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构化研讨心得体会(基层) 结构化研讨心得体会 徐世亮 开展结构化研讨以来,我们在集中学习后每月一个主题进行了认真地结构化研讨。通过一年多的结构化研讨,我们小组的成员们普遍感觉聚焦问题一次比一次有针对性、分析原因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入、解决措施一次比一次切合实际,大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得到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开展结构化研讨,成为我们训练思维、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新途径。总结整个结构化研讨的过程,我有以下体会: 一、新常态要求新思维,结构化研讨是训练思维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常态,各级政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我们面临的管理环境也日趋复杂,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身在基层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维观念,创新学习方法,逐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科学管理需要。应该说,目前乡镇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现状滞后于社会需要,改进我们思维学习方式迫在眉睫。结构化研讨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学习方法,对进一步加强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共同促进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思维催生新方法,结构化研讨是锻炼能力的武器结构化研讨是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引导员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帮助小组成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为组织开展好每一次结构化研讨,作为组长和引导员确实需要下一定功夫。 第一,要引导好共同聚焦的问题。研讨的主题一般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围绕主题,大家都有各自关注的问题。在结构化研讨的过程中,引导大家的思考和聚焦出共同关注的问题,是研讨成败的关键。我感觉好的聚焦题目,有助于下一步研讨的顺利进行。题目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大家开动脑筋、见仁见智。题目过大,则易于空谈;题目过小,则囿于思维。 第二,要引导好问题原因的分析。聚焦的问题一经确定,就一定要引导和鼓励成员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体会加以分析原因,避免在原因分析中出现空洞、泛泛地讨论是关键。有些人总喜欢用学习不够、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创新、制度不健全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来措辞,使得每次研讨几乎一个脸面,这样就容易使研讨走了过场。 第三,要引导好解决问题的措施。我认为,只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得准、分析得到位,对应着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还是比较容易的。当然,解决的措施也要切合我们工作生活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能够通过努力、通过大家的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实现。 第四,要把握好研讨流程。在研讨的过程中,作为整个研讨的引导员,必须合理把握节奏。在小组讨论中,有可能出现有些人发言积极,或者发言时间较长,而有些人比较沉默,不愿积极发言的情形,应该注意要求发言时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让部分人独占大部分讨论的时间,从而提高研讨的质量和实效;与此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家的倾听能力。对于在研讨的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发言偏离研讨主题的情况,要分情况处理,巧妙打断,既不要随意打住,也不要影响其他学员的思维方向或研讨方向。如果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讨论过于激烈,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我们应该及时进行引导,间接地培养大家的说服和包容妥协的能力,使小组成员之间保持默契,保证研讨有序高效地进行。 三、新方法带来新变化,结构化研讨是提高素质的途径建立创新型学习型社会,主要靠不断的学习。学习的动机,首要的是为了个体的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发生了“个人意义”的联系,学习才是有效和完整的。结构化研讨的内容一般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生活紧密联系,通过研讨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解决我们工作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因而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 在结构化研讨中,大家针对研讨的主题进行信息收集、理性筛选,从中选出自己最关心的、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有的放矢,既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能,又能真正为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研讨中大家提出的各种思路、想法、建议也可以为其他成员在处理实际问题中提供借鉴和指导。 结构化研讨强化了成员参与,一个人能够听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大家能够克服胆怯心理,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别从问题的一个侧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补充,渐渐显现出事件的全貌和真相,对问题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共同分享获得感,能力素质于无形中得到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研讨,结构化研讨小组成员之间实现了充分互动,达到了一种相得益彰的效果,让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一个凝聚集体智慧、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大家充分享受到了这种自我参与、亲身体验、相互交流的过程,构建了一种经验共享的学习模式。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