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5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概 述1.1 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 某县某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定代表项目建设单位:某县某镇人民政府项目法定代表:某(某镇人民政府镇长)1.1.3项目承办单位某县某镇人民政府1.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某县某2009-2010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1.1.5搬迁规模及安置类型易地搬迁某镇某村6个自然村104户471人,选址在本镇龙潭坪村四岔溪安置点集中安置。1.1.6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574.7万元。1.1.7项目实施期限项目规划实施期2年,即2009 2010年。1.2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发200123号);2、国家计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2001年); 3、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20024号);4、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部分特困地区实施开发式扶贫的通知(鄂政发199850号);5、湖北省扶贫开发规划(鄂政发200227号);6、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430号);7、湖北省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以工代赈开发式移民扶贫工作的通知(鄂计地区2001224号);8、宜昌市发改委编制的湖北武陵山区搬迁式扶贫规划;9、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0、某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11、某县“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和试点村规划汇编;12、某县生态移民规划(2008-2015);13、宜昌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参考图集。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 项目所在县某县基本情况某县地处鄂西南山区的清江中下游。东连宜都市,西接恩施某苗族某州巴东县,南抵五峰某某县,北邻秭归县和宜昌市城区。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国土面积3424平方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154个村96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1190户,总人口41.46万人,其中乡村总户数104169户,农业人口353601人;农村劳动力204097人,其中女劳动力95049人。某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集“老、少、山、库、穷”五位于一体贫困县。“老”,某是全国256个老区县之一;“少”,某是全国117个少数民族某县之一;“山”,某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坡度在25度以上的山地有20多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0%;“穷”,2002年某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库”,清江流域贯穿全境,自上而下梯级开发建设三个水电站,形成了全国罕见、湖北独有的一坝(隔河岩大坝)两库(高坝洲水库、隔河岩水库)县,两库水面面积达118平方公里。2006年全县登记在册的贫困农户为36.2万户12.28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户的34.59%和人口的29.55%。其中绝对贫困农户19647户人口6.68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户的18.86%和人口的16.12%;低收入贫困农户有16382户5.57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户的15.73%和人口的13.43%。全县每年平均返贫人口1100人,返贫率为0.3%。2.2 项目单位某镇基本情况2.2.1自然条件2.2.1.1地理位置某镇地处某西南部清江中下游,东接龙舟坪、磨市镇,南接大堰乡、五峰渔洋关镇,北与鸭子口乡隔江相望。项目区位图见插页。2.2.1.2地质地貌某镇属新生代以来强烈隆起的云贵高原东延尾部向平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隶属于扬子江下游东西向构造带的西延部分。武陵山脉南岭石门支脉和巫山余脉分别由西南和西北切入境内,构成西高东低的地势。镇内山峦起伏,山岭重叠,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341米,最低海拔201米。2.2.1.3气候条件某镇的气候类型系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同时由于山高谷低切割深,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清江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高山区年平均气温12;平均无霜期285天,其中低山区275300天,高山区200天以下;年平均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3638%。多年平均降水量1335.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81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754.3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春季低温阴雨,夏季洪涝,秋季干旱,冬季寒冷,高山区出现冰冻天气;公路沿线、清江库区周边常发生小型滑坡、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1.4土地情况某镇国土面积52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4495公顷。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立体气候,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黄垸壤、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等土类。由于处于亚热带湿润山地,表现出土壤类别处在红、黄壤地带的北缘水平地带特征。2.2.2社会经济状况1987年撤区建镇,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麻池乡、某镇合并为现某镇,镇政府驻地庄溪。全镇辖26个行政村(居委会),170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54936人,其中,城镇人口3062人,农村人口51874人,男性28683人,女性26253人。2006年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76。全镇有学校11所,有卫生机构64个。2007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2亿元,农业实现总产值12075万元,粮食总产16231万吨,水果总产0.2302万吨,蔬菜总产0.6981万吨。全年造林268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73.2%。2.2.3 贫困现状和贫困类型分析2.2.3.1贫困现状某镇是国家、湖北省、某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其贫困现状表现为:一是贫困人口比例高。2006年全镇登记在册的贫困农户为3917户21152人,分别占全镇农户的53.26%和人口地40.78%。其中绝对贫困农户1324户人口8766人,分别占全镇农户的28.64%和人口的16.92%;低收入贫困农户有2593户9128人,分别占全镇农户的21.34%和人口的17.64%。二是贫困人口分布面较广。某镇26个村,有18个村是湖北省确定的重点贫困村,占全镇的69%。2007年,全镇仍有2个行政村不通公路;9个行政村不通邮;3个行政村不通电话;242个自然村不通广播电视;12个行政村没有解决饮水困难,有1.05万人没有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2.2.3.2贫困类型分析一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贫富差距仍在继续扩大。2006年底,全镇有绝对贫困人口8766人、低收入贫困人口9128人。如果按严格意义上的相对贫困标准衡量,该镇的贫困人口更多。同时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突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区域贫困与插花贫困并存,扶贫成本仍在继续增加。一方面,一些贫困人口聚集区远离城镇经济社会中心,生产生活条件差,水、电、路、通信和公共服务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脱贫难度大。另一方面,一些插花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很容易作为少数人群而被忽视、被边缘化。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灾频发的地方,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一遇灾病和市场波动,不少人又会饱而复饥、暖而复寒。2007年至2008年初该镇遭受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冰雪等多种自然灾害,全镇26个村有近5000户1.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损坏房屋115户402人238间,其中已成危房不能居住的有25户85人62间,因灾倒塌房屋11户38人28间,共转移安置灾民38人,饮水困难人口1.05万人,因灾伤病人口52人。据统计,全镇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三是生存贫困和发展贫困并存,自我脱贫能力难以提高。贫困人口家庭大多呈现“一多两少两低”的特点,即家庭病号多,劳力少、现金收入少,文化程度低、非农就业比例低,家底薄弱,收入单一,增收渠道窄,维持生计难。同时,这些穷困户素质偏低、缺技术、缺积累、生活负担重、生产生活条件差、可以利用资源少、获取市场信息难,既难以贷款发展生产实现自我脱贫,又难以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家庭变故风险。2.3 搬迁村及搬迁户基本情况某村位于某镇西南部,村域35.86平方公里,与五峰某某县接壤。村内最高海拔1900米,平均海拔1200米。村辖6个村民小组,437户1567人。村中心距某镇政府43公里。现有在耕面积200.4公顷,林地面积3200公顷。2007年全村人平纯收入899元。列入本项目整体搬迁的自然村6个,区位图见插页。某村属某的重点扶贫开发村,交通设施极为落后,村内仅有19.7公里的简易泥烂路,坡陡路窄,路面大坑小涯,睛通雨不通,且大部分组还不通公路。这里山险坡陡,水资源利用难度大,80%以上地区严重缺水,导致人畜饮水困难,旱涝保收地严重不足,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大多农户还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信息闭塞,劳动力文化低,增收难,甚至一部分农民收入在下降。全村748个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2%。全村437户1567人中全靠民政救济的有19户33人,分别占4%和2%;特困户64户214人,分别占14%和13%,贫困户148户492人,分别占32%和30%。某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高偏僻,气候寒冷,常年阴雨多日照少,雾大霜期时间长,生态脆弱。可耕地少,人平约0.10公顷,利用率低。雨热同季,常有旱涝灾害,夏季易形成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冲毁农田,夏秋季节出现伏旱、秋旱、伏旱连秋旱,严重影响农业发展,致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一直很差,甚至到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步。同时,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天然地存在诸多困难,修路架桥,人畜饮水,广电通讯,农田水利等方面建设成本高、造价大,加上历史投入不足,村内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大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设施今年建好,明年就被自然灾害毁了,因而多年的扶贫投入收效甚微。只有以自然村为单位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改变其生存条件,才能彻底改变某村的贫困面貌。列入本项目搬迁的对象为:居住在海拔位置高,气候条件恶劣,山地纵坡大、土地贫瘠,生存艰难,居住分散的边远地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户。搬迁对象户名册及基本情况见下表。搬迁户名册及基本情况表表2-1:编号户主姓名家庭人口(人)250以下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2007年住户离村组公路末端距离(公里)住户饮水离取水点距离(公里)迁出地(或原所在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家庭人均粮食产量(公斤)合计104户4711刘达坤54.21.580025051某2卢志红74175020021某3卢本善65.51.282025021某4闫旭东431.585030021某5胡兴成651.675023041某6张贤勋651.872022031某7官成林52.5181025041某8官成红342.578028041某9官成均58382026031某10华中元541.579027031某11王守均42.51.285530021某12刘道信45.52.582332041某13刘道成45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