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白杨 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 谭晓梅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教材版本:人教课标版3.学科:语文4.课程类型:精读课文5.年级:五年级下册6.课时:第2课时7.教学环境: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有关戈壁滩和白杨树的资料。二、教学课题 第三课 白杨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课文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本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感悟,注重情感体验,积累文中有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借助电教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戈壁滩恶劣的环境以及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所表现出来的极强的生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同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他们受到高尚情操与语言文化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1、能自主探究,初步具备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写作文。情感态度价值观: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来表达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理解,学习运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的关联词语。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是怎样表白自己的心情的。教学难点: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的含义,领悟爸爸的心愿。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讲授法、朗读法。六、教学过程: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白杨。齐读课题。2、请看大屏幕上的生词,(课件出示:词语)每个词读两遍。这些词语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大戈壁的特点?(浑黄一体)二、默读课文,体会特点:1、 请打开书,看看第一自然段中除了“浑黄一体”之外,戈壁滩还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可能会结合课文来回答: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百度搜索】戈壁滩http:/www.nipic.com/show/1/47/ff6610883d364c7b.htmlhttp:/image.soso.com/image.cgi?w=%E6%88%88%E5%A3%81%E6%BB%A9%E5%9B%BE%E7%89%87&md=1268300530807716676&ext=&sc=img&ac=1&ch=PCTP.jg.00001&pid=p.rel&ic=one&imf=&scr=&ity=0&id=0&mc=0&ie=utf-8&schid=0221158153473dbe59df43e1534f0bc3#cid=0看到这样的戈壁滩,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荒凉、荒芜)2、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到处都是浑黄一体的戈壁滩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百度搜索】白杨树http:/www.xcxdjzx.cn:2000/jxds/yw/6nj1/07/wxxs/jmwz/BY.files/image001.jpghttp:/image.soso.com/image.cgi?w=%E6%88%88%E5%A3%81%E6%BB%A9%E7%9A%84%E7%99%BD%E6%9D%A8%E6%A0%91&md=15865327697202161393&ext=&sc=img&ac=1&ch=PCTP.jg.00001&pid=p.rel&ic=one&imf=&scr=&ity=0&id=143&mc=0&ie=utf-8&schid=02211654534d8c5b59df43ff534f43ab#cid=148看到这些白杨树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生机勃勃、充满生机)3、过渡:荒凉的戈壁滩上却生长着的那一棵棵生机勃勃的白杨树,是那样的引人注目,你们觉得奇怪吗?当然这也就不禁引起了爸爸的沉思。那么“沉思”是什么意思呢?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爸爸“沉思”了几次?用“”号标出。三、理解“沉思”,体会情感:(一)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部分:1、请自由地默读课文14自然段,【百度搜索】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http:/image.soso.com/image.cgi?w=%E7%99%BD%E6%9D%A8%E6%A0%91%E5%9B%BE%E7%89%87&md=7130283955944048993&ext=&sc=img&ac=1&ch=PCTP.jg.00001&pid=p.rel&ic=one&imf=&scr=&ity=0&id=0&mc=0&ie=utf-8&schid=02211472534a64bb59df419d534f0048#cid=1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的茫茫大戈壁上,竟然生长着这些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它们就像是戈壁滩上的忠诚卫士一样。当爸爸看到此情此景时,他在沉思什么呢?(指名谈自己的体会。)2、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可正当爸爸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请大家看到课文的511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兄妹两的对话: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注意要把兄妹俩争论时那份天真、固执和不甘示弱的语气读出来。3、此时,通过兄妹俩的争论,说说在他们的眼里,白杨树的特点是怎样的呢?(高达、挺直)4、过渡:面对儿子的疑问,爸爸是怎样回答的呢?请齐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5、(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请你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来读懂这三句话:、指名读第一句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思考:你能用意思相近的词来替换“从来”这个词吗?“从来”说明了什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我们统称为“在任何时候”,白杨树都是这么高,这么直!)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老师相机板书:始终如一。)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和它始终如一的个性吗?、指名读第二句话:“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两个“哪儿”说明了什么?请仿照第一句话的学习方法,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哪儿。(在任何环境中,白杨树都能生根、发芽、长处粗壮的枝干。)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白杨树的这个特点吗?(老师相机板书:服从需要)指导练读:你能把白杨树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特点读出来吗?、指名读第三句话:“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两个“不管”和“还是”说明了什么?你能像上前两句话那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个爸爸的第三句话吗?(老师引读:)从中你又读懂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老师相机板书:坚强不屈)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吗?(指名读)、你们的体会很深刻,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朗读这段话吧!6、可是爸爸仅仅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请自由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句什么问句?你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吗?(课件出示:换关联词,体会句子的含义)这里的心指的是什么?(1)“心”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指心脏。指思想、感情等。这里应该选择哪一个解释?(2)用“心” 字来扩词“心”可以组成“心意、心事、心愿、心情、心思、心绪”等词语,你觉得哪些词用在课文中的这句话里比较合适?过渡:那爸爸的心愿、心思、心情到底是什么呢?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课件出示: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1)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2)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3)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你们知道吗?7、此时此刻,在你们的眼前仅仅看到的是一棵棵白杨树吗?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自己的理解)8、小结:的确,在作者的笔下,白杨树已不单单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树了,而是边疆建设者的象征了。像这样的写法叫借物喻人。看来你们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相机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二)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话。)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这一次爸爸又在沉思什么呢?(指名汇报自己的理解)2、爸爸看见火车前行方向的右面“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为什么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他的微笑容里包含了什么意思?谈谈你的体会吧?(指名说说自己的看法)3、老师小结:是呀,爸爸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同时也是向孩子们表白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心思。更想有着一种想让孩子们和自己一起到边疆生活学习工作的心愿呀。爸爸的心情、心思、心愿,两个孩子们还小,还不能理解,但此时此刻,你们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却已经知道了爸爸的心情、心思、心愿了吧。你知道本篇课文是想通过写白杨树始终如一、服从需要、坚强不屈的特点,来赞扬谁呢?是赞扬边疆建设者们的什么精神呢?(老师相机板书:无私奉献)三、拓展思维,课后练笔:1、正是有无数个像爸爸那样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才将我们的西部边疆建设的越来越美丽。他们不正是白杨树的化身吗?美丽的西部风光(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iASllJ9AjM/2、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树那样默默无闻的人。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由春蚕和蜡烛你想到了谁?人们常用小草和铺路石老形容默默无闻地工作的人,先这样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说说)3、布置小练笔作业:请你用一种事物来赞美清洁工人、老师、乒乓球陪练员等等这类默默无闻地工作的人。(自己人选一种来写)板书设计:始终如一 3、白杨 服从需要 借物 坚强不屈扎根边疆爸爸 建设边疆 喻人无私奉献六、教学反思:1、老教材新思路:白杨这篇课文是一篇老课文,许多老师都多次上过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主要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