硫酮和硫氰酸盐以及能破坏消化道表层粘膜的异硫氰酸盐。因 此使用菜籽饼喂鱼,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导致鱼出现摄食量下降、甲状 腺肿大等症状,而生长速度一般只相当于豆饼组的 70% 左右。为了提 高菜籽饼粕的使用效果,避免中毒,一般采用限量使用(用量宜控制 在 20% 以下),并加强搭配 (与鱼粉、豆饼配合使用)或添加赖氨酸。 用量较大时,宜作去毒处理。目前菜籽饼去毒一般是采取坑埋或发酵 的方法,也可采用水或有机溶剂浸泡去毒。4. 芝麻粕 加热程度对芝麻粕的品质影响很大,因为温度过高(一般不宜超过 not)会造成维生素的损失,并且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及胱氨酸 等氨基酸的利用率降低,一些国产芝麻饼为提高麻油香味,加热过度 而焦化,使用时应留意。5. 豆粕、豆饼、 大豆饼蛋氨酸含量较低,蛋氨酸为豆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热处理程度不够的浸提豆粕中含有较多的抗胰蛋白酶、血球凝集 素等抗营养因子,从而影响豆粕的利用和鱼、虾的生长。抗胰蛋白酶 含量高于 o.o9% 时,鱼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因此提高大豆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