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企事业)和集团公司控股的工业 企业(含股份制企业),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第三条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 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 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本工作要点是:(一)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四)进行成本预测,参予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五)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 本和费用分析;(八)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第四条 企业要结合经营责任, 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 企业负责人要组织总会计师、 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各级领导,依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会计 人员,组成成本管理体系。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对比 分析,找出差距,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第五条 各级成本管理的责任承担者,都必须作到责任内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核 奖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成本管理责任承担者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要具备下 列三项条件:(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二)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三)能调节、控制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耗费数。第二章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第六条 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 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 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第一节定额管理第七条 企业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 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 查、分析、考核和修订。第八条 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 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 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 础上。但随着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 和修订。(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第二节原始记录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 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 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 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 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 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 通知单等。(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毛坯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工 作命令单、加工路线单、毛坯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 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 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 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 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企业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 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节计量验收第十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 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 质量验收。(一)对于购入材料的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1 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查 明原因,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的,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 的经济责任。2 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发票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 量,分别采取点数、过磅、检尺、量方等适用的计量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量,经检验部 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可在规定允许的损耗范围内 点收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 面赔偿或扣付货款。(二)对于在产品、半成品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 的凭证,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量和原因, 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量记录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三)对于外发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入库时,都应进行合格数量的计量 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的报废或短缺,应及时办理索赔。(四)对于车间完工的零部件和产成品,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 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第四节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十一条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互相提供产品、 材料或劳务等经济事项,如生产部门之间转移半成品,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生产部门提供 劳务,管理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等。因此,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 自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实行以货币形式进行等价交 换的内部结算。第十二条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一)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由物资供应部门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 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二)企业辅助部门劳务供应,可以市场价为基础,由企业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实 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三)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内部转移时,可采用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 企业应当编制全部产品的零部件及整机的定额成本。鉴于产品零件定额成本的制订是一项较大而浩繁的工作,牵涉到各个方面,根据若干 企业的经验,特制订以下规定:1 此项工作应由企业主要领导牵头,直接监督检查有关职能部门按要求提供下列资料:1-1产品机件明细表,包括组装件、借用件、随机备件、标准件、电气件等明细表。1-2产品零件加工及装配工艺路线表,加工工时定额明细表,材料定额明细表,包括 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油漆材料等。1-3产品零件外协加工费明细表。1-4各种材料、外购件的以市场价为基础的计划价格。1-5以实际成本结合预测成本为基础的工缴定额单位成本。2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将数据及资料输入电算机,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维护及负 责填发信息变动通知单。(四)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在企业 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第十三条内部结算的方式和组织。(一)内部结算的方式,本着既满足往来结算的要求,又简化手续的原则,选择使用, 一般以厂内支票较为适宜,也可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自行决定。(二)内部结算的组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财务部门设立结算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结算,核算工作 较简单。另一种是厂内银行,具有结算、信贷、控制等职能,但核算工作较复杂,企业可 根据管理需要选定适当的组织形式。第十四条 各种内部结算价格,以每年修订一次为宜,但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影 响成本的准确性,可在企业领导下,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不 得擅自改变价格标准。第五节内部经济核算制第十五条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经济核算制,在企业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的前提下, 建立企业各单位(成本中心)分级归口管理的经济核算网络,形成纵向为厂部、车间(分 厂)、小组(个人)核算;横向为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物资供应、生产计划、经营销售及 财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全面经济核算制。各核算单位都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分 工职责,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考核,开展内部经济核算。第三章 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第十六条 企业必须通过成本计划管理和控制经济活动,以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包括 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工作,达到有效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应结合市场和用户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包括资源、价格、科技发展、产品品种、 质量、销量等各种数据信息,并结合价值工程决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进 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第一节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第十七条 成本预测应在生产预测和选择最佳经济效益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并以目标成 本控制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和生产的耗费,实现产品的最低成本。第十八条成本预测应包括:制订计划阶段的成本预测和计划实施阶段的成本预测。(一)制订计划阶段成本预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确定成本预测对象, 收集整理成本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成本水平的社会因素,按照技术经济分析提 出降低成本的方案,根据目标利润、生产发展及消耗水平,测算目标成本。(二)计划实施阶段成本预测的基本内容是,分析上一阶段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制订 下一阶段生产技术经济措施,调查市场物价等社会因素,预计计划期内生产发展水平和降 低成本计划的实施效果,预测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第十九条预测目标成本的方法(一)根据市场调查制订销售价格,在预测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和目标利润的基础上, 确定目标成本,计算公式是:1 按全部产品进行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应交税金-目标利润对企业的目标利润,可根据企业计划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结合期间费用水平计 算确定,也可按企业的方针目标测算。2. 按单项产品进行目标成本预测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计单位产品销售价格-预计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目标利润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计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 1-产品税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二)预测销售价格有困难的,可以参照企业类似产品或系列产品的成本,或本企业 历史先进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也可按照平均先进定额制订的定额成本或本企业上年实 际成本,按企业的成本降低计划测算目标成本。(三)运用量本利分析法测算保本点,结合产量计划预测在一定生产量条件下的目标 成本和一定销售量条件下的目标利润。第二节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第二十条 为了保证产品目标成本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落实,企业必须在制订降低成本措 施,综合编制企业各专业计划的前提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