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堂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初探古语有言“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少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我们期许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到好处,“吐纳之际有清泉潺潺,挥洒之间有风云奔走”,课堂上教师闲庭信步,学生从容自信,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然而可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苦心孤诣地追求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得教学成了例行公事;每节课我们孜孜追求的教学流程的标准化、模式化使得学生远离了课堂,失掉了个性。先看两个教学案例:案例一:公开教学比较鉴赏蜀相与书愤教学目标 在比较鉴赏两首诗歌的基础上,走进作者,了解诗人内心涌动的情感。教学步骤 1、复习了解两首诗歌主要思想内容。2、知人论世走进作者。3、深入探究了解成因。教学结果 课堂沉闷,学生发言人数较少,学生参与性不高。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案例二:公开教学苏东坡词鉴赏教学目标 在学习掌握定风波的基础上,比较苏轼遭贬后同一时期的作品,深入探究思想成因,做到走进诗人,了解诗人。教学步骤1、深入学习定风波,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2、复习巩固遭贬后同一时期作品。3、深入探究诗人思想,走进苏轼,了解苏轼。教学结果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落实了教学目标,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两堂公开课都是讲诗歌,其步骤也基本相似,可是教学结果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在教学第一步时,案例一中课前我自认为学生对这两首诗歌已经掌握了解,教学是直接提问“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异同?”,如此大的问题,一开始就吓到了学生,这样就造成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和我出现了距离。教学案例二时,由于我拿不准学生究竟掌握到了哪种程度,课前我让学生先查阅了相关资料,看了他们写的对诗歌的了解,所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中对了解定风波的问题提了三个:诗中写了一见什么事?可以看出诗人的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如此简单的提问,学生反映活跃,也和我真正的融入了课堂。总结起来是,案例一中我把学生想得过高,并没有真正走近学生,课前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案例二中问题从学生入手,虽然问题简单,但能从学生出发,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如何做到真正的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身为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中让学生乐学、会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在语文新课程一书中指出: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引用课标)在我看来,根据学生诗歌阅读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认知性阅读学生要获取丰硕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通过阅读的积累。在阅读的时候,无论是长篇的文学作品还是短小的记叙文,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经由形象思维跃然纸上,让读者不仅会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形象图像,而且这种形象图像会与读者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头脑中的形象活起来,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形象。为下次阅读其它文学作品储备了逼真的原型形象的信息。如杜甫登高中对秋天的描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三峡)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杜甫的这首对于秋景的描述堪称经典,学生再遇到类似描述时,在脑海中就能想到类似的画面,为下次阅读鉴赏奠定基础。2、理解性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调动了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触器官,感受到了赏心悦目的景物、悦耳动听的声音、沁人心脾的芬芳、香脆可口的佳肴和益智感人的思想。读出了文中之文、景中之景、象中之象和境中之境,领悟到了文字中蕴含的鲜明感情和深刻思想,这时候,抽象的文字里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和审美倾向,含蓄的文字变得通俗了,简练的文字变得充实了。这样,文本的内容变得清晰、具体而真切,学生和作者在物象、情感及意念上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亲切交流,也许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许是一种情感的抚慰。无论怎样,对读者来说,是一次阅历丰富的过程,经验积淀的过程。如同样写秋思,张籍和刘禹锡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秋思 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为思念亲人,一为诗情满怀,让学生理解了秋天在悲凉、萧瑟之外的异味。3、评价性阅读阅读和写作一样,是学生通过艺术形象来把握和体验观察的思维活动。青年评论家南帆说过:“作家的意义在于率领读者对置身的日常环境进行美实突围。”阅读不是学生个性的锁链,也不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更不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继续深入地进行评价,鉴赏形象,体味风情,表达情感,流露思想,洞察世相。这样,学生将客观的文字变成了主观的思想或情感,在形式上外化成了一些可见可感的符号,学会了使用知识和欣赏知识,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如读过孔雀东南飞,学生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对封建社会中家长制度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就能正确看待“刘兰芝遭遣”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对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4、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学生关心的不是我自己怎么看问题,我自己怎样想问题,而是老师怎样看问题,老师期望的答案是什么。在心理上,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老师的答案,而不是向老师的答案提出挑战。而文本教育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威特海默认为,思维是以顿悟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对问题的顿悟,并获得新的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他强调了对事物内在关系的顿悟,对创造主体本身的知识和经验缺乏考虑。而斯坦伯格认为创造性思维与人的智商是单向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理论的提出为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尝试、运作和实施过程中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其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写出了梦游天姥所见之景。欣赏诗歌时就需要学生充分地调动思维,自由地想象,释放情感,张扬个性,达到与诗人心灵的契合,这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特有的阅读独创性。根据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何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在我看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自身方面:1、扎实备课,落实备课内容。要重视预设。有效地处理教材,重视预设,是衡量一堂课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所讲内容熟烂于心,对所讲诗歌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切不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一味从头到尾分析讲解。其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更是重中之重。2、重视预设,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3、关注学生,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便于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注重教师自身储备。教师要有“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的理念。不断的看书,不断的充实自己,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中的不断积累可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可贵资源。二、课堂教学方面: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诗歌阅读课堂一般分下面三个阶段:(一)、“寻声暗问弹者谁?”教师要利用课堂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堂教学开始的5-10分钟时间,了解学生。他们在我们设定的目标中,掌握了哪些,哪些是我们要重点讲的,那些是我们何以少讲的,我们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重点突破,一开始的教学就找抓住学生的心,这样为了学生的课堂就能全面展开。这一投石问路,即全面关注了学生,又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苏)我听过一位老师讲陶渊明的饮酒,他的开场非常精彩,教师在读诗的时候感情把握上故意读错,就让学生去评价,结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但能指出老师的问题,同时还讲出了原因,可贵的是学生的分析出乎我们的意料。看来陶渊明的思想可以少讲了,这个程度已经超出了八年级一般孩子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调整教学,以适应课堂中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二)、“山重水复疑无路”这一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教师要在这一阶段与学生相互质疑,提出一些与他们知识水平接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既能解决一些,又不能完全解决,做到适当的拔高,这一阶段教师要让让学生在质疑中有想学的动力。使学生感到激动,“这一切就在我的眼前发生,可我却怎么没有认真思考过他呢?”(苏)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尽最大努力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必要的阶梯和跳板。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文的重点、难点,善于提出一个提纲挈领性的问题,就能很好地理清教学的思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目标得以高效率的完成。1、 提问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语文诗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紧扣教学内容,必须蕴涵一定的难度(诗歌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形象是什么,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其次,要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等)。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兴趣;问题过难,学生会有种畏惧感,甚至失去信心。因此提问一定要难易适中。比如,还是在讲陶渊明饮酒,当学生对教师诗歌朗读应经评价的非常到位时,如果教师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模式问学生,“他的这种情感在诗中哪能表现出来呀?”这样学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无法激发起他们学生的兴趣。但如果教师问道,“诗人的这种情感为什么会产生?”学生就有了动了了。由此可见,问些蕴涵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学生所受到的启发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效率也会越高。2、提问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好的提问往往表现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级向上。“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同:悦”)以解。”(礼记学记)教师发问,也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符合学生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