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热的文献分析不良反应药物热的文献分析汇报人姓名汇报日期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二、文 献 综 合 分 析三、结论与小结四、参 考 文 献一、选 题 背 景03PART1选题背景选题背景药物热(drug fever,DF):由于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也是一种药源性疾病。是发热的常见病因,但药物热与其他发热不同的是,停用可疑药物后这种发热反应自然消失。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0%-15%,其中DF的发生率为3%-5%。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导致药物热,只不过发生的概率不同。PART2文献综合分析文献综合分析文献1:323 例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文献计量研究1.男性 183 例,女性 135 例,性别不详者 5 例。2.年龄最小者为 7 个月,年龄最大者为 89 岁,18 45 岁年龄段分布最多,占比40.87%。1.性别和年龄2.过敏史药物名称物名称例数例数青霉素27头孢菌素类10磺胺类3链霉素2哌拉西林1左氧氟沙星1氨曲南1万古霉素1323 例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中,有过敏史者 39 例(12.07%),共对 46 例次的药物过敏文献综合分析合并其他抗菌药物用药时间(7-13d)3.原患疾病原患疾病共计 400 例次,共涉及 8 个系统。其中以呼吸系统为主,共 153 例次(38.25%),主要为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等文献综合分析4.药物种类导致药物热的抗菌药物共计17类69种,涉及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以头孢菌素为主,共 67 例次(20.74%),主要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文献综合分析合并其他抗菌药物5.给药途径给药途径途径例数例数占比(占比(%)静脉滴注26582.04肌肉注射61.86口服5115.79局部给药10.316.发生药物热的最高体温323 例药物热中,最高体温为 41.3,最低体温为 37.5 323 例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中,注射剂共 271 例,其中主要是静脉滴注,占比82.04%文献综合分析7.药物热的出现时间323 例药物热中,最早发生在给药后 1 min,最晚发生在给药后 4 个 月。8.药物热的伴发症状和临床表现323 例药物热中,169 例伴有其他临床表现,共累及 8 个系统,共计 348 例次。文献综合分析9.药物热的持续时间323 例药物热不良反应中,药物热持续时间最短 15 min,最 长 17 d10.处置及转归处置置转归占比(占比(%)单纯停药体温正常或降低66.25停药后采取降温措施体温正常或降低28.17未采取任何措施体温正常或降低5.58323 例药物热不良反应中,经停药或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 302 例(93.50%),体温降低 21 例(6.50%)文献综合分析文献2:药物热研究进展增加致热源的产生和减少散热与药物的用法用量息息相关,或者配置及生产过程中引入杂质,以及药物固有特点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会引起药物热特殊的患者中,某些药物引起的药物热跟患者的遗传基因有关药物或其降解产物作为全抗原或半抗原,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变成有功能的抗原后引起过敏反应文献综合分析合并其他抗菌药物文献3: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1.停药观察01020304治疗药物热的最有效方法是停止使用有关的药物,包括新增药物,非必要药物和参考文献相关报道的药物避免使用退热药物,一方面退热药物本身会引起药物热;另外,会干扰临床观察体温变化与用药的关系 一般在停药后 3 d 内体温可降至正常 3 d后体温未下降或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可以排除药物热的可能,应当考虑有无其他发热原因文献综合分析文献3: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2.换药观察010203040506若发热是由药物和疾病同时引起,需要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对于必须使用药物,每 23 d 使用一种药物替代可疑药物,从最可疑药物开始替代药物尽量选择化学结构和抗菌机制不同的,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可以换成大环内酯类 更换抗菌药物前,应当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更好地选择抗菌药物。无替代药物的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或前列腺素抑制剂进行预处理尽量减少静脉给药,能口服的不注射,避免超剂量、无故延长疗程、避免使用过期药,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减少药物热发生。PART3结论结论l药物热一般规律和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以 18 44 岁年龄段分布最多;;原患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中主要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药物热出现的时间 2-7 d 内最多;以高热为主;伴发的临床症状中全身累及最为广泛;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转归良好;持续时间1-7d内最多。l药物热的发病机制有影响体温调节、用药相关、药理作用相关、特异质反应、超敏反应l药物热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停药观察和换药观察PART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杨 越,白延宁.323 例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文献计量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1,24(8):722-728.2 张晓云.药物热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7,33(2):168-171.3 周铎.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医药导报,2015,34(1):50-52.THANKS谢 谢 聆 听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