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传承 (一)文化和文明 1、文化的概念 中国:“文”本意指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事象; “化”本意为改易、生成与整理,含有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西方: “文化”本意为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后引申为对人类精神的培养化育。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的复杂整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从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现在有两百余种甚至上千种。 梁启超、梁漱溟、钱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几种文化界说: 广义文化说: 凡是把社会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作为文化涵盖对象的文化定义。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77年版辞海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82年现代汉语词典 把文化涵盖对象限定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方面的文化定义。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专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归结为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知识系统等等 文化多义兼容说 ”广义地说,指人类的活动方式几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中义而言,它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法律、道德、伦理、习俗风尚等观念性的东西。狭义指人类的一般知识及运用文字的能力、水平等。“ 2、文化与文明 文化、文明同义说 施宜圆中国文化辞典1987年; 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1991 认为文明与文化没有多大差别 文明大于文化说 钱学森、罗大冈”文明包括文化,而文化不能替代文明” 最早见“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易?乾?文言 指社会生活光彩绚烂,其义包括文化 文化大于文明说 汪澍白 “濬哲文明” 孔颖达尚书?舜典疏解:“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赋予文明以观照和传播人类所创造的整个文化成果的含义.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美、德学者:文明着重指社会演化过程中的客观方面,化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主观发展 人类学家:文明是文化的表现 国学者: A、在起源上,金术、文字、大规模建筑的结合是文明起源的标志 1 B、在涵和外延上 C、在性质特征上 D、在语义学上 (二)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的容: 第一、物质文化,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生产、生活的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 第二、精神文化,包括人们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及心态等。 第三、行为文化,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第四、制度文化,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定的社会规。 天瑜 制度文化人类社会实践总建构的各种社会规、典章制度。 行为文化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模式社会心理 心态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 (三)文化的类型 按层次分:世界文化民族文化阶级文化 按容分: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按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分:认识文化审美文化价值文化 按结构分:一元文化多元文化(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按时间分:前现代文化系统现代文化系统后现代文化系统 按空间分: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大陆文化海洋文化 按特征和普及程度分: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四)文化的传承 1、文化进化论 摩尔根、泰勒 (1)心理一致说 (2)独立发明说 (3)逐渐进步说 蒙昧野蛮文明 2、文化传播论 (1)德国派 格雷布尔 “母文明”、“子文明” (2)英国派 斯密斯“泛埃及主义” 佩里“借用” (一)中 国 华 夏 中 华 中国 狭义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地理概念 “中国,京师也” 毛传广义 “中原之地”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主权国家概念 1842年8月29日中英条约1911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 文化概念 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 指中原诸侯国民,也有汉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 , 指华夏居住的中原地区,后包括全部领土 , 最基本的涵义在于文化 (二)中国文化史的分期 1、中华文明起源一元说,表人物:钱穆 (1)上古中国文化的起源 (2)殷周中国文化的孕育 (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萌动 2 (4)汉中国文化的定型 (5)晋南北朝中国文化的发展 (6)隋唐中国文化的隆盛 (7)宋明中国文化的强化 (8)清至“五四”中国文化的转型 2、中华文明起源多元说,表人物:学勤、天瑜 (1)前文明时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2)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3)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汉 (4)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5)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至明中叶 (6)中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明末迄今 三、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世界”源自佛教楞严经 文明形态(原生文化) “三大文明”近东文明、东亚文明、中南美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 “六大文化区”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墨西哥、秘鲁 “七大母文化”埃及、美尔、米诺斯、玛雅、安第斯、哈拉巴、中国 “八个文明中心”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雅典、伊斯 兰、西方、墨西哥 “26个文明中心” “突破性文化”美尔巴比伦希腊罗马 “连续性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目的 2、意义 (1)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3)有助于我们辨别良莠,开创民族文化的美好未来 3、方法 (1)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2)宏观把握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文化的涵,学习中国文化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中国”概念的历史演变 3、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4、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章 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因素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 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业、牧业等)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和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 (2)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 (3)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转化或传递 (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在规律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得作用是不同的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三、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 专制主义严重 1、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 宗法: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则 , 嫡长子继承制 , 封邦建国制 , 宗庙祭祀制度 2、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 家天下的延续 (2) 封国制度不断 (3)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 宋)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为特征的体现封建族权的宗族制度。 宗谱 “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朱熹,“家之有庙,族之有谱” 宗谱又称家谱、族谱、世谱、家乘等 宗谱一般由序文、谱例、目录、家训族规、族基、祠堂、族田的情况、自始迁祖以下全族已故和现存的所有成员的谱系世表等几部分构成。 宗祠 族田 又称祠产,名义上是合族公有的财产,包括山林、土地、房屋等 族长 拥有的权力:主持祭祀典礼之权,主管族产之权,对族人的教化和惩罚之权,处理族中各种纠纷, 调停争端之权 族规 第一、强调尊崇君权,履行对封建国家的义务 第二、把尊祖、敬宗、收族的宗法原则具体化 第三、提倡封建伦理道德 第四、宣扬同族一气 第五、规定对族人本身、持家方面的要求和禁约 第六、规定立后承继的原则和办法 第七、规定对违反族规家训、败坏纲常名教,损害了封建国家和封建家族利益的处罚办法 3、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 经济基础稳固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 对人身控制严密 (2)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的伦理式 , 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式 本 章 思 考 题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 汉语文字的起源与演变 楔形文字,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仓颉造字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应该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即由社会成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而成。 汉字构字法六书 , 象形:根据事物的形状来造字 , 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标出注意点而造出的新字 , 会意:将两个字以上的字组合成新字 , 形声:将声符和意符并用造出的字 , 转注:同一部首的字字义相通 , 假借:借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记录 2、汉字字体的演变 以隶书为界分成两阶段: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今文字阶段:草书、楷书、行书 3、 中国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1) 中国古代文字的人本精神, 汉字所描绘的事物类别 , 字的部首 , 汉字结构所体现的人文观念 (2)汉字的审美特质 形美、意美、力美、韵味美 4、汉语汉字的国际化, 汉字汉语的优越性:高精度、高效能、适用性强、适应度高 , 汉字汉语的国际化 二、中国古代典籍 1、中国古代典籍的生产 , 生产材料 , 生产方法 , 装帧形制:简策形制,卷轴形制,折叠形制,册页形制(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2、中国古代典籍的收藏 (1)公家收藏体系 159年,我国第一个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第一个专门管理典籍的机构秘书监 , 唐代 “三馆”弘文馆、集贤院、史馆 , 明代以府为主,文渊阁、大本堂、武英殿、东阁 , 清代七大藏书阁:文渊、文源、文溯、文津四阁,江南文采、文汇、文澜三阁 (2) 书院和寺观收藏体系 (3) 私家收藏体系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历史贡献 3、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经、史、子、集、类书、丛书 本 章 思 考 题 1、汉字的演化过程及其特点 2、中国古代典籍的收藏系统 第三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 “约瑟问题”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 中国科学技术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科学:指人们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关于工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