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试行)一、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_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7.输血传播的疾病二、为了有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应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每个血袋输注后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责任护士应填写输血过程记录单中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如没有输血不良反应主管医生填写无并签字)进入病例。如有输血反应,医生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包含处臵情况)。2、对于患者的迟发性的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需事后补报,由主管医生会同输血科协同处理。3、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数据和分析报告报至医务处。4、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三、为了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1、输血结束后,责任护士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将血袋刺针孔处折叠,并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臵于塑料袋中保存,及时送至输血科。2、护士应及时、认真、完整填写血袋回收登记表。3、输血科人员与科室送达人员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集中保存。4、输血科定期核查血袋发出和回收数目,二者数目必须一致。5、血袋在输血科保留_小时后,输血科人员将血袋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交专职人员进行回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二)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2、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但在一时原因尚未查清时,不能等待诊断,耽误病情,临床医生应视病情变化,暂停输血,保留静脉通路,由临床医生为主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3、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详细记录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会诊,并应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通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单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4、怀疑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单;2)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新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5、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1)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2)取血袋剩余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3)取血袋剩余血和患者血液,在40c,220c,370c条件下同时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4)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6、发现病人有特殊抗体如需继续输血,协同血液中心寻找适合的配合血源。7、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经过应详细记录并入病历保存,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由输血科保存_年。8、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把信息维护到计算机的血库管理系统,并在相应登记本作好记录。9、确是血液质量等问题,涉及科室当事人,按差错事故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三)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血袋回收工作_通知各临床用血科室:为进一步落实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规范输血流程,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依据_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三甲”有关条款的要求,现就我院输血严重危害控制及血袋回收等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要求如下,请遵照执行。一、输血严重危害控制今年上半年,全院输血数量为_袋,收集到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为_袋次,远远低于反应率_%左右的普遍共识。经调查,在我院输血后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过敏、发热反应,临床医师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就可以解决(后症状消失),缺乏向输血科回报的意识;同时,部分临床医师在输血前输注抗过敏药物,导致部分输血不良反应被掩盖。为有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应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每个血袋输注后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责任护士应填写输血护理单中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如没有输血不良反应则由主管医生填写“无”并签字)进入病历。如有输血反应,医生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包含处置情况)送血库。2.对于患者发生可疑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需事后补报,由主管医生会同输血科协同处理。3.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数据和分析报告汇报医务科、质控科。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不回报者,由质控科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4.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二、血袋回收目前,血袋回收主要存在部分无回收(_%无回收)及回收不及时的情况,为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保全证据及医疗废物管理,应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1.输血结束后,责任护士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并在血袋刺针孔处折叠,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置于塑料袋中保存。填写血袋回收交接表,将血袋小标签粘贴于交接表上,于每天8:00、17:30连同血袋送至输血科。2.输血科人员与临床科室送达人员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集中保存。3.输血科于当天18。00核查血袋发出和回收数目,二者数目必须一致,不一致者须向临床输血科室查询相关情况,汇报科室负责人。4.血袋在输血科保留_小时后,将血袋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交专职人员进行回收处理。5.输血科将每月血袋回收情况汇报质控科、护理部,及时通报存在问题,责令问题科室限期整改。输血不良反应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2、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但在一时原因尚未查清时,不能等待诊断,耽误病情,临床医生应视病情变化,暂停输血,保留静脉通路,由临床医生为主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3、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详细记录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会诊,并应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通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单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4、怀疑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单;2)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新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5、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1)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2)取血袋剩余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3)取血袋剩余血和患者血液,在40c,220c,370c条件下同时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4)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6、发现病人有特殊抗体如需继续输血,协同血液中心寻找适合的配合血源。7、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经过应详细记录并入病历保存,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由输血科保存_年。8、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把信息维护到计算机的血库管理系统,并在相应登记本作好记录。9、确是血液质量等问题,涉及科室当事人,按差错事故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置报告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发生、报告、调查、处理及追踪回访的基本程序,以确认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确保输血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最大限度减轻输血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2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的整个处理过程。3职责3.1实验室工作人员、临床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执行本程序;3.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_协调、上报;3.3科室主任负责输血反应处理的审核与监督工作。4工作程序4.1输血反应监测前_分钟输注速度要慢,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_分钟后,无输血反应,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嘱咐患者家属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持续观察患者_小时,无异常情况后,_小时内将血袋送回输血科统一处理。_小时后,患者出现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血红蛋白尿等情况,要排除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4.2输血反应报告、调查程序患方提出疑义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4.3即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程序。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的_小时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即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受血者的症状或体征显示有即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如停止输血,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_输血反应的原因调查和治疗。如果怀疑为过敏性或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由临床医生对症处理。停止输血,抽取血袋中剩余血液及输血反应发生后受血者血液标本联同静脉输液器作细菌性检验。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液标本、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液标本、血袋中血液标本,重新检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如果受血者已有明显溶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医生应立刻着手进行对症治疗,不必等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4.4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程序:输血_小时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发现或怀疑受血者发生迟发性输血反应,应遵循以_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抗体反应,要尽快抽取受血者抗凝血送至红十字血液中心红细胞室,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例中,其处理步骤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4.5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处理程序。输血后如果受血者出现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由主管医生向医务部汇报,由医务部汇同输血科展开仔细调查,验证受血者是否确因输注供血者血液成分而传染疾病,受血者如确诊感染hiv,应迅速报告感染控制科。输血相关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