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遗产地景观再生设计 班级 环艺 姓名 崔巧云 学号 20100930102摘要随着我国社会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生产力逐步提高,加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不得不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现有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化过程必然导致许多城市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而这些废弃地中有许多因为曾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或体现了当时的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而成为“工业遗产”。因为是“遗产”,所以值得保护和研究。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的研究还较为落后。本文是对工业遗产地景观改造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工业景观再生的相关理论,对与工业遗产景观改造中运用的“生态”、“艺术”和“历史”思想发展进行归纳和梳理,指出要将这三者紧密联系起来,需要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进行把握。并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以使设计师能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能更合理地解决改造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对国内外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理清上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具体方法,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进行初步构建:宏观层次主要是针对工业遗产地的场地规划和场地内的生态恢复两个方面;微观层次主要是针对旧工业建(构)筑物的改造、地表痕迹的处理方式、废弃设施和废弃物的艺术处理方法三个方面。通过这些方法使改造后的工业遗产能延续场地“文脉”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词: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系统生态观,场所精神,可持续发展目录1工业遗产和工业遗产景观的概述 1.1 工业遗产景观的概念1.1.1 工业遗产的概念1.1.2 景观的概念 1.2 工业遗产景观的定义 2 工业遗产景观再生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考古学”2.1.2 生态规划 2.1.3 艺术景观 2.1.4 解构主义 3 工业遗产再生的案例回顾3.1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遗产再生实例的历史回顾3.1.1 比乌特绍蒙特公园(Parc des Buttes Chaumont)3.1.2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 of Seattle)3.1.3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t de la Villette)3.1.4 北杜伊斯堡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 Nord)3.1.5 美国丹佛市城北公园(Northside Park, Denver)3.2 我国工业遗产再生实例发展概况3.2.1广东中山市岐江公园3.2.2 建国中路 8 号桥4工业遗产地内景观元素的改造方法4.1 旧工业建(构)筑物的改扩建利用4.1.1 旧建(构)筑物的分类及其功能利用模式4.1.2 旧工业建(构)筑物的改造方法4.3 废弃设施和废弃物的艺术处理方法4.4 场所精神的再生4.4.1 场所文脉的延续对过去价值的认同4.4.2 场所的更新对当代价值的认同4.4.3 场所的活力4.5 小结1 工业遗产景观的概念1.1.1 工业遗产的概念2003 年 7 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Convers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简写:TICCIH)在俄罗斯下塔吉尔召开会议,通过了下塔吉尔宪章,经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审议后,提交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UNESCO)正式批准。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定义为:工业文化遗存,具有历史、科技、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包括厂房,机器,车间,磨坊,工厂,矿井和加工提炼的场地、仓库,能源生产、传输和使用场所,交通和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住宅、宗教崇拜或教育等社会活动场所。工业遗产具有多重意义,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的技术和科学价值体现在制造、工程、构筑方面;它的美学价值则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上予以体现。这些价值通过他的结构组成、机械装备留存在工业景观和文献记载中,也留在人类的记忆和习俗中。1.1.2 景观的概念“景观”(Landscape)一词原义指“风景”,首先是地理学上的一个 A 名词,并在描绘自然景色的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在西方,早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就被用来描述耶路撒冷的绮丽景色。它的含义等同于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或“景致”,属于视觉美学范畴的概念。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这中美包括艺术审美价值、观赏休闲价值。景观概念的最初提出始于 19 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其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前苏联景观学区域学派代表人物 HA宋采夫在 1947 年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中,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一限区一组成,后者一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之后,又有许多地理学家在相当多的著作中对景观学说进行阐述。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被定义为:“具有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生态学单位,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有相似形式重复出现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区域”。事物总会不断地发生改变,不同时代的景观会跟随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材料使用的改变而赋予了景观新的内容和含义。1.1.3 工业遗产景观的定义根据工业遗产以及景观的概念,作者认为工业遗产景观即是由设计师对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赋予新的功能、内容、含义所改造成的特色景观,是跟时代、社会发展有紧密联系的。2 工业遗产景观再生的相关理论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各种新的科学技术为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现代艺术等相关学科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审美标准,同时大量工业遗产的改造亦为工业遗产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实践机会。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上不仅有教堂等古老建筑,工业文明遗迹也愈发为人关注。而在中国由于自身国情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大多是考古遗址、宗教神庙等,工业遗产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工业遗产改造领域的研究也起步较晚。而在西方 20 世纪 50 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对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工业改造及景观再生的设计建立了侧重点不同的理论体系。2.1.1 “产业考古学”1955 年,英国伯明翰大学 M.里克斯(Michael Rix)发表的名为“产业考古学”的文章,呼吁各界应即刻保存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与纪念物。该文以“考古”的角度,强调产业空间即将面临的湮灭威胁与保存价值,引起英国学术界与民间的讨论,随之而来的相关调查纪录、价值研究、保存方式也促使英国政府制定调查纪录计划与相关保存政策。与之类似的理念是英国的肯尼思鲍威尔著旧建筑改建和重建所提及的古旧建筑的更新和再利用问题,他充分肯定了古旧建筑再利用的必要性及价值,并预言这必将为建筑业开拓出新的领域。书中所阐明的理念既不是复原也不是保护古旧建筑,而是要改建古旧建筑。利用科学而非传统的方法赋予古旧建筑以新的生命。随之 1964 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威尼斯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从此,世界各国都陆续开始关注建筑遗产的保护问题。19 世纪 70 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把一部分的城市工业区定位历史遗产,1973年,通过产业考古学会成立;在世界最早的铁桥所在地铁桥谷博物馆举行第一届产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其后成立了专门的国际产业遗产保护组织(TICCIH ),并设立了专门的产业考古奖。2.1.2 生态规划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思想,开创了景观生态设计的科学时代。在景观设计中,提倡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倡导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及场地自我维持,对生态的追求己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美国学者 Aber 和 Jordan(1985)提出了“恢复生态学”,1935 年美国人 Leppoldo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的一块废弃矿地上种植高杆草,使人们认识到把受损的废弃矿地恢复到原来的草原、森林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能的。如今,这块废弃地己发展成为具有美学和生态学意义的植物园。进入后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随着城市工业区的迁移,产生了大量工业废弃地,这些废弃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市容市貌,对于这些地区,运用“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再生设计是非常好的生态方式。1975 年,欧洲议会通过了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明确了历史保护的意义和责任,为振兴衰退中的欧洲历史城市和保护文物估计,又发起了“欧洲建筑遗产年”的活动。1976 年德国采取行动,对联邦建设法作了修订和补充。同时,德国的环境保护也日益受到重视,自然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维护城市环境和公共利益的法律纷纷出台。1973 年生效的巴伐利亚文物保护法(BayerischeDenkmalschutzgesetz)在保护城市形态方面起了创新作用。1986 年德国颁布了新的建设法典(Baugesetzbuch 1986)。在法典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了足够的重视。2.1.3 艺术景观19 世纪 80 年代许多城市对工业类建筑和遗址作为是城市的“产业景观”(Industrial landscape),大部分发达国家开始整理收集和整理产业资料。自人们开始对工业遗产进行关注和改造时,艺术无时无刻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工业遗产再生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景观设计师家汤姆林逊就曾经认为二十世纪的景观设计始于艺术。20 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达达主义以否定作为核心,它扰乱和破坏了艺术的传统美学原则。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达达主义则是强调凡能表现艺术家思想的材料、环境、行为皆可使用;并且主张对生活环境的以外现象或状况,与人们的直接反应作批判的分析。在其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城市工业废弃地上废弃的工业建筑及设备、荒芜的土地,成为了景观设计师设计的材料、对象,经过更新再利用后,艺术地再现了其历史、美学和实用价值。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的极简主义影响了不少景观设计师,追求抽象、简化、几何秩序的景观形式。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他为美国加州的密克康纳尔基金会(McConnell Foundation)所作的环境设计就是利用极简主义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的彼得沃克的设计保持了其一贯风格,在构图上强调几何秩序,采用钢、玻璃等工业材料。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 1939-)在其作品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所设计的“金属广场”借鉴了极简主义的设计手法。原工厂中生铁铸造区遗留下的49 块大型铁板,整齐排列在广场的中央,以其严谨的秩序感、简洁重复的表现形式再现了场地的工业特色,将工业遗迹成功地利用转化为工业景观的一部分,与周边的废弃的工业设施和谐地融为一体。 图 2.1 金属广场中金属板之间的缝隙图片来源:网络下载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的大地艺术同样对工业废弃地的再生设计提供更多的出路,大地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