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 年八年级地理常用学问点推举文章2023 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问点 热度: 八年级地理学问点归纳总结热度: 八年级地理必背学问点 热度: 八年级地理下册学问点 热度: 关于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学问点 热度:2023 年八年级地理常用学问点有哪些你知道吗?记忆是把握和运用学问的根本途径。地理学科中有大量需要记忆支持才能结实把握的 学问内容。一起来看看 2023 年八年级地理常用学问点,欢送查阅!八年级地理常用学问点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面对太平洋,海岸线漫长,沿海港口多 , 有利于海运进展。陆上国界限漫长,接壤的国家多,简洁导致不稳定。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跨时区多,山地居多。1、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格外优越。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 纬度很广,大局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 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 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 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很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领土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3、主要邻国:相邻的国家有 14 个,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4、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5、记住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并能在地图上找出其位置。(八年级上册 P10 和 P7)6、2023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12.95 亿,占世界人口 1/5 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7、我国政府把实行打算生育作为一项根本国策。8、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 55 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壮族。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呈东多西少的特点;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10、能在地图上找出京广线、京九线、宝成线昆线、陇海线等铁路干线。(八年级上册 P91)11、主要铁路枢纽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12、选择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13、以秦岭淮河划分南北方向。16、南北方人文差异及自然缘由:17、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 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疆主要是山地牧场 ; 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另外在西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 西走廊和天山山麓进展浇灌农业;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地区进展河谷农业。18、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特色: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 (位置、资源) 和社会条件(资金、技术、人才等),与港澳地区以“前店后厂”的模式进展外向型经济。19、北京: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和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中心,近年来,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进展;同时是全国对外交往的中心。八年级上册地理学问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一、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供给福利;1、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2、自然资源的特征(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空间:空气、风景(2)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3、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应有打算,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4、非可再生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自然气。应综合利用,留意节约,避开铺张和破坏。5、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特点: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次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一、人多地少1、土地是人类生存最根本的自然资源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根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一、类型齐全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 (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2、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居世界前列。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3、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 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二、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1、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2、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 (自然林)、和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3、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4、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一、珍惜每一寸土地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缺乏,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削减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开荒地,提高利用率。2、林地存在的问题:治理不力,滥伐现象严峻对策:营林、护林、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治理不力,造成退化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防灾。4、格外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根本国策。第一节 中国的水资源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40%,却占全国总流量 80%以上。2、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3、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73;图 3-20 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对应地区二、时间安排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中国水资源时间安排上: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2、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难。三、节约每一滴水1、地区分布不均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大规模)。把长江流域充裕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2、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小浪底)(三峡水利枢纽)。3、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1. 我国各大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水系是长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6、污染和铺张节约和防治7、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 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8、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76 图 3-24.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多样的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1) 地跨多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 大陆架面积宽广。(3) 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3、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2. 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 1/3 以上。3. 我国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4. 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隐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自然气。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等5. 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二、巨量的化学资源1、长芦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三、保护“蓝色国土”6. 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海洋灾难频繁、局部海疆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如过度捕捞、石油污染、赤潮。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 80%来自陆地。成因:沿海工厂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处于严峻、赤潮的频频消灭。治理: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展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八年级地理学习方法地理理性学问是人们对地理感性学问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联系的学问。它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理论三局部。地理理性学问的学法在策略上应有的放矢,即学概念要抓本质特征;学规律要找联系、找趋势;学理论要使概念和规律系统化。在技能上分为以下三种学法:1 地理概念的学法。依据学习心理即感知、理解、记忆、区分概念的进程分为:感知概念的学法,即利用自己头脑中原有的感性学问储藏和丰富的想象力,首先感知地理事物存在的状况;其次觉察地理事物的特征, 最终经抽象、概念的思维过程,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通过 “感知事物觉察特征抓住本质”三个具体步骤学习概念的学法。理解概念的学法,即在感知概念的根底上,先通过分析概念的 内涵,再划分概念的外延(即归纳类型)两个具体步骤,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理解概念的学法。记忆概念的学法,即在感知和理解概念的根底上,通过联想、比照、归纳、挖掘特征等相互并列或互补的方式,将概念的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学法。区分概念的学法,即通过对概念之间本质属性或各种关系的比 较,找出概念之间差异的学法。此学法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概念, 最适合学习易混淆的概念。操作时可从分析、比照概念之间的本质属 性入手,找出差异,如时间与空间的区分 ;从概念的附属关系上区分, 如降水与降雨,土地与土壤。从概念的并列关系上区分,如气候类型、植被带、自然带之间的区分;从概念的因果关系上区分,如风蚀作用与 风蚀地形;从概念的对立关系上区分,如气旋与反气旋;从概念的近似关系上区分,如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从概念的穿插关系上区分,如季风 区、非季风区的界限与外流区、内流区的界限。2 地理规律的学法。地理规律是提醒地理事物的本质联系,它包括地理原理、地理分布规律和地理演化规律三局部。学习地理规律从策 略上肯定要抓住“联系”,查找地理事物本质联系的缘由,明确地理 事物联系的状况,清楚地理事物联系的进展过程或趋势。从技能上需 要把握学习地理规律的主要方法。因果联系的学法,即在阅读课文、阅读图像、师生互动的根底上,对地理事物进展分析、归纳、推断,或对规律所涉及的概念进展分析、推理、推断,找出地理事物为什么存在必定联系的缘由,从而理解规律的学习方法。这一学法,主要用于学习地理原理,也可用于学习地理分布规律和演化规律的成因分析。例如,在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产业转移的缘由,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周期性演化规律的缘由时,均可用此法学习。空间联系的学法。由于地理事物总是存在于肯定的空间里 (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甚至宇宙空间),有其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结 构,所以,地理事物联系的状况,主要是空间联系。只有明确了地理 事物空间分布的事实,才能进一步理解地理事物与空间的本质联系。 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事实及其空间联系,最好的工具就是地理图 像,尤其是地理分布图。空间联系的学法,就是通过阅读地理分布图, 在明确了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构造等事实的根底上,经过分 析、综合、比较、归纳,明确地理事物与空间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 理解规律的学法。这一学法主要用于学习地理分布规律。例如用此法 学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 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等内容。时间联系的学法。由于地理事物的本质联系,总是在肯定的时间发生,并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时间联系的学法,就是承受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规律方法,来理解地理事物的本质联系随时间发生、进展、变化的学法。它一般要用四个步骤来学习。首先,要特别关注地理事物进展的连续性与时间的对应关系 ;其次,在阅读地理图像、阅读课文,理解根本概念和原理的根底上,比较不同时期地理事物存在的状况,找出不同时期地理事物进展的特点 ;然后,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明确不同时期地理事物之间内在的必定联系 ;最终,用概括的、准确恰当的语句或简图(表),表达出地理事物随时间进展变化的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