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完整)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污涩(s) 蜷伏(qun) 咒骂(zhu) 郁闷(y)B忏悔(qin) 怂恿(sng yng) 娱乐(y) 煞白(sh)C惩戒(chn) 红绫(ln) 嗔怪(chn) 蹒跚(pn)D哺乳(b) 匍匐(f) 余晖(hu) 俯冲(f)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书斋 门槛 絮说 微不足到B绷紧 头颅 衰悼 大廷广众C撬门 荒辟 诘问 言外之义D肚脐 疮疤 辫子 切切察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每年我国都要向联合国派遣一支国际维和部队。B二次世界大战,被原子弹摧毁的地方,至今还是一片废墟。C扶贫工作组的同志对贫困户绝不能漠不关心。D我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是不毛之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A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对比)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D土地是我的母亲(比喻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A B C D7、诗文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3)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4)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纪昀河中石兽)二、文言文阅读。(15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二石兽并沉焉(_)(2)以为顺流下矣(_)(3)棹数小舟(_)(4)湮于沙上(_)2翻译下列句子。(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译文:_(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_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陪他吃碗面我打电话给他,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他那儿了。他说:“等等啊,等等啊。”我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他也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你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真是老了!一点都指望不上了。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他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你的眼镜呢?”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说:“不小心弄断了。”我问:“那你怎么不重新配一副去?”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的。”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我急忙到附近的眼镜店给他配新的去。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还要等顺路?真让人操心!再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就不能盛少一点吗?真是的,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他呵呵笑着说:“刚好,趁热吃。”我没好气地说:“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他坚持:“就一碗面的工夫,耽误不了几分钟。”我固执:“等下次吧。”说完,我就走了。虽说我人出了门,可是我的心好像还留在那扇门里。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他看我进来,一惊,问:“落下什么东西了?”我说:“我走到楼下发现肚子饿了,不想走了,吃饱了再回去。”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吃吧,吃吧。”小时候,肚子特别容易饿,放学回家就觉得饿,和邻居家孩子疯玩一圈后也觉得饿,甚至有时候刚丢下饭碗就想再嚼点什么。他那时候只会下面条,水开了,捏一小把筒子面放进锅里,打两个鸡蛋进去。然后捞面,切一把细葱末撒在面碗上。我在面条上抹点辣酱,然后大声吸溜起面条,很快看见埋伏的鸡蛋,一咬,溏心蛋黄软乎乎的从嘴角流出来。吃完了,我打着饱嗝,大声说:“真解馋!”他在一边,边看边笑。我偶尔想起来会问他:“你怎么不吃?”他说:“我不饿,只有孩子才不经饿。”我信以为真。我现在的吃相文雅多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吸溜面条了。我把面条分成两份,给他一份。他忙挡住我说:“锅里还有,这是你的。”我说:“我知道,锅里只有面汤,你一个人总是不好好吃饭,这样,我陪你吃一点,我回家还要吃的,饿不着,你放心。”他这才把碗端过去,把辣酱又往我这边推了推。面条吃完了,面汤也喝光了。他开始催我:“赶紧回去,不然孩子该饿肚子了,小孩子是不经饿的。”他说的孩子是我女儿,他的外孙女。1请以“我”为陈述对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修辞角度)(2)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描写角度)3赏析标题“陪他吃碗面”好在哪里?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2、军装周海亮1937年。南京。天空不见一丝蓝色,废墟般的城市里,烧焦的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子弹和炮弹编织成密集的网,城在网中,毫无还手之力。第一波日本人很快扑进了城。他们就像在丛林里狩猎,动作越来越熟练,神色越来越悠闲。突然一排轻飘飘的子弹从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里射出,几个日本兵猛然栽倒。躲在楼房里的,是最后一支战斗着的守军,只有三十多个人,只有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命令。(A)三十多个人挤在狭小的建筑物里,就像被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他的左边挤着强子,右边挤着死去的连长。强子的手里紧攥着一挺机枪,那机枪严重变形,弯弯扭扭,好像一根天津麻花。机枪“哒哒哒”地响起来,子弹激起远处的尘烟,切断日本人的喊叫。他认为强子是一名出色的机枪手,一名合格的士兵。可是他呢?他是兵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他参军没几天,他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军装。他跟连长说过,连长说,哦,寻一杆枪给他,就指挥士兵摞沙袋去了。那些沙袋摞得很高,摆成了怪异的阵式。连长说他们的防线坚不可摧。可是当战斗打响,那些沙袋,霎时同兵的尸体一起飞上了天。他跟连长说过三次。他说他得有一身军装,有军装,才有兵的样子。连长终于恼了,他说那你随便从哪个死人身上扒下一套!他试了试,终于没敢。他想那样的话,那些死去的战友,就不再是兵了。他们战死了,却不再是兵,他不能这么干。他在死人的缝隙里坚守,就像坚守在隆隆战车前的螳螂。后来他们撤进了城,躲进那栋随时可能坍塌的小楼。连长说,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咱们就可以散了追上队伍,或者回家。然后弹片划过,他的脑袋仅剩一半了。他用仅剩一半的脑袋冲他微笑,他的笑容凄惨并且绝望。日本人迅速将他们包围,他们腹背受敌。甚至有日本士兵冲进屋子,他的枪筒几乎捅进日本人的嘴巴。子弹清脆地击穿日本人的后脑,那是他的最后一颗子弹。拖着血丝的子弹飞向天空,天空与天空之间,尸体,尸体,尸体他们跑向广场,他们知道战斗结束了。突围的过程异常惨烈,三十多个人,也许仅剩他一个。广场上挤满了人,老人,女人,医生,孩子,学生,士兵士兵们慌慌张张将枪扔掉,又慌慌张张地脱掉自己的军装。有人将军装埋进花坛,那些花儿全都失去了头颅;(B)有人将军装投向烈焰,它们很快燃烧,如同一面面战败的旗子,却裹起阵阵腥风。脱掉军装的士兵马上挤进人群,缩着脖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他们试图用参军以前的职业来救回自己的性命。军装染上鲜血。军装熠熠生辉。军装五彩斑斓。军装坚硬如铁。军装躺在地上,缩在火焰里,沦为尘土,或者化为青烟。一座城沦陷了,一起沦陷的,还有军装。他跑过去,泪飞如雨。他从火焰里抢出一套军装,动作迅疾滑稽。那是一套几乎全新的军装,没有枪眼,没有鲜血,没有褶皱,甚至没有灰尘。他将军装抖开,浓重的草绿色刺伤他的眼睛。他向火焰跪下,向城跪下,向废墟跪下,向军装跪下。他说,我还是兵。仍然有人胡乱地脱着自己的军装。他却胡乱地往身上套着陌生的军装。一模一样的军装,几个小时以前,它们还在战壕里并肩作战。连日本人都愣住了,他们赶过来,端起枪,眯起眼,却忘记扣动扳机。终于他穿戴整齐,他甚至有时间整理一下衣襟,然后他“啪”的一声立正,向火焰和废墟行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枪响,军装上多出两个圆圆的小洞。他号叫着伸手去捂,牙齿将舌头咬断。他想捂住的不是鲜血,而是军装上的洞。1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小说的情节。开端:南京失守,日军扑进了城,射杀每一个活动的目标。发展:_高潮:广场上的士兵将军装脱掉,他却从火中抢出一套穿在身上。结局:_2第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我选_句,赏析:_4文章第段运用了对比与衬托的写法,请选择其一,结合文意表述作用。1 发展:最后一支战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