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10篇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推荐度:寒窑赋原文注解及译文推荐度:骆驼祥子创作背景及作品赏析推荐度:寒窑赋原文解读推荐度:二月二龙抬头的诗句及赏析推荐度:相关推荐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10篇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1 闲居寄端及重阳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翻译 黎明山色渐明,郊外寺院的晨钟声若有若无地传来,大雪积满幽林,路上人迹罕至。 独居在此反而生出了闲情逸致,没事都不想冒着风尘回到城中。 注释 端:即韦端,是韦应物的从弟;重阳,即崔播,韦应物的外甥。 寺:指善福寺,在长安西郊沣水沿岸。 寥落:冷落。 高兴:雅兴,高情闲趣。 风尘:指出行途中的风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是诗人于公元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冬在鄠县沣上所作,当时诗人辞官闲居沣上善福精舍,因闲居日久,有感而发,创作此诗寄赠自己的亲人。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 深山,古寺,朝霞,晓钟;积雪皑皑,幽林簇簇,人迹稀少,这是一幅明丽、清幽、干净、恬淡的生活图画。故而作者虽然闲居于此,冷落寂寞,却满心欢悦,安居不归了。当友人高升,入朝做官之时,作者以此相寄,以一幅优闲自乐的图画与仕宦那污浊、纷扰的生活相对,不但于比较中更显出了“雪满幽林”的意境,而且表现了作者对仕宦官场的厌倦之情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天已放亮,山色渐明,钟声隐微,雪满山林。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晶莹剔透、远离红尘的世界,这也正合了诗人闲居的心境。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诗人说寂寞独处于此,获得了他向慕的陶渊明等人那样的闲情逸致,如果没有必须办的事情,他甚至都不想回去。风尘不归,呼应上文“人迹稀”。这是诗人的价值取向,也是在向亲人表露自己的心迹。 此诗以写景起,以议论结。诗人布下了“雪满幽林”这样一幅图景,由此而“生”出情感,“生”出议论,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2 原文: 重阳日荆州作 唐代: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译文: 被贬荒远之地离家万里已是哀伤至极,满眼萧条秋景让人更加惆怅迷茫。 浊酒再凉也要一饮而尽,喝了许多也不醉,远处的黄菊也因天气暖和未开。 京师战乱不要回,这种动荡时期我的旧友又在哪里? 想到家事国事自己都无能为力,趁着夕阳未至,一人走下楚台。 注释: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pi)徊(hui)。 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寓目:过目。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动。 浊醪(lo)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浊醪:浊酒。任:任凭。辞:辞别。因:因为。暄:温暖。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si)鸿来。 上国:京师。戎马:战争。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残阳:夕阳。下楚台:走下楚台。 赏析: 题目透露时间和地点,时间为重阳节,地点是荆州(作者被贬之地)。过去没有高铁,无法快速回家;没有手机,无法同亲人们及时联系。一个被贬谪之人又逢佳节,我们应该能猜出来诗歌的情感是悲伤的。 首联是起,作者独登高台,想到自己离家万里,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极目远眺,看到是秋天的肃杀之景,更加惆怅迷茫,首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是承,作者愁绪满怀,想到了喝酒解愁。喝的是浊酒,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作者的收入一般,杜甫在登高也是“潦倒新停浊酒杯”。任凭酒再凉,我也要一饮而尽,可见作者的愁思之重。喝了很多,很难不醉。(恳请方家指教,这句让人费解)再次远望,发现黄菊因为天气暖和也未盛开,想看美景消愁,结果看到不少心中之景。 颈联是转,由写自己转到了写国家。京师战乱,不要归去,这里有作者的忧国之情,第六句紧承第五句而来,国家不太平,我的故友现在在哪呢?不经意间看到了天上的鸿雁,想到了自己仍在漂泊,想到了朋友至今杳无音信,感伤自己,思念朋友。 尾联是合,尾联多是卒章显志。无奈是必须圈点勾画出来的,对于自己的事,自己无能为力;对于国家的事,也爱莫能助,往远处看,发现天已经快到傍晚了,我也没啥心情,趁着夕阳未至,我一人走下楚台。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3 原文: 重阳后菊花二首 范成大宋代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译文: 重阳后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与重阳前比并没有差异,还是金色的菊蕊照着地上的泥沙。世俗之人没有超脱的情趣,不解赏花,只知道看重阳节那一天的菊花。 过了重阳登高节之后,菊花还是很新嫩的,但所谓的酒徒与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这就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朋故友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 注释: 东篱: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因陶渊明诗意而后人借以特指菊花栽种之地。金靥(y):字面意思是指金色的笑脸,其实是诗人的化用,实意是形容菊花,这一用法宋朝尤为常见。退士:退休之官员。垂车:犹“悬车”,以悬挂车子表示不再当官上朝。 赏析: 第一首,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观赏。“寂寞”,无人到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湿露华”,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二字对照,以见无人见赏的可惜,七字之中,自为比照,词意充实。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与重阳前比较,进一步比照。“依前”,不异重阳之前;“金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儿女”指世俗之人;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趣,即“无高韵”,所以只能应着节日故事,“看重阳一日”之“花”,实际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此诗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 第二首,起句写过了重阳“登高节”后,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写“酒徒”与所谓的“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第三四句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人们的不同对待,恰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交”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范成大做过大官,这时“致仕”家居,大概也尝过世人这种冷淡的况味,故见重阳后的菊花有感而一发之。这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4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古诗简介 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翻译/译文 译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 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 孤丛:孤独的一丛。 白头翁:诗人自谓。 赏析/鉴赏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大和九年(835年)。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5 去岁重阳日得彦威信附六月间二小倒及从弟倒 今节恩赐沐,把菊开清尊。 天涯信音来,扩缄为一欣。 展视未竟幅,泪雨益帨帉。 辞家甫八年,边尘覆全坤。 平生几亲故,半为捕鱼死魂。 纵脱虎口涎,亦复马鬣坟。 所幸二犹子,从弟偕诸孙。 崎岖矛戟中,偶得性命存。 意欲守丘垅,死不去榆枌。 是我时陈卿,受命开帅垣。 奋身艰危际,勉图戡济勋。 铲壕峙城壁,锄荒列营屯。 敌至誓固守,为力良艰勤。 变故起肘腋,辕账塞轒輼。 一死事则已,万恨谁与论。 遗氓能几何,天未许贷原。 貔虎暂敛退,寇盗不定期纷纷。 哀我数子者,挈孥竞惊奔。 亦不免维絷,恐迫甚滋焚。 掠夺寺得脱,归来匿空村。 生涯荡无余,暴敛何寡恩。 万里无视诉我,重我忧心熏。 尔苦我得知,尔创我得扪。 岂不忆松槚,岁时荐炮燔。 永惟宗祀计,忍自遏其源。 威也吒我久,尚以穷愁言。 宁不思尔曹,命危豺虎群。 安得田二顷,有屋休寒暄。 顺风招之来,相与共饔餐。 皇后职生化,蛰蛰庶且蕃。 胡忍趣其毙,狝割如羔豚。 夙传老上殒,国乱犹丝棼。 若为秋风高,已复群吠狺。 呼童具黑渖,襞纸当前轩。 万一邮传通,庶几信息闻。 严装理航棹,及春下荆门。 余公新受钺,尚义气薄云。 感我骨肉念,不难只手援。 芘计不早决,噬脐何复云。 愤极思一吐,声出辄复吞。 长谣欲上诉,九穹隔重阍。 劫运极必复,玉石可不分。 赏析/鉴赏 : 去岁重阳日得彦威信附六月间二小倒及从弟倒所寄书自蜀阃递中附至历言去冬今春所遭兵祸及有司叔迫科调之苦喜其存全哀其窘蹙洒涕如霰寄讯邀其下峡而边事又告急未知其达与否也会杪冬见邸报宣论使者余公侍郎改命授钺尽护蜀师意欲以此事归控骨肉地聚兹事其谐和矣喜极涕零遂成长篇 重阳原文赏析及翻译6 原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