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1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知识点解说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一、而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 “着”、“地”等,或不译。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7.通“尔”,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二、何 什么。怎么样。3.哪里。4.多么。5。为什么。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何为”:a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c作什么.例:客何为者?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a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b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何由”:a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c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5。同“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四、乃 1于是,就。2.才,这才。3.却.4。是,就是,原来是.。竟然。6。而,又。 你,你的。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2。将,将要.3.而且,并且。4。况且,再说。5。尚且,还.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像,好像。3。你(的),你们(的)。4.此,如此,这样. 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所谓”:所说的。(3)“所在”:a到处。b所在之处,处所.九、为 、成为,变成。2、做。3、作为,当作。4、是。、以为,认为. 6、被。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治理。9、装作.0、给,替。11、对,向。12。因为.13则“于”,在,当。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哪里,怎么。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5、相当于“之”。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十二、因 、于是,就。、依照,根据.3、依靠,凭借.4、趁着,趁此。 5、通过,经由。 、因为。7、缘由,机缘。8、沿袭.9、继续。十三、于 对,对于。.在.。与,跟,同。 4。到。5.从,自.在.。.方面.7。比。.被。9.受。10。向.。给. 十四、与 1、解释为:和、跟、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3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十五。则 1.却,可是。.那么,就。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 6.原来是。7同“辄”,总是,常常。8、原来已经.十六以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十七、者 、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 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8、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0、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十八、之 1、他,她,它(们)。 2、的。 3、往,到。.。去。 4、这,此。 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6、我。7、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高中文言文60个实词哀爱安按案 拔白败拜报暴备被倍悲 北背奔本彼 逼辟蔽毕便 遍表并伯薄 泊博步裁苍 操草策曾差尝长超朝陈 称诚出除辞 驰冲传垂次 刺促错处达殆怠旦独笃度断夺发法 反放非分奉 服伏复盖苟 鼓固寡国过 何恨厚胡患 或疾即既将 解结矜竟就 绝堪克困怜 弥靡莫能内 迫期奇迁劝 却如若稍色 甚审识适是 书数孰疏属 率私遂涕图 徒王望微闻 恶悉相谢幸 延阳要宜狱 再造贼振志 治置诸族左 初中文言文4个实词昂傲包比鄙 兵病察彻乘 从当道得定伐犯方负赋 更故顾观归 好号还会惠 及极济计加 假间简见节 竭尽进居举 具俱聚决类 临虑论漫灭 明名命谋难平戚启强请 穷求取去全 任入塞善少 舍涉生胜师 施实食使释 恃属说顺素 汤通痛退亡 为务徙狭鲜 向效信行形兴修徐许寻 业遗贻夷异 易诣益阴引 盈余逾缘远 云责章知止 致质众专周走足卒作坐 1.哀悲哀,哀悼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晋崤之战)慨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悲伤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声音)凄清尖利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2爱给人好处、恩惠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其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过秦论)爱惜,顾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舍不得,吝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新序二则)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关心,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蟹白栗黄,备极护爱(促织)通“薆、“僾,隐蔽,隐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故天下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礼记礼运3.安安稳,安全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安定,安逸,安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寝(六国论) 倚南窗以寄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