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昌龄诗歌中的月意象王昌龄诗歌中的月意象盛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在那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万象 含韵,“诗情激荡”、“群彦汪洋”。而王昌龄凭借其独特的诗歌情 怀及诗歌创作理论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他所创作的诗歌中,“月”是 其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意象之一。以下是王昌龄诗歌中的月意象,欢 迎阅读。盛唐以其开明、包容的姿态开创了一个“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 旻”的诗坛奇观,造就了一大批独具匠心的诗学奇才,王昌龄便是 其中一位独特而优秀的吟诵歌者。初“识”王昌龄,缘于初中语文教 材,那首荡气回肠的出塞,那个欲作“飞将军”的王昌龄,一腔 热血,渴望“封侯取一战”,建立不朽功业的豪杰文士;尔后,“出 塞复入塞”,却未得偿所愿,失意于战场的他重新回到了破落的寒舍 之下,一首闺怨以女儿般的愁怨道出了内心许多的凄凉和无奈。 纵观其诗歌,无论是七绝还是五古,抑或是边塞与送别诗,处处都可 以看见“月”的踪影。王昌龄便是王昌龄,他不是那个放浪形骸的诗 仙,可以安心地纵情山水,遁养仙骨,于峨眉之巅醉饮山月,尽管如 此,他却为我们描绘出了与众不同的“月”,或圆或缺,或明或暗, 而这些却常常为我们所忽略,在大多数人眼里,王昌龄只是一位被禁 锢于边关的失意文人。但这并不是一个真实而完整的王昌龄,尽管因 为年代久远,我们无法去完整地复原,不过,本文试图从“月”入手, 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王昌龄,突破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局限。一、细说“月”意象“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之一,即便是在现代诗歌中, 也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尊宠。然而近现代关于月意象的专门研究,则是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后,研究性 论文不断涌现。虽然看起来有些后知后觉,但相较于专门的研究论述, “月”在中国文学的“亮相”却是有些不知不觉。(一)关于“月”的神话神话是每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而最早的“月”便是以神话的 形式出现的,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关于“月”的神话故事,无论 是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还是日本传说中的辉夜姬,她们都承载 了各自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而言,也自 然不会忽略“月”的存在,它毕竟见证了远古“女权社会”即“母系 氏族”向“父权”社会的转变(因为与本文关系不大,这里不做深入 探讨)。在先秦时期著名的神话异志山海经中便有关于“月”的 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大约说明了一年有十二个月的缘起。又淮南子青冥训云:“羿请 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 “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 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大约便是后世“嫦娥奔月”较为早期 的文学记载。这些神话固然有些匪夷所思,但对于缺乏自然科学知识 的先民而言,却是融于血液的对待自然应有的心态,甚至这种影响一 直延续 李白:古风,见全唐诗卷一六一,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 1670 页。 佚名:山海经(经典图文版),岳麓书社,2006 年第五版, 第 321 页。 刘安:淮南子览冥顾迁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 三版,第67 页。至今。也因此,中秋节缘于月的神话便顺理成章。(二)由神话到诗歌 神话的出现,无疑给了文人们更多的创作灵感,而不只是拘泥于 嫦娥与后羿爱情的凄婉。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关于月 形形色色的描述,或“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月出), 以喻“妇人有美色之白皙”;或“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经邶 风日月),言时光之荏苒种种。而在稍晚的诗人屈原的眼中“夜光 何德,死则又育?”(楚辞天问),月到底有何特性,消亡了又 再生长?及至汉魏,月依然为文人们所钟情,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云:“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又如魏公子曹丕燕歌行 中亦有:“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样的诗句。至于 汉魏之后,与“月”相关的诗词便如星汉,不胜枚举,此处不再一一 列举。然而,“月”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使得如此多的迁客骚人为之 倾醉,而成为了历代文人诗词作品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呢?本文拟从 两个方面着手以求寻得一点“蛛丝马迹”。 (三)“月意象”之缘起 意象,辞海中解释为“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 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像性表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 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 中形成了形象显现”。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 合的心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 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由此看来, “月意象”之所以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既有其本身的独特性,还 有来自文化深层的人为因素。首先就月亮本身而言,它的客观特质引起了文人们的关注。从外 形看,月有圆缺。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原始宇宙最和谐的图像。” 朗朗圆月总是会带给观者圆满、丰盈、和谐的美感;而至于“残月” 则正好契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特殊审美心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食物, 而“缺”的部分反而能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这给了观者更多的主观 能动性;联系到诗词歌赋,古人们常常注重诗词是否“言有尽而意无 穷”,比较忌讳直白的情感叙述。此外,月亮散发出的光芒柔和温婉, 让人看起来更加“悦目”,比起太阳的热烈,“月”更添了几分如女 人般的柔美和娇羞,在那个属于男人的时代(或者说男性文人占主流 的时代),对于“月”的偏爱便算得上“顺其自然”了。其次,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月”自开天辟地时便是神话传 说中的“常客”,甚至于形成了某些民族的特殊的“月亮”情结,也 为“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倾心于“月”, 加入到相关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来。不仅如此,“月”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还象征着“阴”。周易有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 阳之义配日月。”吕氏春秋精通也有:“月,群阴之本。”云云。 由此可知,“月”有了代表中国传统思想哲学的深层内涵,甚至于成 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之一。傅道彬在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 一书中就认为:“(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 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间,凝聚着民族的生命感情 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天际的文化原型”。除此之外,更多的学者 运用人类学的观点来解释了月意象的重要性。刘勰:文心雕龙神 思,中州古籍,2008年第三版,第204页。 傅道彬: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转引自20世纪月 意象研究综述,见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如刘传新借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对中国关于“月”的神话进行 分析,得出“月亮与华夏文明关系密切,是因为初民用月意象传达了 他们的生命观,回答了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诞生和死亡的最大问 题”。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古代乃至现代文人对于“月”的热衷,其 实是怀有一种对“原始精神”“先民体验”的承继和发扬,而正是这 种“承继”和“发扬”使得月意象有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反过来 也为各个时代的文人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推动了古代诗歌的 繁荣。二、王昌龄及其生平(一)王昌龄及其在诗坛的地位王昌龄(698?-756?) ,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开元、天宝年 间著名的边塞诗人,素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七绝圣手”的美誉。 晚唐司空图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如此评价:“国初,主上好文雅, 风流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于江宁,宏肆李杜,极矣纵观王昌龄一生,官不过九品 末流,却享誉后世,这或许得益于其留下的一篇篇奇研瑰丽的诗篇。现存可考的王昌 龄的诗大约有181首,其中七绝74首,五古68 首,五绝14 首,五 律13首,七古6首,五排4首,七律2首。就题材而言,其诗主要包 含了边塞诗,宫怨诗,送别诗三类。尤其是他的边塞诗,虽然仅有约 20 首,但因其独特的风格,鲜明的形象,使得王昌龄得以成为盛唐边 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尤其是出塞一诗,“意态绝健,音节高亮, 情思悱恻”,被后人誉为“边塞名作” “可入神品”。而王昌龄的 宫怨诗,也因其“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因此,他又被推为“第一婉丽手”。相比较而言,王昌龄创作的送别 题材的诗歌最多,这或许与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不无关系,其间诗人 真情自然流露,同时,其“玉壶冰心”般的志向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因边塞题材的诗歌使其为后人所熟知外,他的七绝诗则让他得以 与李白齐名,与李白并称“双绝”。细数王昌龄所创作的诗歌,其在 七绝上投入的精力最多,倾注的感情也最为丰富,除了我们常见的边 塞诗以外,还包括了宫怨、赠别、狩猎等题材的诗歌,几无不可言者。 不仅如此,他的七绝如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被后世文人奉为上乘之作。当然,与众多诗人相比,王昌龄还有另外一种身份“诗家夫 子”。不仅有诗歌理论专著诗格,还曾广传诗艺。作为诗论家, 其在诗格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理论,最为突出的大 约有三个方面:1.首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意境”这一重要的诗学 范畴,也即后来的“三境”说。诗格云:“诗游三境,一曰物境。 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 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 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 2. 重视诗歌的立意。“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 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王昌龄诗格)。 3.反对齐梁 华丽刻意的文风,崇尚自然天成的诗歌创作。王昌龄曾云:“自古文 章,起于无作,兴于自然,感激而成,都无饰练,发言以当,应物便 是。”(二)命运坎坷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见全唐文卷 八O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486页。 王昌龄: 诗格 ,见全唐五代诗格汇考 ,第160页。盛唐拥有开明的社会风气,却独独容不下王昌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历来便是士人们一生的奋斗目标,可很多时候,冥冥之中似 乎有一种不可逆转的魔力,即便穷其一生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王 昌龄便是如此。曾经,他以为“明时无弃材”,对于开元盛世有着很 高的期许,可终究“天生贤才”一生不仅未被“圣代用之”,反而被 “弃之如尘埃”。一生困顿,在追求功名,与保持自由心怀,“入仕” 却不得,“退隐”却有不甘的矛盾纠葛中挣扎。他的人生似乎受到了 某种诅咒,家庭微寒,仕途失意,即便是死,也是死于非命,为太守 闾丘晓因其“耿介的性格”或出于对王昌龄诗学才能的嫉妒。但或许 正是因为这种种不幸,成就了王昌龄,而这种种的不幸,使得月亮成 了王昌龄的情感寄托的一个重要物象。在他的众多诗歌作品中,月是 与他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接下来本文将对此作出专门阐述,这 里便不再赘言。三、王昌龄与“月”的不解之缘(一)诗人之月 正如开篇所述,月的外在独特性,赋予了“月”更为丰富的情感 内涵,月也因此承载了太多文人的思想情感,那么在多情的诗人眼中, 月到底象征着什么呢?月亮是凄凉与孤独的象征。仕官游学是古代文人们的生活常态, 旅居途中,唯有那轮高悬于天际的明月可以寄托诗人浓厚的相思之情, 倾听他们内心的失意与苦闷。它是惟一的,无论古今,抑或身在东西, 几乎都可以看见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 怀远)它似乎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把远隔千里的人联系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它又成为了分 居异地的情人们的情感纽带。即使是盛唐时期的诗仙太白,那个大多 数文人眼中的游侠,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谪仙,依然没能摆脱皓月 的清净,于旅居途中的客舍下,借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