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借款合同与骗取贷款篇一:使用虚假材料骗取银行贷款行为定性 龙源期刊 .cn 使用虚假材料骗取银行贷款行为定性 作者:吴杰 张梅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 XX年第05期一、基本案情XX年8月,江苏同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以该公司购买原材料需要资金为由,在泗洪县银文资金信用担保有限 公司和反担保人宿迁市文丰包装有限公司、江苏新锐机械制 造有限公司、江苏省腾文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担保下, 使用虚假的公司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购销合同等材料,从 泗洪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了 400万元贷款。XX年8月,该贷款 到期后,江苏同达有限公司经营亏损,刘某因无力偿还贷款 外出躲避,后该贷款由泗洪县银文资金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根 据合同约定代偿。XX年12月,刘某将江苏同达有限公司资 产转售,向泗洪县银文资金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清偿债务。二、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构成骗取贷款罪。根据XX年最 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 诉标准的规定(二) (下称规定(二) )第二十七条第一 款的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 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本案刘某的行为完全 符合上述追诉犯罪的规定,依法应构成骗取贷款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不构成骗取贷款罪。根据刑法骗 取贷款罪的罪状表述,骗取贷款的行为须给银行“造成重大 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骗取贷款罪。本案中泗 洪县银文资金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根据合同约定代刘某偿还 贷款,并未给银行造成损失, 也不具有 “其他严重情节” ,规 定(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应根据刑法罪状理解适用。三、评析意见 我们认为,刘某的行为不构成骗取贷款罪,应作为贷款 纠纷处理,具体理由如下:(一)骗取贷款罪的立法背景及目的XX年6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建 在关于刑法修正案(六)增设骗取贷款罪立法草案的说明中 指出,“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对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规定了 刑事责任。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提出,近来一些单位和个人 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 构的贷款,危害金融安全,但要认定骗贷人是否具有非法占 有贷款的目的很困难。 建议规定, 只要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 情节严重的, 就应追究刑事责任。 法工委经同有关部门研究, 拟保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贷款诈骗罪的规定,并在刑法中 增加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篇二:骗取贷款罪司法认定中的三个问题 骗取贷款罪司法认定中的三个问题发布日期: XX-10-26 文章来源:互联【内容提要】骗取贷款罪的司法认定,应从实质上把握 该罪的构成要件。借款人虽然提供了虚假的贷款资料,但在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受骗的情况下,应区别情况 认定借款人的行为性质。对“其他严重情节”的把握,应当 作限缩解释,只有在行为人所采取的欺骗手段造成贷款风险 的情况下,才具有骗取贷款罪的侵害实质。在犯意转化的场 合,行为人一开始的欺骗贷款行为可以转化为贷款诈骗罪。【关键词】骗取贷款 贷款诈骗 非法占有 欺骗行为 根据刑法修正案(六) 的规定,骗取贷款罪,是 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 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 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这一看似简单的规定,理解上却 有不少分歧。从笔者收集的近年来相关案例看,骗取贷款罪 的司法适用十分混乱,或者不当扩大的处罚范围使该罪成为 了任意解释的“口袋罪” ,或者不当限缩的入罪范围使该罪 实际上形同虚设。此外,骗取贷款与贷款诈骗在实务中界限 不明,削弱了对贷款诈骗罪的规制力度。撇开个别案件存在 的人为操控而故意混淆的原因,这种界限不清大都涉及对该 罪基本构成要件的不当理解。本文拟就骗取贷款罪中的欺骗 对象和欺骗行为以及犯意转化作深度的理论诠释。一、关于骗取贷款罪的欺骗对象骗取行为是欺诈类犯罪所共有的特征。因此,“骗取”与“诈骗”行为的客观特征相同,有着共同的逻辑结构,均 是行为人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于错 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对权益作出处分。换言之,任何 欺骗行为,首先要看有无具体而明确的被欺骗对象(相对人);然后再看相对人有无受欺骗,如果没有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 就谈不上基于错误的认识做出了处分决定,则也不能成立欺 骗。具体到骗取贷款罪,该罪中的骗取行为逻辑结构为:借 款人实施了欺骗行为,相关银行工作人员陷入了认识错误, 并在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决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借款人因而 取得了贷款,并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 有其他严重情节。这里,借款人的欺骗行为与取得贷款以及 造成的贷款风险之间应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实务中查处的一些骗贷案件,借款人在向银行申请贷款 时,确实向银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些有瑕疵的贷款资料,例 如虚构公司的经营情况、贷款的用途等,但银行经办该贷款 的工作人员或者决策放贷的人员对这些材料本身的不真实 性是非常清楚的;相关人员在了解真相即没有受到欺骗的情 况下做出了放贷决定,使行为人获得了贷款。这种情况能否 认定为本罪的“骗取”行为呢?理论与实务中代表性的观点 认为,在骗取贷款犯罪中,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行为人与银行 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共谋策划、内外勾结作案,参与 骗取贷款的行为,如果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人既构 成违法发放贷款罪,又构成骗取贷款罪,按照从一重罪处断 的原则,应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如果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但其他情节严重的,应构成骗取贷款罪的共犯。 换句话说, 对实践中存在的借款人和金融机构审核人员联手做局的案 件,审核人员明知是虚构事实或虚假材料,但收受好处后仍 将其作为真实情况,或者放宽审查标准,将有缺陷的贷款申 请放行的情况,只要其目的是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仍应 作为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处理。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在欺骗行为的对象认定上,有认识上的 误区。一个骗贷案件发生后,人们习惯地说银行受骗或被骗了 多少贷款。实际上,银行被骗受害固然是事实,但说银行受 骗是不准确的。借款人欺骗行为作用和影响的对象应该是银 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而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本身,银行 等金融机构本身是无法受骗的。不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 直接受骗,不等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能受骗。银 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完全有可能因为借款人的虚 构事实而陷入错误认识,而代表银行作出错误的决定。换句 话说,银行的意思表示是通过银行工作人员显露的,它的经 营是通过具体的银行工作人员行为对外活动实现的,借款人 的欺骗行为针对的是银行办理贷款的工作人员和具有决定 贷款发放权限的人,而不是泛泛而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本身, 即“欺骗行为作用于法人中的自然人,即作用于法人中具有 处分财产权限或地位的自然人,才可能骗取法人财产” 。 而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被骗的后果,往往是由银行等金融机 构直接承担,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了骗贷案件的被害人。刑 法中,行为对象与犯罪受害对象不一致的情况并不鲜见,如 刑法第 167 条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受骗者是国有公 司、企业中的相关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 而受害者则是公司、 企业本身。不过,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他在从事某种 违规活动时,既可能为银行本身的利益并得到银行等金融机 构同意而实施,也可能是为了借款人利益而损害银行等金融 机构的利益。因此,当银行的工作人员明知行为人提供了虚 假的贷款资料而予以发放贷款,是否属于骗取贷款罪的欺骗 行为,应分别情况处理。第一,负责贷款的各环节银行工作人员明知借款人提供 了不实贷款资料,为了本单位的利益,以本单位的名义决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由于他们代表了银行的意思和行为,发 放贷款也不是基于错误的认识,因此,借款人不应构成骗取 贷款罪。换言之,“在金融机构内部,处分财产的人并没有 陷入任何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而是在知道事实真相的情况 下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进行非法转移”,不符合欺骗行为的构造。借款人与金融机构的借贷款行为,终究是一种交易 行为,当事人的意志自由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当事人双方 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作出的处分行为,不需要刑法去保护, 即使造成了损害结果,也应属于被害人自我归责的范围,既 不属于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范围,刑法也缺乏干预的必要 性。类似的结果在国外大体上也一样。例如,在日本,负责 贷款人发放的贷款“即使它构成违背任务的行为,如果这种 贷款主要是为了谋求公司利益而实施的话,那么,因不存在图利目的,所以照样不构成背信罪”。第二,不具有决定权的银行工作人员明知借款人提供了 不实贷款资料,但发放贷款最终决定者并不了解真相,决策 者在陷入错误认识的情况下作出了放贷决定。此种情况下, 实际上是借款人和银行的工作人员共同虚构事实,通过向具 有决策权的银行工作人员行骗而获得贷款,如果造成了实际 损失,银行工作人员行为符合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特征, 应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借款人应构成骗取贷款罪;如果没 有造成重大损失,具有“严重情节”的,则银行工作人员和借款人应成立骗取贷款罪的共犯。第三,具有决定权的银行工作人员明知借款人提供了不 实贷款资料,不是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是基于私情私利, 仍然决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由于其目的不是为了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利益,而是与借款人串通共同损害本单位的利益, 故其行为实质上也就不具有银行的代表性,应属于骗取贷款 罪的骗取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构成非法发放贷款罪,如 果没有造成损失,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构成骗取贷款罪。二、关于骗取贷款罪的性质 骗取贷款罪并没有手段的限制,只要行为人采取了欺 骗手段,均可以构成。但是否只要提供了虚假的贷款资料就构成骗取贷款罪呢?这涉及 对骗取贷款罪所侵害和规制范围的认识。关于该罪的性质, 理论分析和实务处理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该罪是结果犯, “骗贷案件是一种结果犯罪,衡量是否犯罪 的标准是,是否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 算是骗贷”。另一种观点认为,从刑法规定看,骗取贷款 罪是结果犯和情节犯并存的犯罪。行为人的骗贷行为,本身 就已危害到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该类违法犯罪行为日 益增多和严重的今天,理应通过刑罚来加以惩戒。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 XX 年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 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下称规定(二) )第 27 条规定,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 100 万 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 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 20 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 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以及其他给 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应予立 案追诉。规定(二) 接近于上述后一种观点的立场。但从 实务中看,大部分骗贷案件被立案而追究刑事责任都是建立 在由于骗贷行为给银行造成了实际损失的基础上的,鲜有仅 仅因为采取骗取手段获得贷款而没有造成损失就作为犯罪 处理的,甚至一些典型案件中,被告人采取了欺骗手段,获 得了巨额贷款,公安机关也已经立案侦查,但由于尚未形成 损失而被检察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决定不起诉。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所偏颇。首先,认为本罪 是结果犯,只有造成了相关结果才能构成本罪的第一种观点 不符合立法规定。立法已经明确,构成本罪有两种情况,一 是造成 “重大损失” ,二是虽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但有“其 他严重情节” 。虽然“其他严重情节”具体指何种情况,界 定不清,比较模糊,但显而易见的是,其入罪范围比实际造 成损失的范围宽。第二种观点虽然形式上有规定(二) 的依据, 但入罪范围过宽, 也未必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