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校联盟七校联盟 2024 年第一学月联考年第一学月联考高三生物试题高三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5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5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入冬以来,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广受关注,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咳嗽,部分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支原体可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B.支原体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C.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D.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因此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2.下列与教材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同“探究温度对淀粉酶的影响”实验中,将酶溶液及底物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 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卡尔文探明了 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3.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存在两种能转运 H+的蛋白质,其中 Na+/H+逆向转运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运入液泡储存起来,降低 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它们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液泡内细胞液的 pH 大于细胞质基质的 pHB.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内方式属于被动运输C.加入 H+转运焦磷酸酶抑制剂会使上图)Na+的运输速率变快D.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存在有利于植物细胞质基质内多种反应正常进行4.人的 X 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相邻的那个绿色觉基因能正常表达。当红绿色觉基因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时会影响色觉,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 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和性别决定密切相关B.图示嵌合基因的形成可能发生在男性减数分裂四分体时C.与红色觉基因较远的绿色觉基因不能表达可能与 DNA 甲基化有关D.红色觉基因、绿色觉基因和色盲基因是复等位基因5.北大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型抗衰老化合物SSK1,SSK1 本身不具有杀伤作用,当其进入衰老细胞时,SSK1的一半乳糖苷键会迅速被-半乳糖苷酶(-gal)水解,释放具有杀伤性的毒性分子,诱导衰老细胞凋亡,而 SSK1 进入非衰老细胞不会产生杀伤作用。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及其细胞核体积都因失水而变小B.SSK1 进入衰老细胞后会催化凋亡基因表达C.衰老细胞中 B-gal 的活性较非衰老细胞中的高3D.细胞衰老、凋亡和坏死对正常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6.图 1 为某动物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中部分染色体情况,图 2 为同一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代表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出现在图 2 中 EF 段B.图 1 细胞所在的器官中只能观察到染色体组数为 1、2 的不同细胞分裂图像C.若该动物基因型为 Ddee,图 1 中出现 D、d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D.该动物体内细胞 D 和 d 基因的分离只发生在图 2 中 AB 段7.下图表示某人饥饿时体内的血糖调节途径,已知肾上腺髓质受神经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内分泌腺,下丘脑细胞既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也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B.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下丘脑产生饥饿感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C.方式可表示血糖浓度直接作用于胰岛 A 细胞D.方式可表示下丘脑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素8.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斑马和驴杂交能产生后代斑驴兽或驴斑兽,斑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这可以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证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9.两个家庭中出现的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9患病情况未知。对相关个体的DNA 酶切后再进行电泳,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基因分离。现对部分个体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4A.乙病一定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若对 I2的 DNA 进行酶切和电泳,结果和 I4一样C.若6与7婚配,后代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1/36D.若对9的 DNA 进行酶切和电泳,可得到 3 种或 4 种条带10.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B.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 T 细胞的识别C.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凋亡D.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11.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可以通过突触相联系,为研究突触间作用,进行如图 1 实验,结果如图 2(注:图2 横坐标为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了两种突触类型:轴突与轴突型、轴突与树突型5B.轴突 1、2 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抑制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D.轴突 2 通过影响轴突 1 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神经元 M 发生氯离子内流1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和正常细胞不同。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体内细胞的异常代谢途径,可选用图中为作用位点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的 ATPC.过程会消耗少量的氢,过程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完成D.发生“瓦堡效应”的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的少,且过程可同时进行13.基因组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的问世源自于人们在本世纪初对细菌抵御噬菌体的机理研究:不少的细菌第一次被特定的噬菌体感染后,由细菌 Cas2 基因表达的 Cas2 核酸内切酶(蛋白质)便会随机低效切断入侵的噬菌体 DNA 双链,并将切下的 DNA 片段插入 CRISPR 位点,形成“免疫记忆”。当细菌再次遭遇同种噬菌体时,由 CRISPR 位点转录产生的 crRNA 便会将另一种核酸内切酶(如 Cas9)准确带到入侵者 DNA 处,并将之切断,即“免疫杀灭”。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6A.细菌体内发生图中的过程,需要细菌提供场所、模板、原料、能量等B.图中过程的机理类似于 mRNA 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C.细菌在“免疫记忆”过程中发生了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D.“免疫杀灭”过程中,crRNA 作用于噬菌体的 DNA 分子以“杀灭”噬菌体14.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红光可以为莴苣种子萌发提供能量715.科研团队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防止过度放牧破坏草原,需定期投放饲料。植食性动物通过饲料获得的能量为 10105kJ,肉食性动物通过饲料获得的能量为 2105kJ)。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同化量(105kJ)600XY呼吸消耗量(105kJ)19922.63.9未被利用的能量(105kJ)280552.4分解者分解的能量(105kJ)2612.4微量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B.植食性动物同化量 X 为 105,肉食性动物同化量 Y 为 17C.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 16%D.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群落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共共 55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5 分。分。16.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小麦在不同的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获得了如下实验结果。已知大气中 CO2的含量约为 0.0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2530。回答问题:组别措施a光照非常弱,CO2浓度最低(远小于 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 4%),CO2浓度为 0.03%c全光照(不遮荫),CO2浓度为 0.03%d全光照(不遮荫),CO2浓度为 1.22%8(1)四组中,能作为其他三组的对照组的是_组,理由是_。(2)2530时,限制 c 组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_。农作物田间种植时,人们为了提高净光合速率,改善这一影响因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答出 2 点)。(3)光照过强时还原能的积累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损伤膜结构。光呼吸(图中虚线所示)可促进草酰乙酸苹果酸的穿梭,输出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过剩的还原能实现光保护,其中过程是光呼吸速率的限制因素,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对该过程有促进作用,相关机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分别位于_。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促进过程的机理是_。17.野生型虎毛色为黄色底黑条纹(黄虎),此外还有白虎、金虎和雪虎等毛色变异,科研人员对虎毛色形成机理进行研究。(1)若白虎是由黄虎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突变是指_。科研人员在图 1 所示家系中选择子代_实9验,若_,则确定白色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若某一个种群的白虎隐性突变基因都位于 3 号染色体上,另有一个种群的白虎未知但隐性突变基因相同(不在性染色体上),为探究两个种群中白虎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个种群的白虎杂交,再让 F1雌雄虎随机交配。若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若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若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2)虎的毛发分为底色毛发和条纹毛发两种,毛发颜色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分泌的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决定。褐黑色素使毛发呈现黄色,真黑色素使毛发呈现黑色。几种虎的毛发颜色如图 2。常染色体上 S 基因编码的 S 蛋白是某条褐黑色素和真黑色素合成途径的必要蛋白,E 基因表达产物激活真黑色素的合成,是真黑色素合成的另一条途径。白虎和几乎纯黄的金虎的毛色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测序发现,白虎的 S 基因突变导致其功能丧失。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