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枫亭中学第三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淇则有岸, 。(诗经氓)(2) 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3)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4)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 (5)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6)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题。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袄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僧 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 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 “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时长沙宣武王为梁 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众莫敢行。僧珍 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 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沈于檀溪,积茅盖若山 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 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需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 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 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 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 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 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常以私车辇水洒御路。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甘食,武帝笑谓日:“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 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选自南史吕僧珍传有删节)【注】廨: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卤簿: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居广陵,家甚寒微微:地位低下B.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知:了解C.僧珍固请充使固:坚决D.平心率下,不私亲戚私:偏爱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3分) 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每侍御坐,屏气鞠躬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信任他。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B 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况下, 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C .吕僧珍离家已久,奏请回去扫墓,武帝认为他是本州的荣耀,便授予他南兖州刺史 之职。姐姐家住处不好,他常到姐姐家,并不觉得辱没身份。D 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 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3分)(2) 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6 分) 始闻秋风 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刘禹锡是中唐诗人,因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边地远郡,此诗是诗人晚 年在贬地所作。飕飗:形容风声。拳,弯曲。(1) 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 分)(2)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 样的情怀 ?(3 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 贾环抄写经书时不小心失手弄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却大骂赵姨娘。赵姨娘非常 生气,请马道婆施魔法,让宝玉中邪差点死去。癞和尚、跛道人擦拭通灵玉,救活宝玉。B “海棠社”首次活动是李纨出题 咏白海棠 ,宝钗以“含蓄浑厚” 夺冠,黛玉以 “风 流别致” 居次。 第二次是由宝钗出题、 湘云补充, 黛玉以 “诗也新,立意更新” 夺魁, 探春、 湘云居次。C 宝钗劝宝玉留心 “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 “也说这些混帐话, 我早和她生分了” 。 这话恰巧被黛玉听到,不禁喜惊悲叹。D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夸大观园竟比画儿还强十倍。她在贾母带领下去了潇湘馆,误 认为是公子书房。又来到蘅芜苑。最后醉卧怡红院,还给凤姐女儿起了“巧姐”之名。E 紫鹃谎说“林妹妹要回自己家里去了” ,来试探宝玉是否真心,结果宝玉信以为真, 急得几乎疯狂。 宝黛之恋公开暴露, 贾母、王夫人等大为吃惊。紫鹃劝黛玉对自己的终身大 事要早拿主意。8.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 l00 字左右 ) (5 分)( 1)宝玉生日夜宴,是红楼梦所有欢乐乐章的最后余音。从此,贾府败象频现, 大观园不再有欢乐之声。请简述怡红群芳开夜宴的相关情节。( 2)红楼梦 中,黛玉死后人们都不敢把她的死讯告诉宝玉,是谁首先把这事告诉宝玉的?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如何?第( ) 题答:(二) 文化经典阅读( 6 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 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说。”高子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 ?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 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王庶几改之 ! 予日望之 !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 则怒, 悻 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 “士诚小人也。 ”( 公孙丑下 )【注】 尹士:齐国人。干:求。泽:恩泽。 昼:地名,昼邑。濡滞:迟缓。则兹不悦:对此想不通。高子:齐国人,孟子弟子。浩然:毅然。(1)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尹士起初认为孟子是不明智, 但后来知道误解了孟子, 感到很惭愧, 便向孟子道歉。B 孟子千里迢迢来见齐王,是自己愿意的;不相投合而离开,是不得已罢了。离开后 还对齐王抱有希望。C 孟子反对向君主进谏不被接受,就怒气冲冲,脸上显露出不满的表情,他认为应给 君王考虑和选择的时间。D 孟子住了三夜才离开昼邑,在等待齐王或许会改变态度,但未能如愿,毅然下定决 心回老家去。(2) 从文段中可看出孟子怎样的性格形象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3分)三、现代文阅读( 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题。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 大量传统媒体、 政府机构、公私企业、 公众人物入驻微博。 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 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 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 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 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 受众作为信息传 播的终端, 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 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 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 能被关注的时代”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 成为“公民记者” 。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 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 1 分钟就做出反馈, 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 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 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 现代 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 等条件的限制, 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 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 会的每个角落。 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 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 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 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 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 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 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 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 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2011 年 1 月 26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 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 童 6 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10 余天,粉丝数量达到 16万多人,有 1000 余张网友截至 3月 8 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 已发现被拐卖儿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结点, 微博在用“微力量” 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 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目前 ,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数据中 心调查报告显示 ,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 记录心情、 消磨时光、 结交朋友、 拓展知识、 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 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 系的总和。 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 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 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 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 ,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 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 越来越多的机 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摘自现代传播 2011 年第 4 期) 10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 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B 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C 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D 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11下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