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轼乐毅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乐毅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苏轼乐毅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乐毅论原文及翻译苏轼 原文: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译文: 自己知道可以成就王业并且真正称王的,是古代三王(夏禹、商汤、周武)。自己知道不可以成就王业而成就了霸业的,是春秋五霸。有人曾经这样论说:“图谋成就王业却没有成功的,那最坏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唉!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即使想要称霸,能够成功吗? 所谓的王道,不可以用在小的地方。用在大的地方可以成就王业,用在小的地方,就会被消灭。当年徐偃王、宋襄公曾经推行他们的仁义,但是最终自取灭亡,失去国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推行的,不足以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所以如果有获取天下的方法,但是却没有获取天下的想法,这才可以同他说王道。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汉留侯张良,虽然不是辅佐商汤、周武王的贤臣,但也可称得上是刚毅果敢的人物,才能卓越,遇事不糊涂,能够有他一定要做的事。看看吴王夫差被困在姑苏城上,而向越王勾践哀求保全性命,勾践曾经想赦免他,当时只有那范蠡认为不可以,然后击鼓进兵攻打姑苏城,并最终杀死吴王。(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籍突破重围向东败逃时,高祖也曾想罢兵西归,可是张良上谏说:“这是上天要让项羽灭亡,赶快追击,莫失良机。”这两个历史人物,都认为小小的仁义,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军国大计。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如今用百万的军队去攻打(莒、墨)两城的残兵败将,而用了几年的时间都不能取胜,军队长年在外,这样就一定会有敌人利用他的国力空虚。诸侯在内部作乱,齐国在外面攻击。到了这时候,即使是姜太公、田穰苴在世也不能不失败。然而,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为何乐毅用百万军队和两个小城对峙好几年却不决战?这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的原因。 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让天下人讥笑。 苏轼乐毅论 2、苏轼论范增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论范增原文及翻译苏轼 原文: 汉用陈平计,问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也。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杀帝,则帝杀羽,不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杀其所立,项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卿子冠军:宋义.义帝任命的上将军.直接领导项羽、刘邦。号辫子冠军.在领导起义军救赵时。因坐观秦军圈赵被项羽矫命所杀。义帝:项粱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义帝。 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暗中勾结,渐渐剥夺了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成为定局,君王好自为之吧。希望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回乡务农。”回乡时,还没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背上痈疽发作就病死了。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对的,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了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罢了。既然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也可译为“因为什么事”)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最终因此失去了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 易经说:“能洞察事情的发展趋势,大概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雪珠。”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予冠军的时候。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子熊心。诸侯背叛他,因为他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际上是主要谋划者。义帝的生死存亡,岂只关系到楚国的盛衰成败;也和范增的祸福密切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却能够长久生存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本源。难道还要等到陈平使用反间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能够乘机而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过义帝:认为他是贤明的君主。只派遣沛公入关却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发现了卿予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如果不是贤明之君能像这样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楚的指挥);中途杀义帝,一定不是范增的本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本意;他必然极力劝谏又没有被接受。不听取他的忠告又杀死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予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刚毅果敢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一致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时机,却想依靠项羽成就一番事业,(见识)浅陋啊!虽然如此,范增是汉高祖畏惧的人物。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豪杰呀! 苏轼论范增 3、苏轼霍光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霍光论原文及翻译苏轼 原文: 古之人,惟汉武帝号知人,盖其平生所用文武将帅、郡国边鄙之臣,左右侍从、阴阳律历博学之士,以至钱谷小吏、治刑狱、使绝域者,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然此犹有所试,其功效著见,天下之所共知而信者。至于霍光,先无尺寸之劝,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后世之事。而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处于废立之际,其举措甚闲而不乱.此其故何也? 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至于捍社稷、托幼子,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天下固有能办其事者矣,然才高而位重,则有侥幸之心,以一时之功,而易万世之患,故曰“不在乎才,而在乎节”,古之人有失之者,司马仲达是也。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可托以死生之间,而不忍负者矣,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故曰“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古之人有失之者,晋荀息是也。夫霍光者,才不足而节气有余,此武帝之所为取也。 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嗟夫,此霍光之谓欤!使霍光而有他技,则其心安能休休焉容天下之才,而乐天下之彦圣,不忌不克,若自己出哉! 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苟以人臣之势,而居于廊庙之上,以捍卫幼冲之君,而以其区区之才,与天下争能,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权矣。霍光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柄,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其所以历事三主而终其身天下莫与争者,以其无他技,而武帝亦以此取之欤? 原文: 古代的人,只有汉武帝号称知人善任。他平生所任用的文臣武将、郡国边城的臣子,身边的侍从、阴阳律历博学的士人,以及管理钱谷的小吏,治理刑狱、出使外国的人,没有谁不是竭尽施展自己的才能,并各自适合他们的职事。然而这仍然有所试用,他们的功劳业绩显著,是天下共同了解并相信的。至于霍光,起先并无一点点功劳,而他的才气心机也并非有什么远远超过当时朝中的群臣的。但是汉武帝把他从众人当中提拔上来,把天下后世的事托付给他。而霍光也能舍身忘己,一心一意来辅佐幼主。处在废昌邑王立汉宣帝的关头,他的举措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