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 帅 中 学 教 学 案第2章(课)1节2课时备课时间2003年9月9日课题错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1、 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 感受诗歌语言表现出来的节奏。3、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当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当代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2、 通过阅读鉴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具录音机 小黑板教学方法导读讨论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简介诗歌,导入:1、郑愁予的诗素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可以说清新婉约,绮思无穷。今天我们学习的错误也是如此,它以江南的小城为背景,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执着的爱情,意境优美而深婉,显示的正的婉约的美学特点。2、简介作者: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台湾现代派诗人。1933年出生于河南,1949年去台湾。1955年服役。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赶赴美国,曾任爱荷华大学讲师、耶鲁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梦土上、衣钵、燕人行。他创作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是曲折动人、情谊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二、讲授新课:1、 范读课文(放教学录音)。2、 要求学生齐读课文一遍。3、 出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掌握。跫音 春闱 窗扉4、逐节讲析并评价:(1)错误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1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在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解析:这两句诗在全诗的分段中,具有“诗序”的作用,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 “我打江南走过”,短短六个字,暗示过客之匆匆,为下文做了铺垫,同时又暗含了诗的主题“美丽的错误”。“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形象地写出了思妇相思之苦。“开落的莲花”,倒装为“莲花的开落”,增添了诗歌的音韵和谐之美,而比喻的手法更将亲人远行,独守空闺之人的悠悠等待之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若非相爱之深、相思之切,怎会容颜憔悴如斯。同时亦有自“君去后、首如飞蓬”之意,女为悦己者容,相思之人不在眼前,哪有心思,“日晚倦梳头”。更为妙绝的是“留在季节里”,一个“留”字,韵味全出。 (2)错误第二节,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来描写思妇的心理的? 解析:这一小节,作者主要运用两个比喻来写思妇之心,表现思妇的怀人心理。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心如城,心若道,比喻新颖巧妙。城是寂寞的。怎样的寂寞?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无东风,无飞絮,缺少了日长飞絮轻飘的小城怎不寂寞。有人问,江南小城怎会如此?思妇眼中又怎会不如此。景语,情语也。而柳絮不飞恰又是思妇心中实景,爱人不在,心如死灰。街是向晚的,青石板路,日落黄昏,思妇目光所及,小巷悠长,空旷寂寞,恰如其心。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紧掩的窗扉”,着以“小小”二字,自是妙不可言。心中有千般愁苦,百种相思,却无人无处诉说,只得紧紧锁住。三月的良辰美景化若无物,以致窗扉紧掩,春帐不揭,而这一切皆源于“蛩音不响”,游子不归,这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节比喻的精巧运用,除表现在喻体选择的匠心独运之外,还在于为了准确体现思妇相思之情而做的层层渲染,如“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对“城”的渲染,“三月的春帏不揭”对“窗扉”的烘托。 (3)为什么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这首诗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此句点明诗题。 “达达的马蹄”带来了归人的消息,给闺中思妇带来一股东风,应是柳絮飘飞、姹紫嫣红的时令了,应是春风吹起帐幕,纤手打开窗的季节了,但“我不是归人,是过客”打破眼前的梦景,原来这一段美丽是“错”出来的,是个美丽的错误。 这首诗描写的是思妇盼望归人的执著的爱情。但细细想来,却是归人对思妇的思念,作者采用了换位的手法,通过设想思妇对归人思念的情景,来表现归人对思妇的相思之情。这种手法在古诗中常见。如杜甫月夜一诗,明明是身在长安的自己思念家中的妻儿,下笔时却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鬃湿,清辉玉臂寒。”雾湿云鬃,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像中的情景。在这一点上,错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开落的莲花的容颜”,“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和“小小的窗扉紧掩”的心,以及“达达的马蹄”所带来的那种欣喜,这一切也都是作者所想的,以“你对我的思念之苦”,来写我对你的思念之切,构思精巧。 (4)有人说,这不是一首爱情诗,是游子思念故土的乡愁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析:郑愁予,本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济南,少年时代随当国民党军官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山水风光,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此诗写于1954年,作者正20岁,远离大陆,故土之思自会油然而生。而诗人之名郑愁予,正是采用了辛弃疾的诗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之意,而辛弃疾此词抒发的正是故国、故土之思,作者以此为名,深意不言自明。 诗中思妇思念游子,实则是游子思念思妇,游子是作者。思妇是故土、故乡,抒发对故国之思是合情合理的,认为此诗是乡愁诗是有一定道理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介绍海子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 海子是一位很有特色的孤独的理想主义诗人。他的这首诗显示了诗人充满灵性、纯真的创作风格。读来给人一种清新温暖的感觉。 二、诵读指导: 学生自由品读诗作,体会诗作表达的情绪。 提示:本诗语言质朴明朗,而又隽永清新,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 三、学生自由发言,探讨诗人的情绪和诗作的内涵。 提示:海于是一个献身诗歌理想而不惜放弃尘世生活的诗人,他的生活是清苦的,诗中那些温馨幸福的日常生活都是诗人拟想的产物,幻想和现实构成了诗人两难的境地。 明确: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勾勒了想象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我有一所房子”等。第二、 三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心,要给所有的亲人写信、给河山起名字,祝福陌生人等等,极富诗意和人情味。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向读者展示了一片温暖而清新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心中开始萌生的对幸福尘世生活的向往。板书设计 错误 郑愁予1、继承古代诗词传统。2、鲜活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1、挥之不去的悲凉感。2、质朴本真的语言风格。教后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