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家具-黄花梨闷仓柜的文物价值明代家俱素以造型简练、线条明朗,重视榫卯结构严谨著称,讲究坚固耐用选料精良,兼顾工艺繁简、侧重大漆工艺的厚重华美。因此,以黄花黎制作的明代海黄家具,堪称明清家具史上的传世佳作。明清两代各种款式家具在当年的普及程度,决定其是否留传较多较广。通常款式越是大众化,越能说明符合当年人们普遍的审美要求,反之,今人仿制的概率则偏大。世上并非没有孤品样式的家具,但孤品家具通常具有特殊用途,且极少见到。家私常用的家具往往是在大的框架制式上做些细节改动而已。本文从二联式闷仓柜入手,分析明代古典家具的文物价值,以飨读者。黄花黎闷仓官柜,旧时为储存金银珠宝字画等贵重物品专用,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保险柜。本文提到的二联式闷仓官柜已有近400年历史,高90、宽100、进深50厘米,是明末山海关一位郭姓副总兵参照宫廷简约派家具风格,依个人喜好而定制。清军入关后吴三桂封为平西王、不久郭升任山海关总兵。郭卸任后将黄花梨官柜传给其弟,即清康熙朝左都御史、湖广总督郭琇。据老辈人讲,官员制作各类家私,常习惯有别于同僚甚至有别于图谱制式,这款柜子当年按画稿做了几件,其他几件已损毁或流失。目前这件在使用中,但因年代久远已经有残,柜体表面的老旧大漆已完全脱落,黑色斑点为年久使用痕迹。这种款式为二联结构的闷仓柜,在当代已出版的古典家具图册里查找不到,故此描述。 黄花梨柜门漆面偏上处的银白色金属亮光,是大漆映照到的门鼻。 刚刚提到了大漆,在此也顺便说说。据老辈人描述,真正意义上的大漆工艺比较复杂,用料也相对讲究,据说配漆要用带温度的动物鲜血作为基本原料,一件家具差不多使用一大木桶动物鲜血,打底、浸刷至少十余遍,漆饰才会经久耐用起到保护家具的作用。搬开这件柜门的铜配件,还能看到尚未脱落的大漆。而令人称奇的是历经400年沧桑,漆体虽然斑驳但漆面光洁依然,从图片能够清晰地看到,大漆的漆面居然还能够映出柜门的门鼻,足见当年明代大漆工艺之精湛。可惜的是,据说这种大漆的一部分工艺已经失传了。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大漆家具只要不特意磨、蹭漆面,正常使用原则上可以五、六百年也没问题!从大漆的使用年限可以质疑市场上熟知的明式家具存在不少疑问。若是多年存堆放于露天环境的明代家具,应该是既没有漆面也残破不堪了的,若是存于室内的家具除非刻意磨与蹭,大部分漆面根本不会脱落。从大漆特点说明,品相完好的明代老家具,如今是不可能看到更多的木质纹理的,更不应出现今人所喜好的滑润泛黄的家具面。笔者奇怪,现今市场上被称为精品的明清家具,几乎都像被用过五、六百年似的,器物表面漆饰很少。这类被市场称为精品的明清家具,用传说中的明代黄花黎家具工艺标准来衡量都是对不上号的。 旧时做家具的理念与今人截然不同,为保护家具材料,越是名贵的木料越上漆,其作用相当于旧时的房屋外墙粉刷。古代建筑艺术之美的在于体现其完整性与合理性,其工艺要求、工序特点贯穿于相关联的每个行当,漆匠最早是从木匠分离出来的一个行当,从保护木质及工序完整的角度考虑,作为匠人的木匠、漆匠不太可能改变承传已久的工序。除非个别文人雅士好出风头,要求匠人做家具留素面、不上漆,但这也应是少数之少数,以当时的整体社会习俗是会被同僚们笑话的,因此即便明代有这类家具,也是少之又少。那么,当下溜光泛黄的老海黄家具出自哪里始终是个疑问?也许是此类精品由名家点评而备受瞩目吧,现今的鉴赏习惯也均认为海黄家具就应该是木纹外露或者溜光泛黄的,然而这恰与明代家具的制作理念不符。 再说说家具的用料和价值。据传,明末时期海南黄花梨仅剩下数百颗成材的大料,几乎频临灭绝。那时制作海黄家具讲究使用纹理均匀的板材,也就是直纹理黄花梨木料,而带樱子木的家俱是乾隆中后期才有的。原因很简单,并非人们喜欢带树疤的材料,实为大料的海黄木材在乾隆时就已难以寻找。明末在北方做黄花梨家俱,要把水陆运费、木料、铜饰、工匠等都算上,一件闷柜家具大约要花费130两银子。而在清乾隆初年,在京城内买一所1亩多地的四合院大约500两银子,1亩多地四合院也就是700-800平米,暂且按北京二环内拆迁补偿5万元/计算,可以大致估算为:50000800(米)=4000(万元),这就相当于500两银子买的院子现在折合4000万元。4000(万)500(两)=80000元,就相当于1两银子约等于8万元。那么一件用130两银子做的柜子应折合人民币1040万元(8万130=1040万)。参考北京二环内拆迁补偿价,按收藏品拍卖价值理解,如今用1040万在北京旧城区可以买到200平米的院子,而当年用130两银子也可以买到近200平米的院子。换而言之,这就相当于当年多少钱做的家俱、到现在还是那么多钱! 旧时官宦人家一切行事均按礼制、依常伦,从家具的设计到家具的陈设位次,也都有潜在的等级规则。比如,祭祀用的供案等级最高,其他按照“座、榻、床;柜、箱、橱;椅、桌、案;台、几、架等等各有用途。闷仓柜应是卧房或书房内的主要陈设,位次高于一般类家具。 出于对明代古董家具的奢求,明式海黄家具拍卖到上千万至几千万也并非毫无根据,至少从地产价格对比关系上能够找到一些佐证。从十年前海黄料的上涨,到去年古典家具拍卖市场的“黄花梨交椅”拍价6200万、“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拍价2352万、“黄花梨高束腰马蹄足挖缺做条桌”拍价1008万,都显示出市场对明式海黄家具的认可与追捧。然而从明代家具的工艺要求理解,显然目前千万元级的海黄家具属于创新的海南黄花梨家具而并非明代古董家具范畴。不过毕竟海黄料极度稀缺,以明清海黄家具当年的制作成本衡量,在古今木工使用相同的榫卯工艺结构、采用同级别海黄料的情况下,今作的明式海黄家具的市场天价似乎也可以理解。 大环境下的社会制度及审美意识与家具形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明代家具不能不提及皇室对家具的特殊影响。明代受永乐帝大兴土木之风气影响,其后世的建筑乃至家具也多为厚重大气之作。自有天启一朝,营造家具之风日盛。由于封建制度下有着特定的司礼制度,作为出身皇家的天启,他本人自幼肯定是随其宗室,按礼制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祭祀、礼拜活动。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明代家具特有的大方、肃穆和厚重感有其历史传承特征,这与设计者对封建礼法的理解有一定关联性。总的来说,明朝的历代皇帝执政体现出了“简”的特点,如果天启把这种潜在意念指导于家具的定型,必然就会影响到公卿士大夫阶层,因此我们看到的明末居室家具大多以简而不繁为基调。 黄花梨闷仓官柜二联上盖局部,板材厚达4厘米。据传明代宫廷匠人曾找到一些宋、元时期甚至更古老的家具,仔细考量以往的家具如何防潮、防蛀和保养等问题,所得经验用现在语言描述就是:家具腿要粗,家具底儿要牢,家具板要厚,家具漆要沁而凝,这样才可能保持家具数百年不坏。而以上经验恰恰佐证了明代家具坚固、厚重、耐用等制作内涵,在此可以理解为“简而不繁”。明代家具款式大多平且直,用料厚而重,带雕刻工艺的也应是在直线条的家具表面剔龙、雕凤、刻花、镌饰。明代家具除非整体造型需要出弧线才会有自然流畅的弧线做工,比如圆桌、圈椅等,一般不应出现长方型桌面带弧线腿再另加做马蹄足,原因在于真正的明代家具不会是这样制作理念。每个时代的家具制式都有其固有思想内涵,这里面有着民俗习惯、种族喜好对文化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体现在对器物定形制方面,也会有相应的时代特征。家具类器物既有实用性物也有装饰性,明代的官僚阶层对私家器物定形制也是有很讲究的。研究藏品首先应注意社会文化、习俗背景这类大的前提,其次才是鉴别具体物器的方法和眼力。 海黄家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启一朝,天启嗜好木匠,本人生性多疑,因与后金常有战事两国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官造条桌出现上为壸门下为马蹄造型,除了不合汉族建制艺术特点,还带有外邦器物特点,按当时的国情有违统治者理念。何况明代也有过文字狱,皇帝耳目众多,太监专权、“东厂”专横。因此,官宦人家不会把容易引来皇帝猜忌的造型配于私家器物。 清康乾时期曾有欧洲使节访华,也许为了贸易往来,曾带给清帝比较齐全的各类欧洲物产,其中也包括一些工业制造类的图纸。“黄花梨高束腰马蹄足挖缺做条桌”,应是借鉴了18世纪欧式家具的曲线风格。但为有别于欧式家具,制作时融入了清真式壸(kn)门造型。家具腿的全貌近似从马腿到马蹄的整体创意,仔细辨认还会发现,家具腿中间部位的“挖缺做”,明显带有马腿膝关节的象形特点。古代家具造型与建筑艺术有着必然联系,如果明代条桌采用了壸门(即清真式)做装饰,起码桌腿不应是马腿,延伸下来的家具足部起码也应是圆足或方足才符合家具建制规律。马蹄足的造型创意,含有满人善骑、善猎的民族特征,从清代早期开始带马蹄足腿的家具才多起来。综上所述,明末不会出现清真形式的壸门加马蹄足家具,故这类条桌应属于清式家具。 旧时做家具用什么样的料、采用什么样的做工,就会对应多少工时。从一些“千万元至几千万元级别”的黄花梨家具拍品形制来看,用料与工时均明显少于本文提及的黄花梨闷仓官柜。若按材料定价,桌类当年的制作成本大约在6070两银子,交椅类也就是十几、二十两银子。70两银子当年在北京旧城以内可以买到大约100多平米的小院,按现在的拆迁价值大约折合500600万元左右。即,一件条桌卖到600万元就相当于当年的70两银子。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按70两银子计价做一件条桌,不论其断代属于明还是清,尽管卖到1千万元翻了不到一倍,却并没有赚钱!原因是假如当年的银号、票号还存在,那么几百年的银行利息恐怕也翻了几番吧?如果用一般流通商品换算成货币作比较显然没有可比性,这个算法或许也就没人认可,但若把奢侈品对应奢侈品作比较就很好理解了。黄花梨闷仓柜,腿宽8.3厘米、厚5.1厘米;厚板料、糠梨,明代黄花梨家具典型特征。不论怎样,工艺精湛、年代久远、用料讲究的古典家具都是值得收藏追捧的精品。每一朝代的文物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家具亦是如此。分析明清黄花梨家具天价的原因,除了参照历史与现实价格的量化关系,也应关注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链条产业,一部分人在购买家具时选择了黄花梨、紫檀等高档家具,这使得数百年内无法再生的稀缺木材资源更加走俏。千金难买的黄花梨木材极度稀缺,导致黄花梨原材料身价倍增,到2011年稍大一些的好料已超过万元一斤,黄花梨家具现货价格也就不断看涨。受此杠杆作用的影响,收藏界的明式家具价格也连年上涨,2010年底一件黄花梨交椅拍卖价格6200万元。 明末海南黄花梨闷仓官柜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争动荡、鉴证了明、清、民国的朝代更迭、逃过了文革浩劫,存留至今应属于绝品,不计入历史文物因素,仅按藏品换算价值就已达1千万元,若从“一明顶十清”的文物价值观来看,明代家具达到上亿元也不为过,毕竟真正意义上的明代家具太少了,其文物价值有待进一步发现。 海黄家具-海南黄花梨闷柜-海南黄花梨闷仓官柜-黄花梨闷户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