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二、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生活办公区四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各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周围环境无污染源,相对独立。三、应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配备清洗、灭菌装置,如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洗净消毒装置、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设备。四、严格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灭菌合格后的物品应有明显灭菌标志和日期,按要求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以上,距墙壁5cm以上。发放前认真检查,不得将包装破损、过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到使用科室。七、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室,注明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保存时间:夏季_周,冬季_天,凡过期物品一律不可发放使用。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将外包装拆除。八、各种包布要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破损。九、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严格按照_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执行。使用时必须每日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对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一次b-d测试,达到要求方可使用。十、灭菌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_30cm_50cm,金属包重量不得超过7kg,敷料包不得超过5kg,捆扎不宜过紧,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体积为25cm_25cm_30cm以上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十一、用储槽等灭菌盒存放敷料、空针,进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前,先打开筛孔的盖板。严禁用铝饭盒或搪瓷盒等密闭容器装放医疗器械和用品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十二、各工作间保持清洁,台面、地面湿式清扫,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无菌室空气每日用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达到类环境标准。清洁区达到类环境标准。十三、对购进的原材料、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检查,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十四、定期对常水、精洗用水的质量和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对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十五、各项监测应有原始资料并详细记录,保存_年。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二)一、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二、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三、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流。四、天花板、墙壁、地面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五、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六、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放全过程的设备和条件。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一、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二、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三、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流。四、天花板、墙壁、地面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五、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六、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放全过程的设备和条件。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四)一、严格执行_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二、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生活办公区四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各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周围环境无污染源,相对独立。三、应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配备清洗、灭菌装置,如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洗净消毒装置、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设备。四、严格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灭菌合格后的物品应有明显灭菌标志和日期,按要求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以上,距墙壁5cm以上。发放前认真检查,不得将包装破损、过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到使用科室。七、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室,注明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保存时间:夏季_周,冬季_天,凡过期物品一律不可发放使用。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将外包装拆除。八、各种包布要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破损。九、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严格按照_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执行。使用时必须每日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对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一次b-d测试,达到要求方可使用。十、灭菌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_30cm_50cm,金属包重量不得超过7kg,敷料包不得超过5kg,捆扎不宜过紧,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体积为25cm_25cm_30cm以上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十一、用储槽等灭菌盒存放敷料、空针,进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前,先打开筛孔的盖板。严禁用铝饭盒或搪瓷盒等密闭容器装放医疗器械和用品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十二、各工作间保持清洁,台面、地面湿式清扫,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无菌室空气每日用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达到类环境标准。清洁区达到类环境标准。十三、对购进的原材料、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检查,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十四、定期对常水、精洗用水的质量和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对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十五、各项监测应有原始资料并详细记录,保存_年。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五)一、人员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所需器械物品的供应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科室周围环境无污染,内部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有实际屏障,人、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三、在器械物品处理工作流程中,要有必要的设备与设施,如:回收间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四、非本科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工作区要做好各项防护后再进行操作,离开本区域时要更衣、鞋等,并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工作鞋应每日刷洗,晾干备用。五、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动脉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前须进行b-d实验并详细记录。六、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分区存放,下收下送车辆应“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拆除大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物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袋破损、失效、霉变的物品发放至使用科室。八、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剂、洗涤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检测、监督登记,并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和洗涤、包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及对无菌物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九、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所有诊疗器械经初步冲洗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对一般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器械(1)手工处理时直接加酶浸泡,如果污物已干,应煮沸消毒(2)机械处理时应用洗涤机煮沸处理。十、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标准预防,安全处理锐利器具,使用后的锐器应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3/4满封口,由专人回收后焚烧处理,禁止利器盒重复使用及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及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十一、每月对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及灭菌器械应进行检测并符合标准。十二、科内每月的检测资料要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和有关科室反馈。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六)一、人员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所需器械物品的供应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科室周围环境无污染,内部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有实际屏障,人、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三、在器械物品处理工作流程中,要有必要的设备与设施,如:回收间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四、非本科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工作区要做好各项防护后再进行操作,离开本区域时要更衣、鞋等,并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工作鞋应每日刷洗,晾干备用。五、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动脉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前须进行b-d实验并详细记录。六、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分区存放,下收下送车辆应“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拆除大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物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袋破损、失效、霉变的物品发放至使用科室。八、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剂、洗涤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检测、监督登记,并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和洗涤、包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及对无菌物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九、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所有诊疗器械经初步冲洗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对一般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器械(1)手工处理时直接加酶浸泡,如果污物已干,应煮沸消毒(2)机械处理时应用洗涤机煮沸处理。十、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标准预防,安全处理锐利器具,使用后的锐器应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3/4满封口,由专人回收后焚烧处理,禁止利器盒重复使用及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及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十一、每月对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及灭菌器械应进行检测并符合标准。十二、科内每月的检测资料要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和有关科室反馈。第2页共2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