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早搏发生的机制过早搏动 (早搏、期前收缩 ) 什么是早搏,其发生的机制及共同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 在心脏的搏动过程中, 有时会发生一个或数个提前出 现的异位搏动, 称为过早搏动, 又称为期前收 缩,简称早搏。早搏是主动性的异位搏动,是较常见的心律失 常之一。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 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早搏, 而在更易发生。 健康人发生早搏往 往有一些 人为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 药物作用等。过早搏 动约 40% 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易发生早搏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 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 窄、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引起早搏的其他疾 病有甲状腺机能减退、贫血、低血钾等。 各种对心脏的刺激性因素,如心导管检查,由于对心壁的 直接刺激,可出现房性或室性早搏; 在心导管检查过 程中过度用力,或过快地抽取血液标本, 或加 压快速向心脏腔内注射造影剂等, 都可以发生过早搏动。 心脏 手术时对心脏的按压、 牵拉或者进行 瓣膜分离、安装心脏起搏器都可以产生过早搏动, 这些刺激因素一旦消 除,早搏就可以消失。 应用 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过早搏动,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 其他如咖啡因、异丙肾上 腺素等,停用这些 药物早搏可以消失。目前,关于早搏发生的机制有三种观点: 一种理论认为是心肌的局部存在一个兴奋性增高的异位起 搏点,这个 异位起搏点,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主动地发生激动,使心房或心室发生提前搏动;另 一种理论认为是由于折 返, 即窦性冲动下传时, 一部分心肌尚处于相对不应期, 而当其余部位的心 肌激动已完毕, 激动再传至这 部分心肌时, 可使这部分心肌产生一次提前搏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在心肌内,特别是在心室肌内存在一 个活跃的、有一定节律的异位起搏点。 早搏的共同心电图特点是提前出现的单个或两个异位节律的电激动, 常 因干扰下一周期的正常心律 而出现代偿间歇,少数是插入性的。 可依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早搏、多 发早搏、 频发早 搏。某些频发的早搏可出现一定的配对规律, 如二联律、三联律;如先后出现的早搏之间在 时间上 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 而与正常节律之间则没有固定的偶联时间关系, 此种早搏可出现在心动周期 的 任何部位,因而可以产生房性或室性融合波。早搏能影响健康吗 ?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人问: “早搏 ”能影响健康吗 ? 前面已经谈过,心脏的跳动是受窦房结指挥 的。在正 常情况下, 窦房结发出的规律性的冲动,经过心脏的传导系统传至心房和心室,从而带动 整个心脏的跳动。 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房内或心室内的某一部分心肌的兴奋性过高, 或者由于传导系 统发生故障, 这时就可使正 常节律中突然出现提前兴奋与收缩, 这种情况就是早搏, 又称为过早搏 动或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根据早搏 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与室性早搏三种。 最多的是室性早搏,其次是房性早搏, 最少见的 是交界性早搏。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有 人报告在无症状的正常人群中,连续 24 小时观察动态心电 图,可有 50%的人出现早搏;连续 48 小时观察,则有70% 80%的人出现早搏。 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发生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 动;再由于 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 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各人感觉不一致, 有的说是心脏荡 了一下,有的感觉心 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为明显心慌不适。此外,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 嗽、头昏等不适。 也有的人甚至 发生频繁的早搏,可毫无感觉和症状, 仅在医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 时才被发现。心脏整齐、规则的跳动, 主要是搏出血液满足全身组织器官的需要。 发生了早搏, 尤其是室性早搏, 可使心 搏出量减少。但是,每分钟少于 6 次的早搏,对身体健康几乎无影响。偶发房性早搏,所 减少的冠状动脉血流 量仅为 5%,偶发室性早搏减少 12% ,两者对脑循环均无影响。每分钟多于 6 次的频发早搏,情况就不一样 了,它可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达 25%左右,减少脑循环血量 8% 12% ,减少肾循环血流量 8% 10%,这 样对健康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关键在于有无器质 性心血管疾病,如果有严重的心脏病, 那么频发早搏 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频发房 性早搏常为心脏病人发生心房颤动的信号, 频发室性早搏可发 展为室性心动过速, 甚至心室颤动而 猝死。如果无严重心脏病,即使早搏频发,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临床 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 甚为常见。正常人在过劳、紧张、激动、焦虑不安时,或在大量吸烟、饮酒、喝咖 啡、喝浓茶时均 可发生早搏, 也可在休息或卧床睡眠时发生; 老年人可在便秘后发生。 这种功能性早搏在诱 发原因 去除后即可消失, 对发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检查, 也无任何心脏病证据可见。 有些健康者出现几个早 搏后,思想上十分紧张与恐惧,这样反而促使早搏增多。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见。它是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病理情况下, 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 进、风湿活 动、高血压、低血钾、严重缺氧或某些药物中毒时发生的。 可以说,这种早搏出现是心肌缺血与损伤的一个重要信号。 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发生早搏常提 示有严重心 肌缺血; 风心病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 高血压性心脏病人的早搏常与心室肌肥 大及劳损有关。 总的来讲, 老人与儿童出现早搏常为器质性的。 若早搏时出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则肯定是器质性 的。凡是 有气急或心脏扩大等心脏病表现,或者具备冠心病易发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肥胖,家族史等 )的 人出现早搏,多为器质性。器质性早搏对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房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房性早搏多数见于正常人, 通常不引起自觉症状, 亦不会引起循环障碍, 有时病人可诉心悸、 胸闷。 疲 劳、焦虑、吸烟、饮酒、喝浓茶、饮咖啡、洋地黄中毒、心房病变、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肌 梗塞均可引起 房早。 不同疾病引起的房早可出现不同的伴随症状, 心脏听诊可听到心脏搏动突然提 早出现,而后为延长的 代偿间歇, 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响亮,第二心音弱或听不到, 早搏的脉搏 弱,或者摸不到。 其心电图特征有以下几点:提前出现的P波(P波可重叠于前一窦性搏动的T波中)。(2) P R 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3)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后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如有畸形QRS波则称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如P波无 QRS波,称为未下传房早。在同一导联上,如果 P的形态及配对间期不同,称为多源性房早。(5) 常有不完全的代偿间歇, 即包括房早在内的两个正常 P 波之间的时间短于两倍的正常 PP 间距。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 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 引起心室的 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在正常人群中,室早可因一般的因素而诱发,例如吸烟、喝浓茶、饮酒、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消 化不良、血 钾过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某些药物等,有的甚至查不到任何原因。在器质性心脏 病中,最常见于冠心 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等。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 人常诉说心悸、胸部有 “撞击感”。大多数在心脏听诊时即可做 出诊断,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的第一心音响 亮, 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 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 属于完全 代偿间歇。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 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 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 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 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 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 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 多见于洋地黄中毒,不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二联律, 常提示有器 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多见于正常人,要判断室早的性质,必须综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烟、酒等一 些诱因引起,多属于功能性的, 一般勿需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 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 况给予治 疗。室性早搏的心电图有以下几点:(1)提前出现的宽大的QRS波群,QRS波间期大于011秒,其前无过早的P波出现。P波可出现在ST段上或埋在QRS、T波内,R-P时间常在012 0.20秒,P波与提前的QRS波无关。(3) ST 段及 T 波方向常与 QRS 波方向相反。(4) 通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即早搏前后两窦性心搏相隔的时间为正常心动周期的2倍)(5) 有时室早夹在两个连续窦性搏动之间,称为间位性或插入性室性早搏。(6) 有时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或室性早搏形成短阵室速。(7) 在同一导联上,可见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如何判断室早的危险程度 ? 一般的室性早搏当然没有生命危险,不要过分担心。但有时频发的室性早搏,尤其 是早波的 R 波 落在前一个搏动的 T 波上,即 RonT ,这时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发展为心室颤动,就会 危及生命。对于室性早搏,Lown s将它分为若干级别,级别越高猝死的危险性越大,特别对于急性心肌梗塞 病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美国 Lown 的分级如下:0 级:无室性早搏。I 级:室性早搏 V 30 次 / 小时。U 级:室性早搏 30 次 / 小时。川级:多形性室性早搏。IV a级:成对(成联律)早搏。IV b 级:室性心动过速。V级:R波落在T波上(Ron T)的室性早搏。 最近,有许多研究发现,室性早搏的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Lown s 分级多数专家认为,该分级仅适合于心肌梗塞病人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健康人中常可检出Ron T的室性早搏, 却无一例促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且Ron T现象可出现在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心电图中,尚未发现可促发室 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判断室性早搏危险性, 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基础心脏病 变,如严重的心肌梗塞,严重的缺血,心肌炎或室壁瘤等;(2)心功能状态; (3)电解质是否紊乱。心脏功能状态良好,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早搏一般属于 良性的心律 失常。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明显受损的病人,如室早 刊级,则认为是危险 性高,有猝死可能的心律 心肌梗塞后的病人发生室性早搏怎么办 ?传统的观念认为, 心肌梗塞后的病人如发生室性早搏, 则有可能促发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 如室 性心动过 速、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对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的预后究竟有没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对心肌梗塞后无症状的室性早搏, 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 虽然室性早搏得到了 有效的控制,但并不能预防病 人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目前世界上多主张:(1) 如病人发生的室性早搏无症状,同时心律失常对预后无影响的,对这些病人的心律失常可不必 处理。(2) 如果有室性早搏,病人无症状,但心律失常对预后有影响的,对这些病人首先应对基本病因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处理原发病。可以采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阻滞剂。 (3)有室早、有症状,但心律失常对预后无影响的,如果是青年人,可进行手术或消融术; 对有症状而无缺血性心脏病复发 或加重的病人,应慎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以防止药物致心 律失常作用,或带来其他副作用而使病情恶化。 (4)如果发生的室早有症状,并且早搏对预后有影响的,应给予心脏电程序刺激,进行抗心律失常 药物筛选。如 果用药后,单形性持续性室速不再被电程序刺激所诱发,说明该药有效。应用该药, 可降低病人发生心源性猝 死的机会。 但也有人主张采用手术或消融术切除或破坏形成心律失常的病 灶,对于不能接受这些治疗措施的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