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前我国的就业趋势1. 当前就业的总体形势(1)从总量上来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 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总量压力巨大。首先,在供给方面,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 业形势。具体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加大。一 是从存量来看,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下岗职工数量仍然较多。 二是从增量来看,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新增劳动力有 较大幅度的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仍然很大。“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五年间 新增劳动力总供给达到5000多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 持续增长。2H其次,在需求方面,全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就业需求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据媒体 及国家劳动和保障部提供的统计数据,今后几年,我国新进 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 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总人口将超过2400万人。如果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预计2011年新增就业和 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业会在 1200万人,这样,城镇就业供求 缺口仍然还有1200万左右,矛盾十分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 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在农村,现有劳动力近 5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 业的2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 1.8亿人,富余劳动力还 有1.2亿人,转移就业的规模、速度、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另据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 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 弱。所以,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人口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 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2)从结构上看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十 分突出。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0年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 4500万,而需 求总量为68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 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第一产业:2011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 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二|第二产业:我国工科类大学毕业生人数虽然每年都在增 长,但振兴我国工业仍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第三产业: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 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 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 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结构性矛盾相似的是,近年来,我 国内地农民工“就业难”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的“招工难” 现象并存,这也是一种区域性、行业性就业结构失衡的表现。2. 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且有愈 演愈烈之势。2H(1)从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情况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 代,高校毕业生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 众化。2010年毕业大学生约630万,2011年约660万人,加上 往届没有就业的但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2011年待就业的大学生总量超过70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 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总量压力 有增无减。(2)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情况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 性差异比较明显。从大学生的就业目的地看,直辖市、省级 城市为毕业生就业首选。从各区域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情 况看,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大学生总体就业率最高。从 不同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看,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 学,最低的是法学。.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反映在供需双方的激烈竞争 上。一方面是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流向劳动力市场, 另一方面是对需求方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3. 农民工就业形势对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分析,需要从“就业”和“招工” 两个层面看。农民工“就业难”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找不 到工作即无业可就,二是不能持续、稳定地就业,也就是说 就业质量很低。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及针对农民工的各 种增加就业措施的实施,农民工就业机会有所增加,农民工 数量进一步增加。但农民工就业总体上看没有明显好转,加 之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或技能单一、缺乏必要的社 会保障等,其就业仍面临重重困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 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外出农 民工在流向和就业的地域分布方面,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 级以上大中城市。但是自2004年以来,在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就 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这一现象成为了农民工就 业形势阶段性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近年来,这种现象 愈演愈烈。4. 困难群体人员就业形势就业困难人员群体的就业形势一直以来不容乐观。他们 自身条件较差、有就业愿望但又很难实现就业和创业。这一群体主要是以“ 4050”人员为主的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 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等。“ 4050 ”人员是指城镇登 记失业人员中,女性年满 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本人就 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 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就业的劳动者。据统计,2010年全国“4050”人员约有300万人,占下岗失业人员的 28.7%。个人观点:1. 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1】稳定企业就业。企业是经济活动和吸纳就业的主体。 国家实施“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措施,引导企业尽量不裁员、少减员。要保持援企稳岗政策的连续性,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发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稳定就业的导 向作用,尽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二2】强化就业服务。组织实施“春风行动”等各种农民 工就业服务活动,加强用工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推进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城市和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对接,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有效岗位信息。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 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大力发展人力资 源服务业,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举办 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择业机会。建立人力 资源市场监测系统,完善统计和调查制度,提高对人力资源 配置的预测和反应能力。二3】加强技能培训。要根据企业用工急需和人力资源市 场的需求信息,组织开展上门、对口培训和岗前培训,实现培训和上岗就业无缝对接。根据农民工意愿,分级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中短期实用技能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强化企业责任,用人单位要结合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农民工参加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 培训。4】优化创业环境。要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大的支持。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开业 指导、后续支持等创业服务。做好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工 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农民工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农民工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 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二|5】加强权益保护。依法规范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 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 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推进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落实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2. 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1】对各级政府来讲,要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采取 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将大学毕业生就 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 ,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加强 统筹安排。积极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清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障碍。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 就业岗位,特别是结合经济结构调整 ,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 就业机会2】对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全面落实就业的“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努力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 ,进一步整合 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变。3】对用人单位来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吸纳大 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 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收和储备 优秀人才。2H4】对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该增强信心,切实提高就 业能力。要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事业、 轻地域”等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国家、 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要勇于创业,利用自己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自主创业,闯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要练好“内功”,在刻苦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增加社会经历,积累工作 经验。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能,把握好每一个就 业机会。5】广大学生家长要引导子女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合理确定就业预期。6】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的政策措施,宣传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 型,营造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3. 怎样帮扶困难人员就业 ?这一群体,主要包括以“ 4050”人员为主的大龄失业人员、 残疾人、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等。1】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引导各类企业增强社会责 任感,积极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推进城市环保、绿化、卫 生、治安、交通、便民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开发。政府投资开 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2】强化就业援助和服务。要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设 立专门为就业困难人员服务的综合服务窗口,免费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 业服务。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和需求,集中开展上门服务和“一对一”精细化援助。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 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落实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自主 创业的政策,鼓励他们立足实际、各展所长 ,多渠道就业和创 业,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二|“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 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深信,随着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和措 施的深入实施,各类群体就业难的问题必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社会就业总量和结构更加均衡、就业环境更加完善、就业保 障更加健全、就业质量更加良好的就业局面也一定会逐步成 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