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苍南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 概述11.1 项目由来11.2 项目概况2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2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41.6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42 总则52.1 编制依据5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主要评价因子筛选62.3 评价标准7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92.5 相关规划和“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102.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5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83.1 项目概况183.2 影响因素分析203.3 污染源源强核算21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44.1 地理位置244.2 自然环境概况24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5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285.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33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586.1 环境保护措施586.2 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论证59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607.1 经济效益分析607.2 社会效益分析607.3 环境效益分析617.4 分析结论61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628.1 环境管理628.2 监测计划639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49.1 项目概况649.2 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649.3 环境质量现状679.4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主要环境影响689.5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709.6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09.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709.8 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7191 概述1.1 项目由来苍南是浙江省海洋、农业和人口大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质地貌环境复杂,亦是灾害性天气易发多发重发地区之一,台风、暴雨、雷电、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90%以上。在春夏季,易遭受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在夏秋季,多受连续性暴雨和台风袭击;在秋冬季,易受寒潮、大风、冻雨、大雾影响。此外,苍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频繁遭受台风袭击,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7个台风在苍南登陆,登陆浙江的台风总共有46次,其中在苍南登陆约占六分之一,素有“台登县”之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极端天气事件有明显增多增强的趋势,对苍南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这对建设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监测雷达系统,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更为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气象保障服务。苍南县气象局根据苍南县发展和改革局202297号文件(见附件1),拟在苍南县霞关镇烟墩山建设浙江苍南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工程(东经1202830、北纬271043,海拔273.5米),主要包括雷达塔楼、雷达设备系统、通信传输系统、雷达防雷系统、配套用房等。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1-1。本工程雷达拟建址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2 项目概况本项目拟在苍南县霞关镇烟墩山建设1部新一代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开展组网观测,一方面将使温州对来自南海和东海东南海域的台风探测有效距离增加90-110公里,另一方面,温州、文成、苍南雷达在100km内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互为犄角,相互补充,可以使浙南的强对流、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探测能力得以提升。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雷达塔楼、雷达设备系统、通信传输系统、雷达防雷系统、配套用房等。总用地面积6666.67平方米(约合10亩),总计容建筑面积1309.66平方米,不计容面积186.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010.0平方米。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规定,本项目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165 雷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苍南县气象局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研究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划,确定评价文件类型,开展初步的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确定评价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安排进一步环境现状详查及环境现状监测,在资料收集完成后,进行工程分析,提出环保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最终形成环评文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的函等相关文件规定,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开展;在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时,一并提交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说明。根据上述要求,建设单位编制完成了浙江苍南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在苍南县人民政府公示网站,霞关村、金玉沙居民区、瑶洞村、兴霞村公开栏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本项目的环保反馈意见和建议。工作程序见图1-2。图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天气雷达在获取气象探测信息、预报天气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产生电磁辐射污染。本次评价的主要目的包括:(1)通过对本项目建设地点周围环境电磁辐射现状调查及监测,了解其周围电磁辐射污染源情况及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2)通过对项目特点的调查与分析,确定项目的重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3)分析预测项目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项目运行后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论证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4)论证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对项目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利影响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尽量降低电磁辐射对项目周围环境的影响;(5)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环保设施的设计、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及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所处地理位置,本项目的评价重点具体包括:(1)通过工程分析进行评价因子的识别;(2)通过理论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程度和范围。在上述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本工程的环境影响作出结论,论证其环境可行性,并提出项目在今后运行中需要采取的环保措施。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本工程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有:(1)施工期的扬尘、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2)营运期的电磁环境、噪声等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6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选址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场区平面布局较合理。经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排放的污染物对电磁环境、声环境等的影响不会改变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的质量。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各项环保对策措施,严格遵守“三同时”等环保制度的前提下,可将项目营运期对环境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本项目具备环境可行性。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8年12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18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年12月24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6年5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2016年7月1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年11月7日;(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1日;(1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12月1日施行;(1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年修正),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88号,2011年12月1日;(13)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2021年修正);(14)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的函,浙环发201810号,2018年3月23日。102.1.2 行业标准、技术导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7)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8)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1)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2)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GB31223-2014)。2.1.3 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关于浙江苍南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苍发改投202297号,(附件1)(2)浙江省气象局关于苍南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址的复函,浙气函20177号,(附件2)(3)浙江苍南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浙江鼎格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主要评价因子筛选2.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区域环境状况,本次评价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项目施工期建材、建筑垃圾运输和施工过程等会产生扬尘污染。建筑施工过程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会产生一定噪声影响。因此,施工期主要影响为扬尘和噪声,其次为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电磁辐射、噪声的影响,其次为固废、废水、废气。营运期的影响为长期的直接影响,因此进行评价的主要时段是营运期,评价重点为电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2.2.2 主要评价因子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确定本项目的主要评价因子为:表2-1 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及预测评价因子施工期大气环境TSP水环境COD、BOD5、SS、氨氮声环境LeqA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态环境土地占用、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营运期电磁环境电场强度或功率密度、磁场强度大气环境NOX、SO2、食堂油烟声环境LeqA水环境COD、氨氮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废旧铅酸蓄电池、废柴油2.3 评价标准2.3.1 电磁环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